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攻邯郸,白起拒战(2/5)
王言回道:“好,好,好,你先去那边乖乖坐着,我等下就来。”王言教白远鬼谷学已有好一阵子,见其敏而好学,甚为欣慰。
是夜,白起梦到自己手持血剑,立于敌营门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火熊熊。战场上只剩他一人,余者皆成刀下亡魂。白起仰天长啸,自鸣得意。此时,尸体忽然纷纷站起,手持刀戟向白起冲来。白起四下环顾,无路可逃,惊恐万分。他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满身大汗。
王言亦被白起的喊声惊醒,见白起坐于榻上,脸色发青,忙问道:“夫君何事惊慌?”
白起回道:“我梦见于战场上,我所杀之卒复活,后群起杀我。”
王言说道:“梦耳!夫君莫慌。”
白起说道:“或如夫人所言,战场无枉杀之人,然我征战三十余载,难言无一人乃枉杀者。就如夫人对枉杀林胡人耿耿于怀一样,死于我刀下之冤魂,亦是不计其数。”
王言说道:“如此乱世,人命如草芥。夫君身为一国之将,奉命行事,也是迫不得已。”
白起哀叹道:“过往我只知精忠报国,却罔顾人命。信天一家因战祸骨肉离散,而因战祸家破人亡者,又岂此一家。由我白起所造成者,数之不尽也。”
王言说道:“夫君莫再多想,往事已无法挽回也。”
白起说道:“夫人所言极是。可我身为秦将,终归还要再上战场。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之上,无从选择也。兴许白正和白卫便是我日后的下场。”
王言说道:“那日后夫君不上战场便是。”
白起哀愁道:“王命难违,如何能不上战场乎?”
王言说道:“或称病推托,或巧言拒绝。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白起微微点头,随后二人掩被入睡。
九月,五大夫王陵率十万大军,直取邯郸。
赵王闻之,大慌。而虞卿使齐,如王言所言,齐王未同意与赵同盟。原本赵王还寄希望于齐军来救,如今希望破灭,更为忧虑,遂召众臣计议。
赵王谓众臣曰:“与齐合纵失败,而秦复攻我赵,大军距离邯郸已不足百里,为之奈何?”
赵豹回道:“不如按约割六城予秦,以求秦退兵。”
赵胜则说道:“此时秦攻邯郸,因赵失信于秦而起。再以割城求和,秦王必不从也。”
赵禹哀愁道:“如今赵军已剩老弱病残,秦军攻来,必败也。”
赵王愁眉不展,说道:“看来赵国气数已尽也。”
赵胜说道:“兴许可绝地求生。”
赵王忙问:“如何?”
赵胜回道:“长平一役,秦军坑杀降卒。如今若攻下邯郸,城内吏民恐难幸免于难,故而据城坚守,万众一心,兴许可败秦军。”
赵王说道:“平原君所言甚是。可何人为将?”
赵胜回道:“臣以为廉老将军可担此重任。”
赵豹亦附和道:“廉老将军勇猛善战、且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秦军,但据城而守可以胜任。”
赵王为难道:“可昔日长平一役,寡人以赵括代廉将军为将,廉将军对寡人心生怨恨,后称病不朝。现欲复任其为将抗秦,其会同意否?”
赵胜回道:“廉老将军虽对大王有隙,然生死攸关之机,廉老将军必会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赵王犹豫片刻,说道:“善!那由平原君代寡人去请廉将军出山。”
赵胜则说道:“此事非大王亲往不可。”
赵豹亦附和道:“大王下见廉将军,其必感大王恩德,而复为将。”
赵王乃亲往廉颇府中。廉颇闻赵王来访,感激涕零,连连伏拜。赵王亦向廉颇赔罪。君臣二人间隙遂解。赵王乘机说道:“今秦军大军迫近。能挡秦军者,非廉将军也。”
廉颇叩谢道:“臣必不辱命。”
于是赵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重整军备。赵王尽出宫中侍卫,编入军伍。其妻妾、宫女、内侍皆为军后勤。令城内全民皆兵,无论老幼,男登城把守,女为兵洗衣做饭,做好一切后勤保障。赵王亦亲登城垣,慰问守卒。
这天,赵王巡防。守兵虽多为老幼,却人人目光坚毅,有视死如归之心。赵王向众军士慰问道:“将士们,敌军压境,此时乃我赵民生死存亡之际,诸位能于此刻挺身而出,寡人深感欣慰。日后得胜之日,寡人必不会忘了诸位。”言毕,赵王深鞠一躬。
而众赵卒齐呼:“大王万岁,大王万岁,大王万岁……”其声高亢,响彻天际。
赵王含泪而去,而呐喊声久久不绝。
再说廉颇为将,布防缜密。何处该布重兵,何处城墙该加固,城门该如何把守,皆安排有度。
如此,邯郸城内一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