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父母恩重经
这种独出心裁的造像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见。
他们那种虔诚的姿态,为整个道场增添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毗卢佛在此所讲之法为《华严万行万德》,即行为和道德规范。
由此演绎出后面四部阐发德行义理的经变图像。
————————————
父母恩重经变相以连环画形式演绎《父母恩重经》。
龛高700厘米、宽1450厘米、深250厘米,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龛内共刻有44尊雕像,布局精巧,层次分明。
上部雕刻着贤劫七佛的半身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
下部中央则呈现出一幅“投佛祈求嗣息”的感人场景,左右两侧则以连环画的形式,细腻地刻画了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十组雕像。
这些雕像情节连贯,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后的独特造像风格。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的场景拉开序幕,左右两侧各展开五组雕像,生动展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第一组雕像名为“怀胎守护恩”。
画面中,一位孕妇正艰难地坐着保胎,表现出“转动亦难”的状态。
旁边有一位侍女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保胎药,悉心侍候着她。
这组雕像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在怀孕期间对胎儿的精心呵护,以及怀孕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不便和辛苦。
第二组雕像为“临产受苦恩”。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母亲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画面中,孕妇被侍女搀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表现出极度痛苦的样子。
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
旁边还有一位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
古人常把生日称为“母难之期”,这组雕像深刻地展现了母亲生孩子时所经历的巨大痛苦和危险。
第三组雕像为“生子忘忧恩”。
“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这组雕像生动地刻画了一对夫妇亲密相拥,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的场景。
此时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都被抛诸脑后,孩子的到来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温馨和乐趣。
这组雕像充满了浓浓的家庭温情,让人感受到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和希望。
第四组雕像为“咽苦吐苦恩”。
母亲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
吃东西时,总是先尝味,好吃的留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
这组雕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自己却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
第五组雕像为“推干就湿恩”。
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却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
这组雕像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母亲总是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即使自己受苦受累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