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超长待机王

第2章 弄巧成拙

大明超长待机王 日出地平线 2548 2024-11-15 08:44

  “陛下,贫僧看到这只小鸟,突然想到一个故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正想掩盖被朱楠发现眼屎的尴尬,就对道衍说:“愿闻道衍大师高论。”

  朱楠将手里拿的牌位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正要去捡地上的书,却被朱棣一把捡起来,拿在手上只见封面上写着《三国志通俗演义》。

  朱楠也不好去抢夺,就静静听和尚讲故事。

  “这只小鸟让我想到了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哦,唐太宗,你讲讲是什么故事。”

  朱棣因为是夺自己侄子的天下,所以心中一直不安。

  但是他从历史中,为自己夺江山寻找合理性理由的时候,他发现最好的榜样就是李世民。

  因为李世民,是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得的大唐江山。

  自己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实际上是继承太子朱标的,所以自己也算是间接从太子手上得到的江山。

  所以,天可汗李世民,就成为朱棣的偶像。

  听到关于偶像的故事,朱棣自然是非常有兴趣的。

  “话说,魏征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班底,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身死。但是他的班底李世民却并没有杀掉,反而继续任用。”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魏征。魏征此人,最喜欢直谏,而且不留情面,所以李世民非常恼怒他。”

  “有一次,李世民在花园里休息,同时在玩一只很漂亮的鸟儿,结果属下报告,魏征来了,有事要奏。”

  “唐太宗担心魏征看到他在玩鸟,会说他玩物丧志,于是就把鸟儿藏在怀里。结果等魏征汇报完事情走了以后,才发现怀里的鸟儿已经死了。”

  “于是他十分恼怒,就要杀了魏征,这时候一代贤后,长孙无垢,反而恭贺李世民,说天下有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贤臣,是因为有善于纳谏的明君在,所以这是天下大兴的前兆。”

  “不但不能杀了魏征,反而要表扬他,这样才有更多的人,看到陛下的胸怀,愿意加入朝廷,为大唐的发展建言献策。”

  “李世民就按照长孙皇后的话去做了,后来就成了后世称颂的一代明君。”

  朱棣听完了道衍和尚的故事,迟迟没有说话,似乎在思考什么。

  忽然,他冷冷地对亦失哈说:“传旨下去,道衍和尚天禧寺禁足十天,罚俸半年。”

  亦失哈诧异地看着朱棣,半晌没有吭声。

  “混账,没有听到我的话吗?”朱棣怒道。

  亦失哈这才赶紧说:“遵旨。”

  然后朱棣才看向脸色平静的道衍和尚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你不就是拐着弯给方孝孺求情嘛,朕偏不如你们的意。”

  道衍和尚没有说话,只是双手合十,低诵佛号。

  朱楠在心里暗暗叹口气,果然还是失败了。

  可见方孝孺真是把朱棣气得够呛。

  “你听懂道衍和尚刚才讲的故事了吗?”朱棣扭头问朱楠。

  “好像懂了,就是让皇兄您多听听下面人的意见,不要随便杀人呗。”朱楠说。

  “看来你也不傻嘛,为什么他们都认为你傻呢?”

  “我原来是有一点傻的,据父皇说,是小时候碰坏了脑袋。”

  朱棣点点头,示意朱楠继续说。

  “后来,吃了太医院几年的药,慢慢就好了起来。”

  “而且一个多月之前,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完全好了,之前背不会的书,一下子都会背了。”

  “你背的是这本书?”朱棣扬了扬自己手里的书。

  “不是,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朱楠说。

  “那你怀里装着这本书是干什么?”朱棣有点好奇地问,你能看得懂?

  “大部分的字都认识,但有的故事不太懂。”朱楠说。

  “那也很不错了,能自己读书,父皇如果泉下有知,一定很高兴。”朱棣说。

  他自然是知道,朱楠小时候被朱元璋不小心摔坏脑袋的秘辛的,也清楚在朱元璋最后的日子里,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朱楠。

  朱棣突然感觉,如果他对朱楠多关心一些,将来到了地下,见到朱元璋,是不是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一些。

  于是他就问:“你哪篇故事不太懂。”

  朱楠等的就是朱棣的这句话。

  于是他从朱棣手中拿过书,翻到一页,指给朱棣。

  “我不明白,祢衡明明把曹操气得够呛,为什么曹操不直接杀了他,而是把他送给刘表,刘表也生祢衡的气,也不杀他,而是送给了黄祖,黄祖最后杀了他。”

  “皇兄,黄祖比曹操和刘表都厉害吗?”朱楠好奇地问道。

  一旁的周王、亦失哈都还没有明白,朱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博学多才的道衍和尚,却是已经瞪大了眼睛。

  他诧异地看向朱楠,不知道这个小王爷是恰好碰到这个问题了,还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的,道衍简直不愿意往下想。

  那样的话,以前所有关于朱楠的传闻就都是假的,朱楠就绝对不是传闻中的有脑疾。

  朱棣没有直接回答朱楠的问题,而是开始看起了书。

  说实话,他虽然领兵打仗很在行,但是读书却不算很多。

  所以他需要弄清书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才好回答朱楠的问题。

  他刚才因为眼屎的事情,已经在朱楠这个家伙面前难为情了一次,并不想再来一次尴尬。

  好在故事并不算很长,朱棣很快就看完了。

  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曹操和刘表都是聪明人,他们不是不能杀祢衡,只是不愿意落下坏名声,所以祸水东引,本质上不过是想借刀杀人。而黄祖则是个没脑子的,直接中了曹操和刘表的计策。”

  “黄祖就是个傻子,所以在三国时期,也就是个三流的家伙!”朱棣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皇兄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一直不明白,明明祢衡很讨厌,杀他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曹操和刘表就是不动手,原来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啊。”

  “他们都是聪明人,就黄祖是个傻子。我以后也要做聪明人。”朱楠信誓旦旦地说。

  整个屋子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