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对镜无人

第36章 高考

对镜无人 时铃 5814 2024-11-13 17:36

  高考的时间在6月份,算不上多炎热吧。

  每科考试后,都必须回到教室复习,直到最后一门,回了寝室,把东西收拾了,再把卫生打扫了,就回去等高考的成绩后选择学校。

  高考的时候,文科班除了陆晚班上人挤人外,其他两个班,在艺考回来后,有自己的选择,现在两个班加起来才勉强有陆晚班上一半人数。

  文科班男生就只剩下陆晚班上的5个男生和其他班的加起来的3个男生。

  3个男生,1个美术生,2个体育生。

  教室里的空调开着,就没开电风扇了,但是空调不知为什么一直保持在20度,本来就不很热的教室,一下子就变得凉意刺骨。

  没办法出去复习的女生只好穿上了外套,陆晚班上有一个前十名的男生,体育不怎么好,还有点畏寒体质。冬天比女孩子都容易感冒生病,因此他也穿上了外套。

  在外边复习的学生相对教室里好很多,只要没有人在走廊上奔跑,基本热度是可以忍受的。

  陆晚一开始在教室里自习,但是空调吹着实在太冷了,她的外套在寝室里头。

  寝室在中午、傍晚和晚上,如果没有班主任的允许,那是不可能能进去的。

  班主任这会儿忙着检查试卷是否密封,根本没在这边,所以是二班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班的历史老师看着他们。

  看到空调温度,就先把温度调到了28度,但是他去二班复习知识点和猜测考哪些知识点的时候,班上一个男孩子又把空调调成了20度。

  考完了一门之后,基本上除了一些体质有点奇特的女孩子和男孩子留在了教室,一大半的人都在教室外边。

  过了一会儿,教室里都没多少人呢?据说是那位男同学把空调调到最低温度,还是觉得热,所以他把电风扇打开了。

  这一操作,除了那个男生自己,和他缠着讲题的另外一个男生之外,其他的男生都跑了出来。

  讲题的那位男同学据挨近后门的同学说:“说话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好像想出来。”

  一大堆人挤在走廊,让原本不热的走廊变热了,但又不敢进教室,气氛从刚刚好变得很热很热,是那种热到无法思考的地步。

  可偏偏下午考数学,虽然这个时间连饭都还没吃。

  语文考完后有还有点时间,老师要求是11:50才准吃饭,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开饭,但其实11:30就有饭了,只是没多少可以选的菜。

  男生倒是不怎么挑食,他们秉承着能吃饱就行的想法,吃了饭,不过后来还是被批评了。

  理由大概是我没让你走,你就走了。

  下午两点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教室是能不进就不进,虽然容易热得无法思考,但是总比在教室里既开着温度最低的空调,又开着电风扇要好很多。

  空调温度低倒不至于让大部分人都不进教室,但电风扇就不一样了,老教室里的空调是新安的,电风扇可不是,总是吱呀吱呀的响,更影响人的思维,把人的关注力都吸引到电风扇上,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外面热是热了点,但是热不了太久,就进空调房了。

  高考永远是很紧张的一件事情,空调只是让你身体在感知上比较舒服,但是做不出题的焦躁更容易影响身体的机能,考数学的时候不像考英语听力。

  考数学的时候,就是因为做不出题感到焦躁不安,从而导致的出汗,即使是空调温度再让人适宜,它也不能让你解开题目,顶多能让你在极度焦躁之中找回一点理智。

  而英语听力,为了不打扰到学生的听力,会把空调和电风扇关了,但这样就会从生理上感受到热,也容易因此感到烦躁,而导致听觉下降,听不太清楚广播里的话。

  其实高考最难受的时候是在英语听力的时候,这是由生理上导致不舒服,而数学是心理上感受到的不舒服。

  陆晚虽然高二之后数学好了很多,但是不擅长的类型的题目,对于陆晚这种怎么改正,也还是错的来说,她还是不会。

  陆晚数学试卷类型的题,看到数列和几何就头疼。大多数人认为的函数更难,陆晚却觉得很容易;大多数人认为几何是最简单的,但是陆晚最不擅长这类题目。

  如果不是按照步骤给分的话,陆晚在几何题上基本就没有多少可得到的分了。

  至于数列的问题,等差之类的还算擅长,但偏偏高考考的就是她不擅长的那一类。

  如果说值得庆幸的话,那就是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很难,但也绝对算不上简单,只针对文科生而言的话。

  附加题一般都是两道二选一,选择自己擅长的那个就可以了。

  文科数学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今年文理科的数学卷子差不多都一样的题目,只是理科会改几个题。

