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晚不喜欢父母,是基本上同学都知道的事情,还会被责备没有心,不孝顺。
一开始在学校,陆晚什么也不知道,直到某个周末跟奶奶聊天的时候,知道了一些事情。
比如说父亲没钱,找奶奶借钱的时候,永远用的都是陆晚缺钱用,她在学校吃不饱饭。
实际上父亲借了钱出去喝酒。她在学校,非特殊情况,基本上每周回到家,都有余钱,还被父亲说:“你在学校都不吃点零食什么的吗?”
总觉得她在学校吃不饱。
父母吵架了,所有的理由到最后都是因为陆晚。
陆晚在家里,哪里不舒服了,父母吵架后,只会变成这样。
母亲在客厅里吼:“没劣啊,有神经病。”
父亲在一旁说:“她迟早得疯掉。”
母亲说:“有病就去看心理医生。”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连姑姑都让她去看心理医生。
可是到了看心理医生那天,陆晚也没什么概念,就正常。
母亲说:“她没什么病,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
父亲说:“对啊,干什么去看心理医生。”
奶奶说:“心理医生都是骗人的。”
姑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回去了。
母亲就对她说:“要你看病你不去,现在又闹着不想去,矫情死了。”
陆晚什么也没说,就在旁边看着她们吵,她就是这天想找表妹玩而已,虽然父母认为她不配玩。
父母偶尔也会刷到一些小视频,会刷到一些另所有家长都不愉快的事情,陆晚听得清清楚楚。
母亲说:“就是没打的,或者就是生活不够丰满。”
父亲在旁边点着头。
陆晚思考起一些事情。
丢了东西,回家就被母亲打,连从小被打习惯的表妹都不敢看,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小声说:“又不是她故意弄丢的。”
母亲的耳力很强,听到这句话就边骂边打,说:“怎么没见他偷别人的,就偷你的?不就是你的问题吗?”吓得表妹跑出了房间,匆匆说了句:“舅妈,我回去了。”
想到了从小就是各种补习班,什么作文补习班,早上通知有比赛,陆晚不想参加,也就没说。但是母亲的同事的孩子跟陆晚在同一个补习班,母亲从同事那听了来。
回到家里就骂:“这种东西,你居然不告诉我,想造反啊?”然后就打耳光。
打完后,不许哭,只告诉她:“这个比赛你必须参加。”
参加比赛后,陆晚当天就被母亲要求写一篇,写一篇,母亲就撕一篇,总是不满意,总是说:“这里的字歪了,这里不能这么写。”到最后,就说:“你真没用,废物,这都不会写,以后也没什么出息了。”
比赛的时间在晚上,参加完后,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母亲在上班的时候被同事问起,母亲勉强笑着说:“不过就是去锻炼锻炼,积累一下经验,看她写草稿,就知道她没这个天赋。”
回到家,就骂:“你是猪吗?也不是,连猪都不如,这都拿不到名次,真是浪费钱。”
后来是奥数比赛。
一二年级的奥数比赛,说是奥数,还不如说是计算比赛。
这次陆晚倒是拿到名次,本来很高兴,但是回到家,就被母亲骂得意忘形。
母亲说:“我送你去上奥数,就给我一个第二的名次?第一都拿不到?”
之前在小学额角上被铲子撞出了血。
她自己本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痛觉迟钝。还是被同桌的女同学发现的,跟她聊天的时候,注意到了,她小学同桌是语文课代表,跟班主任数学老师不太好。
她发现情况后,就把陆晚带到老师办公室,找到语文老师,语无伦次的解释了一下。
语文老师看到她头上血迹,就帮她擦,但是止不住,只好向隔壁的班主任要了假条,把她送到了离学校最近的医院。
班主任还在低头改着作业,被语文老师喊了,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说:“假条等会给,先送她去医院比较好。你这边,我去找校长解释。”
陆晚对医院,有着天然的恐惧,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了医院后,陆晚本人依然没有多痛的感觉,直到知道要缝针了,才觉得疼,但是到底是因为本身就疼,还是害怕缝针才疼就不好说了。
她身边最亲的人就是老师了,一直不肯缝针,哭了好久,老师也哄了她半天,才接受缝针。
缝针后,父母才姗姗来迟,此后就住了半个学期的医院。
但是住医院归住医院,考试还是要考得。
她当时才一年级,期末考试考完了,奖状什么的都是表妹代领,陆晚还是要住院观察,确定什么时候才能拆线。
考试语文和数学,数学考试安排在下午,她最后的题算错了。母亲在外面等着,等她出来后,就说:“那道题我不是教过你了吗?怎么还错?”
