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我的后高中时代

第32章 饮酒至夜半

我的后高中时代 四十不错 3575 2024-11-13 18:00

  男生宿舍,四楼,425寝室,也就是彭钧和都大宏住的那间寝室。

  时隔一年半,我再次看到了李文东。

  李文东比原来胖了不少,之前的三七式小分头理成了寸头,让他的形象看上去显得更成熟、更具社会气质。

  今晚,425寝室比较热闹,张海、杨秀、邵强、刘晖、彭钧、都大宏和我,悉数到齐。尽管都哥不善参与这样的聚会,跟李文东也不熟悉,白天因《流行歌坛》杂志社的行程又患了感冒,也并不影响他成为这次朋友相聚的成员之一。

  李文东这次从深圳回来,晚上八点四十分在松江火车站下车。原计划直接换乘回D市的火车,忽然想到商学院这里还有我们这些曾经的同学和兄弟,就在站前商场里买了白酒、烧鸡、红肠、火腿以及其他的零食和下酒菜,打上车直奔商学院而来。一进学院大门就赶上电影散场,碰巧就看见了张海和彭钧。

  南朝范云有诗曰: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如今,我们在这样一个冬天的夜晚,这样一个偶然时刻,再次看见李文东,心境恍若古人之言。所不同者,李文东是春天离开,冬日归来,可谓:昔去花似雪,今来雪如花。

  看见我,李文东有些激动,没说话,一个默然无语的拥抱足以表达一切。

  老友相逢,每个人都很感慨。往事历历,一时间如在眼前。怎么办?倒酒!

  每个人面前的杯子里都倒满了酒,酒精过敏体质的都哥除外,他面前摆的是一罐可口可乐。

  张海看看我:“大林,文东回来了,你先说句话吧!”

  “二哥说吧,我鼻子冻破了,说话不方便。”我说。

  其实我不是不想开这个场,只是想把这个机会让给张海,我认为他是组织开场酒的最佳人选。

  张海笑了:“头一回听说鼻子冻破了会影响说话!”

  大家都笑了!

  张海端起酒杯:“好吧,既然大林把这个机会让给我,我就说几句。首先,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文东的到来;其次,感谢文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还给我们带来了好酒好菜;现在,让我们一起举杯,庆祝我们兄弟之间这次久别重逢的相聚!”

  这就是张海,语言简练,层次分明,感情浓烈。

  于是,大家举杯共饮,表达对这次重逢相聚的欢欣和喜悦。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这次相聚应该只有欢喜,没有悲伤。

  冰天雪地的冬夜里,酒是暖的,话是暖的,人心是暖的。

  李文东介绍了自己去深圳的经历,目前还算不错,在表哥的帮助下已经独立开了一家时装店,收入也很可观。可以说,李文东现在已经是一位个体小老板了!想想当初他退学时的那份失落、出走时的那份茫然,再看看眼前的这位小有成就的商界新人,真心为他高兴。

  “大林,还是一个人啊?”李文东放下酒杯问我。

  “一个人挺好的。”我说。

  彭钧说:“唉!大林的存在,让大专班的女生们垂涎三尺又无可奈何!”

  “滚!就不能好好说话?”我推了彭钧一把。

  大家都笑了,寝室里充满欢乐的气息。

  李文东有些感慨地说:“其实,在上学的时候如果遇见自己喜欢的女孩,不要错过,更不要想太多,只要你对她好就够了。这种感觉一旦步入社会就很难再有了!”

  我相信他是有感而发,这一年多的南下经历,一定让他认识到社会的诸多复杂性和人性的各种问题。

  “我虽然和赵苗苗分手了,但是我不恨她。听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已经嫁人了!”

  李文东说到这停了一下,又喝了一口酒:“我不恨她,也不会再去找她,只能默默地在心里祝福她。”

  李文东的话让大家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和赵苗苗的事我们都很清楚,为了这个女孩他受伤、退学、出走,直到现在,却仍旧念念不忘。

  “所以,大林,如果遇到了,不要错过。错过了也许就是一辈子。”

  他淡淡地说着,却让每个人都心生感动。似乎这样的话可以碰触到各自心中那些深藏已久却不肯说出的往事和秘密吧!

