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枯木逢春
董承目光在班超腰间印绶停留一瞬,侧身道:“寒舍简陋,恐辱明公尊目。”
屋内唯有一案一榻,陶罐里插着几支野菊。班超注意到墙上挂着幅绢画,画中妇人牵着垂髫童子,绢色已泛黄。
“此画...“班超刚开口,董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攥得发白。
刘欢低声道:“是董公妻儿。羌人破东门时...“
“刘都伯!“董承厉声打断,颤抖的手将画幅翻转,“明公见笑。老朽闲来涂鸦,不堪入目。“
班超凝视案头竹简,见是《盐铁论》批注,密密麻麻的朱砂小楷爬满简隙。
此刻班超已经下定了决心定要请这董承出山,他深揖及地:“超如今添为令居县尉,欲重建令居,特请先生出山相助。“
董承倒退半步:“朽木之材,怎堪明公...“
“先生守城全邑,批注治国良策,岂是朽木?”
班超上前一步按住他枯瘦的手腕,“令居百姓如今食不果腹,先生忍见旧事重演?”
就在这时窗外却是突然传来孩童哭喊声。
董承猛地推开窗棂,见几个流民孩童争夺半块麸饼。他闭了闭眼,喉结滚动:“老朽...老朽...”
班超取出怀中帛书:“这是今晨收到的驿报,羌人如今已经是蠢蠢欲动,窦校尉已经下令诸县加强戒备……”
此时董承的脸上却是阴晴不定。
班超暗自一咬牙单膝跪地,“超愿以性命担保,必护百姓周全。恳请先生助我!”
“明公!”董承慌忙来扶,却见班超眼中泪光闪动。
他长叹一声,从榻下取出个积灰的木匣,“这是当年守城时的粮簿与丁册...”
班超翻开册页,发现每页边缘都缀着细小批注:某巷王媪善织、某坊李铁匠能制弩机。他声音哽咽:“先生这些年...…一直在准备?”
“亡羊补牢罢了。”董承摩挲着画轴背面,“拙荆临终时说...说...”
斑驳泪痕滴在班超手背。老吏终于崩溃般跪倒在地:“她说”护住活着的人”啊!”
班超将董承扶到席上,解下自己的狐裘为他披上:“从今往后,我与先生共担此誓。”
董承闻言当即就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他整了整衣冠,恭身道:“承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得先生相助,如高皇帝得萧何啊!”
班超之言却是让刘欢与董承心头一振。
班超此时也反应过来,他尴尬的一笑,赶紧转眼话题道:“超能得先生之助,何愁不能振兴令居……”
“先生久居令居,想必对本地了如指掌。”董承拱手道:“明公折煞下吏了。”
班超摆手示意他坐下:“某以为欲振兴令居,当广纳贤才。先生可愿为我引荐些得力之人?”
董承沉吟道:“城中虽凋敝,但仍有几位才干之士。张巡精于文书,李瑄通晓民情,皆是可用之才。”
班超点头:“此二人我已见过,确实不错。先生可愿权为县丞,助我处理政务?”董承面露复杂之色,半响之后方才起身长揖:“下吏定当竭尽全力!”
当晚,班超在官署设宴,款待刘欢、张巡、李瑄、董承四人,赵拓也随班超一同陪客。
酒过三巡,班超举杯道:“令居乃河西重镇,若要振兴令居,还需诸君鼎力相助。班某敬各位一杯!”
“明公!”
众人连忙起身回敬。
董承举杯道:“明公以令居为重,真乃社稷之臣!这一杯,当是我等敬您”
“令居有明公实乃令居之福,承愿附明公尾翼!”
刘欢也举杯道:“河西之地乃便是大汉之右臂(古代地图基本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令居便是臂膀上的关结!明公但有所命,下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瑄与张巡两人也举杯道:“下吏维明公马首是瞻!”
班超闻言满脸都是笑意,“诸君饮胜!”
“饮胜!”
席间,班超与四人推心置腹,畅谈振兴令居之策。
刘欢提议:“明公,我令居本当有一曲戍卒,如今城防初固,当招募丁壮补足不足之数。”
“另外下吏有一愚见——(蘸酒在案上画线)若能在湟水北岸再设两处烽燧,与令居成犄角之势...…”
“善!”班超先是答应一声,随即面露愁容道!“可是如今我令居人口不足这却是……”
张巡这时道道:“明公不必担心,下吏近日受命前往各里清查人丁,发现不少青壮流民,下吏以为或许可从这些流民中征召戍卒。”
班超点了点头道:“善,不知诸君还有何建言,还请不吝赐教!”
李瑄起身道:“下吏以为,要振兴令居,关键还在屯田,这屯田之事宜早不宜迟。城南有荒田不下五万亩,若及时开垦,来年可获丰收。”
董承抚须道:“李令吏所言甚是,老夫可联络周边村落,劝农归田。”
班超听罢,拍案叫好:“诸位所言极是!刘都伯负责募兵,张主簿协助;李典史主持屯田,董县丞协调民力。我们同心协力,必能使令居重现生机!”
“明公,下吏以为……”
“明公,某以为……”
“明公老朽以为……”
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班超都是一一记了下来。
几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讨论着令居城的未来,就在这酒宴之上几人就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振兴令居的计划。
接下来三日,班超又召集众人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多番修改和调整,最终确定了各人的职责。
很快众人就按照计划开始分头行事。
事情都是这样,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
为了振兴令居众人也是拼尽了全力,刘欢为了尽快完成令居城的修复工作,更是亲自上阵,带着城中戍卒和征集的青壮每日每夜的干着,只希望能早一日完成令居城的修缮。
这日刘欢如同往常一样带着人在工作。
他抡起铁锤砸向松动的墙砖,虎口震裂的血迹渗进夯土。
这时身后民夫突然惊叫,“小心!”
只见三丈高的城墙缺口处,几块滚石正呼啸而下。
“快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