再后来,她三年级了,是正式学英语的时候了。她在二年级进三年级前,就接触过,而且周末一直在上。
这时期的周末,就没有休息时间,周六上午数学课,下午舞蹈,周末上午英语,下午作文课。
但是语文阅读理解一直不怎么好,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去对答案的时候,实际上是对的,但是老师说这是错的,只给他们60分,甚至直接不及格。
老师的惩罚永远是连坐的,哪怕是一个人惹了事,就让全班罚抄,抄3遍是最低要求了,抄10遍是常态,如果有人抄得不合她心意了,20遍,30遍都是有可能的,抄的还全是长文章,而且必须抄完了才能回家。
所以有时间,陆晚回家晚了,就会被母亲说:“又去哪玩了?”或者说:“又惹什么事了?”
陆晚解释与否,都会遭一顿打骂。
不是她,就会说:“那为什么要你罚抄,你们班上不是还有没罚抄的人吗?”
陆晚说:“那是语文课代表。”
母亲说:“那为什么她不用抄呢?”
陆晚并不想再说了,她知道就算她告诉母亲语文课代表是语文老师放的水,可以不用抄,毕竟她不查语文课代表,但其他同学会查。
作业总是要求背书的,但是母亲在前面玩着电脑,陆晚背着背着就昏昏欲睡了。
然后就被母亲把书往脸上丢后,头也不回的说:“不背完,不准睡觉。”
或者在她问数学题目的时候,先被扇一巴掌,然后被母亲骂:“上课不听课吗?这都不会?”
陆晚隔了3米远,没做声,然后母亲把作业和草稿都扔到了地上。对着她说:“捡起来,别逼我数1、2、3。”
陆晚不想捡。
然后母亲就骂:“还不捡起来?是要我捡吗?”
陆晚说:“又不是我扔的。”
母亲说:“难道是我扔的?捡起来。”几乎是吼着说。
后来,母亲说:“我不想见到你,滚回你自己房间里去。”手上不停的动着
再后来,一个周末的早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莫名其妙的打了陆晚一巴掌,陆晚从小被打就不允许哭,那天眼泪还没出来,就被母亲骂:“你等下还要见人,别逼我骂你。”
然后10点钟,就跟姑姑表妹在公园逛了一圈,回来的路上去超市买东西。一路上,陆晚依然没什么痛感,只是感觉额头上有一点不舒服。
表妹比陆晚高,当时就看到了,她戳了戳姑姑的背。姑姑也是比较暴躁的,本来想对表妹发脾气的,转头一看,看到了陆晚头上出了血。
然后给她做了个简单的处理,马上打电话给正在出差的陆晚父亲,也是她哥哥。
当晚,父亲回来就跟母亲吵了架。
母亲说:“我还不是气不过。”
父亲说:“气不过,你也把她打出血了。”
母亲说:“我又不知道。”
更后来,陆晚稍大了点,也会存一点小钱,这时陆晚依旧会被骂,但是她也会有反抗的想法。
那天她要去补习班上课,早上跟父母吵了架,就很生气,气上头了,人是没有理智的,她把她当时的重要东西,包括钱包等东西全部和书一起塞入了袋子,然后她把自己的钥匙藏了起来,就去补习班了。
那天下了补习班后,父母很害怕她离家出走,就两个人都到补习班门口接她下课。
她下了补习班,也不是很开心。所以她看到了,但碍于旁边有同学,就无法当做没看见。
路上,陆晚没说话,父母一直在旁边说话,生怕她离家出走,还主动提出带她去玩,带她去吃。
再后来,父母闹离婚,一直闹到高中三年都没消停过。
自初中起,陆晚就从来没有真正开心的时候了。
所以高中在家时,有时或异常烦躁,会在黑暗中吹竖笛,声音很大,而且很吵。
母亲老是问她:“到底怎么了?可不可以跟我说说。”
陆晚接到消息后,就发了一段白话文,文言文估计也称不上就是了,她也不知道母亲看没看懂。
她曾经写过两篇文言文,一篇纯仿的,一篇是作业,仿的那篇只是在做练习册的时候,无聊的想仿一仿,结果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展示了出来,对于陆晚来说,很社死。
第二篇是被要求写的作业,她随便写了写,据老师说其实是白话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