  高考第一天的晚上,走读生可以直接回家,寄宿生如果觉得回家更好复习,那就可以请假回家,一般都是呆在学校里的,这样也能保证第二天不会迟到。

  陆晚也曾想过回家,这个时候陆晚家已经搬家了,搬到了看起来更容易到车站的地方,离原来的家也并没有多远。

  但是家离学校太远了,再想想父母对她回来的态度,又觉得还是呆在学校里好了。

  袁清清就纯粹是因为家里有个弟弟,会打扰到她复习,就留在了学校。

  每次陆晚假期快到了,父母都是恨不得让她早点回学校,回来了又表现出想她的样子。

  陆晚的性格很古怪,甚至连父母都说她很古怪。一次的表现,或许陆晚还有些开心,但受次次这般重复,倒是教她有些不信了,因为她会觉得太装了。

  经常这样,她想:“其实他们还是最希望我呆在学校了吧,如果不是必须担负起责任,或是他们自己认为的有所亏欠,实际上不太想管我的吧。”

  她的生日跟父亲的同事重合,如果不是小时候呆在家里,又或者是父亲与她妹妹攀比心理,才会给她办生日会吧。

  陆晚表妹小时候虽然经常被打,但是她的生日,她父母从不含糊。

  小时候也大部分时候是中午是同事的生日会在前,陆晚也只去过两次,然后就再也不去了。

  一方面是陆晚自己不愿意去,她总觉得去了就是自取其辱,她哪儿比得上父亲的同事呢?她一个小女孩,既不能在工作上帮助父亲,也不能帮父亲获取资源。

  曾经跟父亲一起去旅游,向学校请了假,去过一次之后,父亲的同事嫌她碍眼,妨碍了他们与父亲的交流。

  一方面也是父亲的同事不想看到她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

  所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中午父母都在父亲同事的生日宴会上,陆晚不是在奶奶家就是在姑姑家。晚上就会带着她去外面给她过生日,问她开不开心。她心里其实根本就不高兴,但嘴里往往说的是很开心。

  因为只有父母和她,但是和表妹和她父母是不同的两种。

  陆晚的父母从来都是以工作为先的,她小时候呆在奶奶家或者姑姑家的时候甚至比在自己家的时间更多。

  陆晚的父母经常吵架,表面上维持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的模样,可是整个家里都是冷冰冰的感觉,根本没有温度。

  父母总是在放学的时候来接她,让她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幸福,看上去让其他孩子羡慕。

  可实际上呢?

  不过这又有什么呢?想了解你的人自然会了解,但大多数都是只看表面的,他们觉得你表面上比他们好,那么他们就会羡慕你,哪怕实际上根本不是那样。

  陆晚的父亲和母亲都爱酒局,在陆晚高中之前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的。

  小学的时候送到奶奶家,晚上要么奶奶送回来,要么去姑姑家睡。初中的时候,不去奶奶家了,直接回家,但奶奶也不能老是来家里做饭,就经常出现晚上没饭吃的情况,中午在学校里头吃。

  初中的时候她基本没吃过什么东西,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能活下来。中午学校食堂是需要排队的,但是总有人插队,等到了她,都没饭没菜了,插队的话,又插不赢别人,还有可能被别人直接推到外面去,甚至不让她排队。

  直到初三,才有些改善。被姑姑发现了,她是来学校找表妹的,却意外的发现她在超市门口买了个辣条就当做饭吃了。

  虽然姑姑看上去很烦陆晚父亲,但是有些事情她还是会说的,只有少数事情不会说。

  所以有段时间是父母送饭的,只是因为初三开始住校了而已。

  但陆晚表妹的父母就不一样了。

  表妹的父母虽然也吵架,但没有像陆晚父母一样,几乎天天吵架。而且虽然对表妹很严厉,但是只是因为她犯了错,才会被打。

  姑姑说:“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打的话,她太容易膨胀了。”

  而她生日的时候偶尔会请几个小伙伴来,但是大多数时候都只有父母和她在场。她每次说的开心,都不是违心的。

  在很多事情上,陆晚都是最后没有办法了,才会找父母帮忙,她每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找的是表妹,她没有任何的理由能非常充分的相信自己的父母,甚至于她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父母。

  如果表妹解决不了的话,她第二个想到的是找姑姑帮忙。

  她被欺负的时候,更多时候是表妹保护了她,而父母只会对她说:“为什么只欺负你呢?你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陆晚父母总是认为他们是最保护陆晚的人,但是陆晚很多时候的不安全感是父母所给予的,而安全感却是姑姑和表妹给的。

  陆晚的父母也很喜欢比较,总是拿陆晚的成绩跟别人比较。

  总是说:“也不比远了,就你表妹,她成绩比你好,又会跳舞,走哪都吃香,你呢?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还不好好学习,就考这么点分,性格也没她好,没一点能比得过人家,人家还比你小。”

