第12章 为探索海外筹建大明水师
大朝会上,相继安排了其他事情,维持两个多时辰的朝会正式被朱雲文,宣告退朝而结束。
退朝后,文武百官相继离开,不少藩王们也是。
议政殿内,还有一部分藩王没走。
“五哥,封地,就这么打算放弃吗?”
湘王走来地问,先帝赐下的封地,居然同意新皇收回。
“放弃也好。我并不醉心于封地上军政要务处理,皇上放开对藩王经商限制,也只是寻求其他方法给其他藩王出路,收回封地才不会激起我们藩王的造反。
就如皇上所愿,封地,就留给朝廷。”
周王出于自身的考虑,同意新皇收回封地的圣旨,如今还能搬回应天府居住,还是和一家人一起,何乐而不为。
“五哥,你还真是看的开。”
湘王仔细想想,权当是为了朝廷,往后新皇有了旨意,收回自己的封地,也要多少配合一下。
“湘王,皇上召见,请你前去。”
魏总管走来,拘礼,告知一声。
湘王斜身看去,拱手礼为敬:“微臣这就前往。”
还未离开的朱棣,看向这一幕,不知道这侄子召见老十二做甚?
过了一会儿……
寝宫,侧殿。
“没错。土地兼并不解决,大明可能会跟前朝一样,乃至大唐都会面临朝代末期农民起义大爆发的风险。
唯有百姓有更多活路与生计,才会杜绝如元朝暴乱的情况。”
朱雲文详细跟徐妙锦,说了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
“这么说,开海贸易,发展手工业等都是为了让百姓有更多的活路?”徐妙锦猜想地说着。
“算是这样的道理。大明目前的税收都是来自于农民,既有农税,也有人丁税压在农民的身上,士绅文官享受免税政策,却占有不少的耕田,其自耕农也会随着时间一长沦为地主、士绅等的佃户。
税收方面,压力,也会分别摊派到农民的身上。
加上无偿服徭役,几乎把农民一派压的喘不过气。”
朱雲文又详细讲了此问题,农民既要承担税收压力,也要无偿服徭役,这些都成了几座大山压在了农民的身上,而士绅文官一派成为了最轻松的阶级。
“皇上打算怎么做?”
徐妙锦希望为百姓做些福祉,就询问新皇该怎么做?
“士绅一派拥有不少土地,朕打算第一步清丈土地,再……”
话音未落,朱雲文看向魏总管带着湘王进了侧殿。
“以后再说,退下。”
朱雲文摆摆手道。
徐妙锦拘礼,随即转身退下。
湘王看去,不免疑惑,魏国公徐辉祖的小妹,怎么会在这里?貌似刚才,在和新皇谈些什么?
反应过来,湘王拘礼道:“微臣,拜见皇上。”
朱雲文微微颔首,起身绕开案桌,走过去地问着:
“十二叔,朕问你,可知兵事儿?”
湘王鞠躬且垂头,拱手礼:
“微臣知晓兵事儿。”
朱雲文又问:“与四叔相比如何?”
湘王回应:“不及燕王一半。”
朱雲文满意的点点头,要的就是湘王这样的回答:
“既然知兵事儿,朕决定,将你从设在荆州的封地,改封于福建那边。朕要你厉兵秣马,负责筹建大明水师,伺机等待进攻与大明隔海相望的岛屿。”
移步至世界地图面前,将大明东南沿海一带的孤岛指了出来,也就是琉岛,朱雲文详细讲述:
“此孤岛,乃是大明海上疆土,朕打算要你进军于此孤岛,替大明,将其纳入到版图内,将来朕要派出船队下西洋,势必要以此为据点,给船队休整。
十二叔,此差事,是否愿意可接?”
为了能够直辖管理琉岛,朱雲文就问湘王愿不愿意做?
此琉岛,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
南下西洋、布置海防等,不可没有!
湘王仔细看了新皇指的地图位置,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孤岛,是琉球岛屿,大明尚未直辖能管到的疆土。
“皇上既然想要此孤岛,微臣定会替皇上派军进驻此岛,待微臣做些准备,即可就藩于福建。”湘王拘礼回应,新皇吩咐下来的差事,定然会做好。
“好!”
朱雲文颇为高兴,一旦派军,进驻琉球岛屿,可以作为前哨站进攻琉球群岛,对准倭国九州岛,南下可以到吕宋岛,展开航海探索的第一站。
“不知道皇上要微臣多长时间?准备筹建大明水师。”
湘王拱手礼问道。
“自然是越快越好,不过筹建大明水师是极其耗费银两,时间,起码要一年以上锻炼水师。
总之在福建,朕需要可以远航于海外的大明水师,十二叔往后招人,尽可能向渔民和熟知海上的人招募,朕不想要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要是把筹建大明水师的事情给办砸?!
朕无论如何都饶不了你!”
