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攻邯郸,白起拒战(1/5)
回咸阳后,军中传言秦军之所以班师回朝,皆因范雎之谋。诸将闻知,皆愤愤不平。白起也趁与诸将议军务之机,假意叹息,而后谓众人曰:“自长平之败,邯郸城中,一夜十惊,若乘胜往攻,不过一月可拔矣。惜乎应侯不知时势,主张班师,失此机会!”白起此言是为使人觉得他也不满范雎此举。
而秦王闻知白起此言,深为懊悔。可为时已晚,秦王已答应赵纳六城以和,只能命范雎早日与赵签订合约,以收其六城。范雎于是遣楼缓入邯郸,以订合约。
时赵王将使赵禹入秦,与秦立约,以割六城。虞卿闻知此事,即入宫觐见赵王。
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还是其力尚能进,因尊崇大王而退兵乎?”
赵王答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虞卿说道:“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大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攻赵,大王无救矣。”
赵王举棋不定,尚未拿定主意,于是令赵禹先勿入秦。这时,楼缓入邯郸,觐见赵王。赵王与之计议之,将虞卿所言告于楼缓。
楼缓闻毕,说道:“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交战而天下皆悦,何也?其曰:‘吾可借强国而乘机从弱国获益矣。’今赵不如立即割地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赵还可图秦乎!”
赵王深以为然,遂召赵禹入宫,欲其即刻入秦。
有人将楼缓之言告于虞卿,虞卿闻之,大惊,复见赵王,进言曰:“楼缓之计,危也!”
赵王不解,问道:“卿何出此言?”
虞卿答道:“此计将使天下对赵国更加疑虑,又何可慰秦之心哉?独不言此举将使赵国示弱天下乎?且臣言勿割地与秦,非绝对不可更改也。秦索六城于大王,而大王却可以六城贿齐。齐,秦之深仇也,齐必出兵攻击秦也。则是大王失地之于齐而取偿于秦,而示天下赵仍有能为也。大王以此先发制人,赵军尚未到边境,臣断定秦使必携重金至赵,而反求和于大王也。那时应允秦王言和,韩、魏闻之,必敬重大王。如此,大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交涉则益易也。”
赵王深以为然,说道:“善!那劳烦卿代寡人东见齐王,与之谋秦。”另赵王封虞卿以一城。
楼缓得知赵王派虞卿使齐,甚为失望,几次进宫谏言,赵王皆不纳之。赵王甚烦楼缓,索性对其避而不见。楼缓每日于宫外求见,却只能枯等。赵胜门下一客建议赵胜暗杀楼缓,赵胜纳之。楼缓收到消息,连夜逃离邯郸,归咸阳而去。
楼缓将赵王拒不割城之事告于秦王。秦王大怒,决心伐赵。遂发诏于武安君府,拜白起为将,欲使其复伐赵。适逢白起身染风寒,高让宣诏时,白起连连咳嗽,脸色发白。
待高让宣诏完毕,白起对其说道:“鄙人患病,恐不能往,还望大人告与大王,改命其他将军领兵。”
高让见白起身体确实不佳,乃回宫回禀秦王。秦王得之,甚为无奈,只好许白起在家养病,而改命王陵为将。高让复往武安君府,将秦王之命告于白起,说道:“大王体恤武安君,已改派王陵率军伐赵。”
白起回道:“劳烦大人回宫,替在下向大王谢恩。”
高让于是回宫复命,而白起回屋静躺。
王言坐于榻旁,谓白起曰:“若非夫君患病,大王必让你出征。”
白起躺于榻上,说道:“既已答应夫人,我此生便不再伐赵。”
王言哀叹道:“可终究夫君会病愈,而王命难违也。”
白起无奈,说道:“到时再说矣,夫人不愿在赵的林胡人再受兵戈之难,我可以理解。”
王言说道:“然我之愿却不可告于大王,大王亦不会因林胡人而不攻赵。战场之上,岂有枉杀之理。”
白起说道:“如今你我所能做的,便是不侵赵土。”
王言继续说道:“皆因赵王听信虞卿之言。若能交割六城予秦,也不至于大王复攻邯郸。”
白起说道:“兴许虞卿真能劝服齐王,出兵合赵。”
王言则说道:“近年来,应侯所施远交近攻之策,使秦与齐甚密,齐王断不会因区区六城,而与秦交恶。”
白起说道:“如此,赵凶多吉少也。”
王言则说道:“赵并非必败。如今赵人上下一心,兴许可挡秦于邯郸城外。”
白起紧握王言左手,说道:“但愿如此。”
王言继续说道:“如今只能指望大王知难而退。就怕大王对赵怨恨极深,而不肯息兵,反而不断增兵于赵。如此,赵危矣!”
白起说道:“如今,只能见机行事也。”
此时,白远从屋外跑入,便扯着王言袖口,嚷嚷道:“二娘,二娘,快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