  陆晚肯定不开心啊,但是她不开心,也不会有人来开解她,在第三人眼里就是生闷气,脾气怪,还很莫名其妙。

  家里是不准陆晚哭的,哭了还会说:“哭哭哭,就知道哭,你这么点分好意思哭?好意思生气,猪狗不如。”

  虽然母亲会在陆晚高烧的时候送她去医院,在伤得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愿意施舍点时间给她。

  母亲很强势,但是父亲的性格来说不算弱势,只是面对母亲的时候,绝对是懦弱的,但他不敢把自己性格中强势的那部分给母亲看,只能找替代品。

  父亲的同事对他算得上平和,虽然涉及利益的时候就是“混蛋”,但是父亲不介意,所以自然不是替代品;至于奶奶和姑姑,一个是他母亲,一个是他妹妹,那就更不可能了,于是陆晚和其表妹就是那个替代品。最方便的,当然是陆晚。

  于是陆晚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在被他人的羡慕中长大,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她家庭如此幸福,为何她还是那副样子。

  曾有一段时间,她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其实现在也没找到,孤独到了极点。除了表妹,没有一个人看出来。表面上看着就像是一个正常人,现在想想,当时处于崩溃的边缘,甚至可能出现人格分裂的情况。

  那段时间,她的脑内不断的幻想着自己是一个被家庭抛弃的神仙,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但是其实有最黑暗的一面,还有一个是被所有的人宠着的,但不是神仙的女孩子。

  那个女孩子拥有着被抛弃的神仙所羡慕的一切东西。

  陆晚既渴望亲情和友情,但又害怕着亲情和友情,最终她选择了远离这些东西,她觉得这些东西并不属于她,在高中时的友情,是向其他人借来的或偷来的,迟早是要还回去的。她第一次很不要脸的像室友讨要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生日宴会,明知道室友最讨厌有人天天在耳边念叨。

  室友还是尽可能的满足了她,让她过上了最开心的一次生日。

  考完高考后,她依然留着几个对她很重要的同学,但是都没怎么联系过。

  只有余敏有一次联系,然而也只是问她的高考情况罢了,她回答了她。

  这年高考,学校考得还可以,比上年好,但是陆晚不是学校炫耀的范围中的人。

  而南籍因为优秀的艺考成绩和达标的文化成绩,进入了艺术类数一数二的学校。

  陆晚想,偷来或者借来的友情该还回去了。不过本来就是她自己的问题而已,终究她还是一个人罢了。

  其实不是她喜欢一个人独处,只是因为她只能一个人独处。高中的室友和同学算得上友好,才会包容她的所有缺点。

  但是陆晚除了高中,根本不敢碰友情这个东西,她连亲情都不奢望,每当父母向她展现亲情的时候,她都没有带着心去接,在她眼中,这种东西如果接了,就会把自己伤了。

  她接受父母所有的好,但也承受了父母所有的恶,父母给她的好,无非是在伤口结痂后再来问她的感受。

  陆晚父母自认为给的好大于他们带来的伤害。但站在陆晚的角度无异于在伤了心后再给你一口糖吃。

  陆晚父母也这么做了,因为他们知道陆晚喜欢甜食,但是不知道她为什么喜欢甜食,因为他们自己并不喜欢甜食,甚至很讨厌甜食。

  所以每当觉得自己伤害了陆晚后,第二天给她带大白兔奶糖或者棉花糖,又或者是其他甜食。

  陆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喝甜酒,她不喜欢喝父亲喜欢的啤酒和白酒,她觉得太苦了,而且她也不喜欢可乐和咖啡。

  陆晚父母会认为她心结就会解开了,就不会再难过了。事实上,她甜食吃的确实欢,但是心中总是空落落的。

  心中空久了,就不敢再轻易接受任何人送来的情感。一个玩笑,还是一个惊吓,她的表情从来没有变过。不是不好笑,也不是不害怕,只是没有那个能力去融入他们。

  陆晚的孤独,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失落了太久,被孤独包围着。身边的同学大多是羡慕她的,也有欺负她的。

  她偶然一次的笑容,能让同学们的干劲十足,也能让外面的雨后的天出现彩虹。

  出现彩虹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只是陆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笑,那天必然就有彩虹。

  如果心情低落,那么那天基本上是阴天或者雨天。相比起雨天,她更喜欢阴天,雨天嫌麻烦,太阳天,不是冬天的话,总让她感到刺眼,虽不至于灼伤她。

  陆晚是很被动的,被动的接受了其他的好意,也被动的接受了他人远离的事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