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曹节,宦官偶像
“慌什么慌,你的狗命我保住,想来陛下也不会和你一个小黄门计较。”
看着孙成颤颤巍巍的样子,何思灵蛾眉微蹙,有些不耐烦。
“啊?”
孙成听到何思灵的话,宛如天籁之音,立刻磕头捣碎:
“多谢娘娘!多谢娘娘,以后娘娘让奴才往东,奴才绝不敢往西。”
“好,你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吧,西园你是去不了了。
若是把你再安排在西园,陛下定然不喜。”
孙成连连点头:“全听娘娘的安排。”
“那好,我问你,这林晦跟中常侍张让,他俩有什么仇?”
何思灵十分感兴趣。
她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林晦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能够把自己权力伸到朝堂上的一个切入口。
所以,她必须深入了解林晦这个人,看有没有可能为自己所用。
“娘娘,这个奴才不知,奴才也没有多问。”
“真是个废物!”
何思灵杏眼睁大,美丽的脸上竟也有不怒之威。
孙成不敢抬头看,但也感觉到其中的杀意,连忙说道:
“娘娘,下次我定然打探清楚。张让既然和林晦不对付,他们以后定然还会再生事端。”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你先在旁边伺候着吧,现在我就让人去找大长秋,马上把你安排到长秋宫来。”
(大长秋,皇后宫官之首,通常由宦官担任,需要向皇后汇报事务)
……
“奴才这就安排人处理此事。”
白发苍苍的曹节亲自送走了宫女。
“干爹,你快坐下吧,不过是个新皇后派来的宫女。”
一个小太监忍不住开口抱怨道。
“干爹,如今您既是中常侍,又兼任大长秋,就算是张让,也得叫您一声干爹。
刚才那宫女不过是替新皇后传话,何必亲自起身迎她?”
曹节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尽力气咳嗽,却依旧咳不出来。
小太监段珪连忙跑到曹节身前,轻轻拍着后者背部。
终于让他吐出来一口老痰。
“干爹,喝水。”
喝完水的曹节重新躺在榻上,长长舒了一口气。
“段珪啊,这些干儿子里面,张让已经晋升了中常侍,如今深得陛下信任,赵忠也成了中常侍,虽然地位不如张让,但也开始参与朝廷机密。你怨不怨我?”
段珪立刻摇头,语气真挚道:
“干爹说哪里的话,我愿意一辈子伺候干爹。”
曹节摆摆手,呵呵一笑:
“我也快不行了,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我有几句话,你要牢牢记得。”
段珪连忙握住曹节的手:“您说哪里的话,您好生休息几天,身子马上就大好了。”
“呵呵,别骗我,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我死呢。
如果能够病死,已经算是善终了。”
段珪正要说什么,却被曹节挥手制止。
“先让我说完,我没多少日子可以活了。
想当年,我还是小黄门的时候,有幸负责传递诏令,侍奉恒帝。
当时的外戚梁冀猖狂无比,对恒帝颇为无礼。
恒帝时常暗自叹息。
那个时候,我便暗自留心,替陛下奔走,准备除掉梁冀。
后来,果然恒帝暗示时间到了,我便联合其余宦官,诛灭了梁冀。
我也因此升为中常侍,获封育阳侯。”
说到这里,曹节看着段珪道:
“你说说,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段珪认真道:
“干爹英勇神武,替陛下分忧,能有今日,理所应当。”
曹节摇摇头,拍了拍段珪脑袋:
“是要体察上意,我们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赐,所以必须时刻体察陛下的意思。
很多时候陛下不想说的话,我们要替陛下说。
陛下不能做的事情,我们要替陛下做。
陛下永远是明君,而我们就是要替陛下担污名的。”
段珪点点头,心中暗道怪不得张让名声那么差,但是却升的那样快。
和自己同为小黄门,此时却已经成了中常侍曹节之下第一人。
如今曹节病重,张让就是实际上的宦官第一人。
看到段珪点头,曹节继续说道:
“所以啊,我那个时候便知道了,只要胆子大,一切以陛下的意思为主,那升官速度就慢不了。
果然,后来士族势大,朝堂上时常威逼陛下。
我便在陛下的暗示下,对当时的司隶校尉李赝出手。
那个案子,杀了士族领袖两百人,外面都说这是【党锢之祸】。
依我看,这哪里是党锢之祸,这分明是我替陛下清扫门厅。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而不是他们士族的天下。
不杀一批,他们是真的要造反!”
段珪听着曹节的叙述,遥想当年曹节意气风发,诛杀司隶校尉这等高官,该是何等威风?
做宦官当如是!
“后来呢?”段珪已经听的入神,主动问起了后续。
人老了,就喜欢讲故事。
如果听众捧场,那就讲得更加兴奋。
曹节也不能免俗,挥挥手:“扶我起来。”
坐直了身子靠在墙上,曹节眼神微眯,也回想起了当时自己的意气风发。
“后来,恒帝驾崩,士族想要拥立刘苌一系。
但我怎能让士族蹦达起来?
便联合窦太后,拥立当今陛下为帝。”
段珪神情激动,忍不住都要抚掌赞叹。
以宦官之身,行拥立之事,让人热血上涌,几乎要高喊出来。
不过,段珪终究还是忍下来了,只不过眼神越发炙热。
自己以后,定然也要像曹节一般,如此才不辜负自己遭受宫刑之罪。
曹节的眼神突然犀利起来: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恐怖的人心啊。”
“干爹何出此言?”
段珪一愣,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似乎是想起了不好的事情,曹节干瘪的手指紧紧抓着被子,脸上竟然有惊恐之意。
“我和窦太后一起拥立当今陛下,本以为窦氏会对我感恩戴德,会是我的盟友。
谁知道,大将军窦武竟然联合太傅陈蕃,想要铲除我等宦官!”
段珪听的也提起了心。
大将军和太傅,可是朝堂上的武官和文官之首了。
两者联合,曹节是如何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