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攻邯郸,白起拒战(3/5)
不日,王陵率军抵挡邯郸。王陵认为赵军皆老弱病残,不足为惧,故下令强攻。怎奈邯郸设守甚严,秦军屡攻不克,且伤亡惨重。深夜,赵胜又使死士出城,骚扰秦营。王陵连攻数月,至次年正月,皆未能拔。
秦王闻讯,便增兵十万入赵,支援王陵。秦军又攻数月,怎奈赵军坚韧,秦军对邯郸守备无计可施。秦军损失四万,仍不能胜。
秦王闻知秦军攻邯郸近一年毫无进展,内心极为不悦。此时,白起病愈。范雎于是进言道:“如今武安君已病愈,不如使其代王陵。”秦王纳其言。范雎又言:“昔日武安君围邯郸,大王令其回军,使其愤愤不悦。臣以为由大王亲请武安君出征最善。”秦王亦从之。
秦王乃亲临武安君府。拜谒已毕,众人退下,只留秦王和白起于堂内,二人对案而坐。
秦王谓白起曰:“寡人欲武安君亲往邯郸,率军破之。”
白起回道:“邯郸实非易攻也。前者大败之后,百姓震恐不宁,因而乘之,彼守则不固,攻则无力,可剋期而下。今近两载矣,其痛已定,又廉颇老将,非赵括可比。诸侯见秦之方和于赵,而复攻之,皆以秦为不可信,必将‘合纵’而来救,臣未见秦之胜也!”
秦王则说道:“武安君乃战神也,必能一战克之。”
白起继续说道:“诸侯若救赵,发兵一日即达。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灭赵军于长平,然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而争它国国都,若赵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能破秦军也。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王怒道:“今兵已发,武安君说这话晚矣。寡人以为以武安君之才,加之秦兵之勇,必可力挽狂澜。”
白起回道:“即便臣亲率军,亦无法破邯郸也,还望大王知难而退。”
秦王言辞坚定,问道:“武安君果真不愿出征乎?”
白起伏拜而道:“非臣不愿为大王效劳,实非臣前往亦无法挽回败局也。恳请大王撤兵,以减少伤亡。”
秦王大怒,说道:“寡人再问你一次,是否愿意出战?”
白起摇摇头,说道:“自大王召臣归秦,邯郸已非秦所有也。”
秦王怒而起身,疾步而出,目眦尽裂。
王言见秦王已走,便进堂找白起。白起愁眉锁眼,心事重重。
王言说道:“难为夫君矣!若非我之故,夫君怎会抗命不遵。”
白起说道:“回望此生,虽为秦立下赫赫战功,可我满手鲜血,杀戮无数。若非夫人,一语道破,我还沉浸于杀戮立功之中。”
王言说道:“若非信天,我亦沉浸于仇恨之中,不能自拔也。”
白起哀叹道:“我已非忠君爱国之人也。”
王言则说道:“可天下黎民却因夫君此举而幸免于难。”
白起说道:“我不为秦将,大王仍会派他人为将,杀戮无休止也。”
王言说道:“邯郸之固,不易破也。”
白起说道:“以大王之性,邯郸一日不破,会不断增兵攻之。如此,徒增秦兵伤亡也。可如若破之,邯郸城内,无论贵族,或者平民,皆难逃一死也。”
王言思虑片刻,望向窗外夕阳,说道:“如此,我思计使秦尽快撤兵。”
白起微微点头,也望向夕阳。
再说秦王愤而回宫,范雎早于殿外等候,随秦王入殿。范雎见秦王一脸不悦,便知请将不成,于是问道:“武安君以何事拒之?”
秦王答道:“其言此役必败,令寡人撤兵。”
范雎思虑片刻,说道:“如此,不如让臣再去劝说,兴许能成。”
秦王回道:“可。”
实际范雎心里另有打算。自苏代来请降对其说了那番话之后,范雎对于自己在白起之下,一直耿耿于怀,便心生打击白起之心。此番前去劝白起出战:若成,则可使白起败于邯郸,因范雎也明白邯郸非易攻也;若不成,则可参奏白起不战之罪。
次日,范雎往武安君府请白起。两人对案而坐,而王言于隔屋窃听。白起知范雎此行来意,便假装咳嗽,以此装病。
范雎说道:“若非大王看重武安君之才,也不会将攻取邯郸如此重任交托于你。”
白起回道:“大王赏识之恩,白起此生不忘。”
范雎继续说道:“作为臣子,须感恩戴德。”
白起咳嗽两声,继续说道:“奈何久病缠身,若率军,无力指挥,恐适得其反也。”
范雎则说道:“莫非武安君是忧此战不胜,自己百战百胜之绩就此前功尽弃也。”
白起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身为将领岂会在乎一败。”
范雎说道:“既如此,武安君为何以邯郸之战必败,而拒大王任将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