  “文东说得好,遇到了就不要错过。”张海有些激动,再次举杯劝酒。

  我想,这一刻张海的内心应该是复杂的。遇到了就不要错过,他遇到了谁?又将错过谁?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饮酒到夜半,每个人都有了些醉意。李文东建议听听音乐。听什么呢?都哥从枕下找出一本张学友的粤语经典专辑,推荐了其中的一首古韵悠然的《楚歌》:

  淡淡野花香,

  烟雾盖似梦乡。

  别后故乡千里外,

  那世事变模样。

  池塘有鸳鸯,

  心若醉两情长。

  月是故乡光与亮,

  已照在爱河上。

  我却在他乡。

  千里关山,

  风雨他乡。

  乡音,

  我愿听。

  家里酒,

  我愿能尝。

  莫道隔千山,

  朝夕里也梦想。

  但望有朝身化蝶,

  对抗着风与霜,

  我再踏家乡。

  张学友天赋的好声音,浑厚深沉而富于变化的演唱把这首歌的意境与内涵表达得酣畅幽远,动人心弦。

  李文东再次哭泣,众人眼中皆有泪水!

  送走李文东之后的某一天下午,我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费所剩无几了!还有大约一个月才能放寒假,我该怎么办呢?恰在此时,石小庆来找我,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财务危机。

  实在是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了,这是我整个“后高中时代”里一个心理障碍,也是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复杂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希望这段求学的历程尽快结束,尽快步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为父母和家里减轻负担。因为他们供我上学的同时还要供弟弟上学,太辛苦了!

  我想了一下,借钱吃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在任何情况下吃饭问题都是头等大事,这件事不浪漫也不美妙,却是决定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饿着肚子,一切都无从谈起。找谁去借钱?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可以帮我:贾二辰。

  连续的两场降雪过后,气温骤降。石小庆把自己的一件新毛衣找出来,让我穿在毛呢大衣里面御寒。大约两个小时后,我出现在贾二辰的家电维修部门前。

  斜阳晚照,草树重楼,风雪萧然。一年前我从县城回来时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

  光阴似箭,恍然如昨。

  当晚,福缘酒家。

  又是福缘酒家!这不是上次和吴雪莉见面的地方吗?

  吴雪莉,她现在怎么样了?

  做东请客的不是贾二辰,而是一位李科长。

  李科长年纪约有三十几岁,面色黝黑,身材偏瘦,待人极为热情。酒菜摆上,李科长说:“你是二辰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来到这里不要客气,今天我请客,一定要尽兴。”

  三人举杯饮酒。

  贾二辰话不多,只顾喝酒吃菜。李科长开始介绍他和贾二辰的关系:“二辰是电器维修的高手,比我们单位的技术员水平高多了。有一次,单位里的一组机电设备出了故障,谁也修不了。我把二辰找去了,手到病除,你说厉害不厉害?”

  我说:“术业有专攻,二辰上学时人就聪明,他天生就是搞技术的人才。”

  “你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们就成了哥们儿。我这人喜欢交朋友,尤其是二辰这样的朋友,人品好,水平高。现在他已经是我们单位的编外工程师了!”

  李科长有点儿眉飞色舞,看来他是真的认可我的这位老同学。

  贾二辰说:“李科长人也好,经常给我介绍生意。”

  我们三个人就这样喝着酒、聊着天儿,贾二辰不时地提醒我多吃一些。

  “一鸿,这段时间你好像瘦了很多,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吧?”

  “还可以,学校里的伙食就那样,刚开始吃不够,时间一长了不想吃。”我解释说。

  李科长摇摇头:“读书人苦啊,我上大学的时候,伙食更差,还不如你们现在呢?”

  “一鸿,前些日子吴雪莉给我来了一封信,问到你,打算要你的通讯地址。”贾二辰忽然说起吴雪莉。

  “哦,她还好吧?”我问。

  “还行,说是在一家纺织厂上班,临时工。”

  “那就好。”

  我的眼前又出现上次我们告别时,吴雪莉的模样。

  “明天你走之前,把学校的通讯地址留下吧!”贾二辰又说。

  “可以,忘不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