朱雲文为此,告诫湘王,筹建大明水师不可敷衍了事!
“微臣不敢,定会在两年内,替皇上筹建好第一个大明水师。”湘王拘礼,这么好的差事儿,绝对会替新皇办好,筹建水师可是关乎大明的未来。
毕竟,能够猜出一二,新皇想要从海外获取什么。
“退下吧!朕会下发圣旨,十二叔到了福建就藩,有着先斩后奏之权,可以任命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员。”
朱雲文挥手示意,可以退下。
“明白。微臣告退。”
湘王颔首为敬,转身后,立刻离去。
侧殿,留下朱雲文一个人,移步至世界地图面前,看向半岛的高丽,和隔海相望的倭国岛屿。
以现在大明的国力,尚不能实现跨海作战的目标。
为了能够从倭国获得资源,高丽是必须纳入大明版图,绝不允许东洋,存在除大明以外的国度。
待朝内事务处理完毕,制定三年荡平倭国的计划。
等到新的火器出世,再打倭国!
……
下午,户部衙门。
“夏尚书大人,与鞑靼互市,真的对我们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吗?”户部侍郎不太了解皇上如此做的意图,询问,因为尚不清楚这互市开启,能抵制鞑靼的劫掠吗?
鞑靼时常都会袭扰边关。
这让很多驻守的藩王感到头疼。
“漠南蒙古。
皇上开启互市,瞄准目标就是鞑靼所占据的那一片肥沃草原,那是天然牧场,对于养马是最好的去处。
鞑靼各部落处在长城之外,长期在以此为据点,进行牧马,对于大明的袭扰,始终是不断。
若是开启互市,将鞑靼的警惕放松。
皇上就有机会,让藩王带兵向外,将鞑靼驱逐出漠南蒙古,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鞑靼袭扰边关的问题。”
夏原吉通过分析地说着。
“可是皇上,让我们列举货品禁止售卖的名单有什么关系?”户部侍郎对这货品名单列举,着实摸不着头脑。
“应该是禁止售卖,有利于鞑靼增强战斗力的铁器等,如此做,只售卖盐、丝绸等鞑靼需要的物资。这样,就可以避免鞑靼伺机对大明边关劫掠,受困的鞑靼部落,就不会冒险袭扰大明。”
夏原吉本身也是了解过鞑靼的,身处长城以北的苦寒之地,常年因为物资匮乏等原因要南下劫掠中原。
若是以大明百姓用的物品,兑换鞑靼的牛羊马匹,倒是可以杜绝鞑靼部落,南下中原劫掠的可能。
毕竟鞑靼不会因为物资匮乏,动不动就南下边关劫掠。
“了解了,如此做,皇上是预先有自己的考量。”
户部侍郎点点头,也算了解了一二。
彼时,湘王府邸。
燕王在湘王府等了段时间,后面就等待十二弟已返回。
湘王走进府邸,看向燕王,问着:
“四哥,你怎么会来这里?”
朱棣缓缓走去,移步至十二弟面前:
“是担心小十二你,不知道皇上召见你所为何事儿?”
湘王回道:“是改封于福建。皇上打算在福建那边,筹建大明水师,调任我到那边就藩后,就开始筹办。”
朱棣一时惊鄂!先是废除海禁,后是筹建水师,这是打算做些什么?难道是看出海外有些什么吗?
“如何说?”朱棣借题问道。
“应该是探索海外,以及为其他藩王做好出海封于海外的准备。”
湘王心中分析,说了出口。
“高瞻远瞩。皇上有了那份地图,还真是有了魄力,即可以通过分封海外,解决我们藩王问题,也能进一步实现集权。”朱棣不得不佩服,如此安排,便是为了替藩王们提前向海外探路。
藩王们出海就藩,就不怕迷路。
“四哥,除了这件事情。皇上今天召见了四嫂的妹妹:徐妙锦,不知道在侧殿内谈些什么?”
湘王想起徐妙锦的事情,就告知四哥。
“什么?!皇上召见了徐妙锦?”
朱棣神色诧异到比较复杂,心想:妙锦被皇上召见,难道是看中了妙锦,想将其纳为妃子?
对于朱棣来说,这是不得了的事情。
若是徐妙锦被新皇纳为妃子,岂不是间接就会和新皇有了乱了辈分的关系,实在是太乱了!
“不知道皇上召见徐妙锦?在宫内谈些什么吗?”
朱棣颇感好奇,认真问着。
“不知道。刚一到,徐妙锦就被皇上勒令退下,后面,就跟我说了筹建大明水师的事情。”
刚一到那里,新皇就没谈了,湘王心想怎么可能一到就能听到。
朱棣稍微有些捉摸不透,莫非真的会纳妙锦为妃?
并不是。朱棣压根不知道,此刻的徐妙锦被新皇调任为内阁首辅,为第一期五年的秘密首辅,有资格进入内廷,辅助新皇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