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挟曹操以令天子

第87章 两大顶级世家掌舵人

  自己日思夜想的大仇,已经被眼前的林晦替自己报了一半?

  杜三恭恭敬敬朝着林晦一拜:

  “林公大恩,永世难忘。”

  “恳请林公给我十个好手,让我找到范忠这条老狗!”

  看着杜三娘兴奋而又狰狞的面容,林晦点了点头道:

  “好,既然如此,我就给你这个机会,你自己挑选十个高手,若能成功杀了范忠归来,我亲自为你庆功!”

  杜三娘不可置信看着林晦,随即狂喜不已。

  “定不辱使命!”

  ……

  杜三娘也出发了,带着十名高手。

  朝着并州的方向,骑马而去。

  连续几日,吕布、庞德、杜三娘……都离开了盐池。

  就像是火种朝着四面八方散开而去。

  林晦开口叹道:

  “说起来,我都还没离开过河东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下太平,你我能够走遍天下山川大河。”

  语气中弥漫着丝丝的向往。

  关羽闻言,朗声道:“无论林公去往何处,某都愿意随侍左右。”

  林晦哈哈一笑,拍了拍关羽的肩膀:“有云长在身边,天下何处去不得?”

  此时的林晦还不知晓,他的命运在此刻,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洛阳。

  太尉杨赐看着手中的文书,感觉有些头疼。

  文书来自王允,是一封密信,太原王氏的死士送来的。

  拿起王允的书信,递给了袁隗。

  “袁司徒,你看看吧,昨日王允命死士连夜送来。”

  袁隗一愣,接过书信,快速扫视一遍。

  “林晦谋逆,让朝廷发兵平叛?”

  脸色一惊:

  “此事万万不可。”

  杨赐没想到,袁隗反应竟然如此之大,开口道:

  “为何不可?袁司徒莫非认识此人?”

  林晦此人,杨赐是知道的。

  前不久,自己儿子带着孙子来洛阳,就提起了林晦此人。

  此人如今是河东盐监,私下偷偷将食盐低价卖给弘农杨氏。

  对于自家有利,所以自己在看到王允的书信时,第一反应也是反对。

  毕竟,林晦谋反,这听起来就是无稽之谈。

  一个河东盐监,哪里来的资格谋反?

  凭借河东盐池的盐丁?

  饭都吃不饱的家伙,能拿得动武器吗?

  杨赐第一反应就是林晦此人,和太原王氏有私仇。

  王允想要借刀杀人。

  刚好袁隗来了,他就顺带拿出来,让袁隗帮忙参考一下。

  谁知道,袁隗的反应比他还要大。

  莫非,林晦私底下和汝南袁氏也有私盐交易?

  杨赐心中不由对林晦此人提高了戒备之心。

  若是林晦真的和两大顶级世家都有私盐交易,那么此子所图甚大!

  看到杨赐惊讶的表情,袁隗苦笑一声,从袖子中拿出了一份诏书:

  “杨太尉,你先看看张让草拟的诏书吧。”

  听到张让二字,杨赐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十分不愿意接手。

  什么事情只要和张让扯上关系,定然十分让人头疼。

  与这些宦官虚与委蛇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我的太尉大人,若不是此事迫切,我是不会拉你下水的。

  你若是当真想要独善其身,我这就走,一切后果,就让我袁隗一人担之!

  反正,我早已受够了张让此贼,大不了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袁隗义愤填膺的样子,让杨赐立刻双手接过草诏。

  苦笑的表情复现,杨赐叹道:

  “司徒大人,何苦如此。

  如今天下士族前途命运,皆在你我二人肩上。

  何必用激将法来激我?

  若是你我二人都不能同心同德,那大汉天下当真是彻底倾覆。”

  二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不约而同,发出一声长叹。

  杨赐这才展开诏书,同样脸色一变:

  “封林晦为关内侯?陛下可知道否?”

  袁隗苦笑道:“董卓、林晦剿灭中条山贼有功,此事却做不了假。

  中条山上的山贼名为韩烈,原来为赤眉军后代,朝廷之前派兵屡次剿而不灭。

  这次倒是真死了。”

  汝南袁氏底下也有商队,对于中条山贼的情况,比弘农杨氏更为了解。

  杨赐点点头,分析道:

  “王允说林晦谋反。

  张让说林晦平贼有功。

  林晦谋反之事,没有任何证据。

  而中条山贼,却有首级证据,还很容易派人核查清楚。”

  “如此看来,是王允说谎了。”袁隗下了结论。

  “哎,王允如今辞官在家,就不能给我们省省心么。

  我们在朝堂之上,和张让虚与委蛇,时刻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王允在家安享天年,无后顾之忧,却满脑子私仇。

  不想着为我等分忧,却在这关键时刻给我们出难题。”

  袁隗对于王允观感十分不好。

  当初张让和王允针锋相对,自己还想办法替王允争辩。

  怎奈,王允直接跑路回家。

  让替他辩解的袁隗面上无光,丢了一个大脸。

  此刻自然对王允没有什么好态度。

  一旁的杨赐知道两人之间的过节,忍不住劝道:

  “之前的事情,的确是王允做得不对。

  不过,情急之下,也可以理解。

  如今士族被宦官如此迫害,许多士族子弟都无法在朝堂立足。

  正是需要我们士族团结的时候,袁司徒还请以大局为重。”

  袁隗摇头道:

  “我岂是如此不知轻重之人。只不过王允所行之事,实在是伤了天下士族之心啊。”

  知道再说下去,只会变成无意义的辩论,杨赐转移话题道:

  “不过王允在书信后面提到的计策,倒是值得考虑。”

  袁隗闻言,再次仔细翻看了书信后续的内容。

  “让董卓进京诛杀张让,若是董卓不从,便是谋逆,约定三家共击之?”

  看到这里,袁隗心思有些复杂,王允在看待董卓的看法上,竟然和自己不约而同了。

  只不过……

  “王允此举实在是荒唐,他说林晦谋逆,但若按照他的说法,我们袁、杨两家岂不是被他裹挟着一起谋逆了!”

  袁隗声音大了起来,怒斥着王允信中所说:

  “他把朝廷放在哪里,把陛下放在哪里?

  说什么三家一起出兵?

  三家是什么身份?

  我汝南袁氏以经学传世,可不是什么不知礼义廉耻的豪强土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