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出乎意料
这几个月施惠百姓,奖赏将士,就是还没有加恩于官吏,偏偏二次收税等差事,大家干的不错,应该奖赏。
朱允熥有心帮他们改善改善,光叫马儿跑不叫马儿吃草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要讲一些方法,迂回一下。
“要孤说,咱们大明的俸禄啊,很好,不低,你们觉得呢?”
俸禄是朱元璋定的,朱允熥也不想公然议论,唱反调,所以说这一句。
“啊对对对,不低不低。”
王川张紞立马认识到,这是自家吴王在跟自己等人统一口径,异口同声的说。
“所以,今年孤准备按朝廷明文,发放禄米,二位以为如何?”
张紞面露惊喜之色,浸滛宦海几十年,他立马听懂了朱允熥的潜台词。
就是说今年云南官员的俸禄,吴王不给大家发狗屁的大明宝钞了,全发粮食。
“王爷,臣赞同,维系朝廷律法薪奉标准,云南布政使司上下义不容辞。”
“臣也赞同。”
王川反应也不慢。
“卿等认同就好,驾!”
到了王府街,朱允熥打马加速,对二人的反应不意外。
眼下朱允熥手里最多的就是粮食,所以发放米粮最为合适,也在朝廷律法规定范围内。
毕竟云南官员的俸禄本就由云南布政使司发放。
加之此时粮食是硬通货,粮价稳定,足额发放禄米,足矣让上下官吏感受到好好工作的回报。
“那二位爱卿,就赶紧回衙门,把这个好消息传下去,让上下官吏跟着过个开心年。”
“跟他们说,年后好好干,云南上下未来都是实奉米粮。”
掌握了五司之地大片一年三熟的土地,朱允熥确信自己未来最多的就是粮食,所以发放禄米对他没有压力,只需要维护粮价稳定即可。
事实上只要朱允熥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够维护粮价稳定,同时多余的粮食外运售卖,换取的物资,也会让朱允熥的势力逐渐壮大。
“是,王爷,臣等告退。”
张紞王川回到衙门,拿了官员名册俸禄让人送去吴王府,今年俸禄吴王要全部发放米粮的消息传开。
大小官员是奔走相告,尤其是面相清瘦,平时过的就很清苦的那些底层官吏,一个个脸上跟开了花似的,对这个年的期盼多了些许欣喜。
......
“臣蒋瓛叩见王爷。”
朱允熥吴王府上的书房,这次是三个人,朱允熥常升和蒋瓛。
“蒋瓛,你跟开国公讲一讲,咱们发现孤身边有密探的经过。”
一番交流下来,三人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密探传递消息,这需要一个有价值的理由。
鸡毛蒜皮的事这种密探即便记录也不会马上上报,只有关键的消息,才会让他们马上行动起来。
常升先说自己的意见。
“王爷,眼下咱们通过钟五已经知道了取情报的后墙砖缝位置,只需要排除谁能到那就好。”
“实在找不出来,再准备情报引出来他们。”
朱允熥摇摇头,后墙虽然是王府内堂以内,但是出入的人不少。
“舅舅,孤明白你的意思,按理说王府后堂能出入的人不多,因为那是孤和女眷的居所。”
“可眼下孤没有娶妻,王府上也基本没有女眷,所以后堂的清理打扫,孤并没有限制那几人。”
“借此锁定密探的人选不太可能,眼下只能想一个紧急,但是又不会对孤造成多大影响的情报。”
蒋瓛常升各自开始思索,自家王爷说的很有道理,因为钟五这个信鸽只管一条线,谁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传递地点。
在不能保证能全部拦下来的情况下,只能选一个朱元璋知道了也不会把朱允熥怎么样的重要情报。
“难办,孤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来什么情报重要但是对孤影响不大。”
朱允熥拍手来回走动。
“有了,舅舅,蒋瓛,你们过来.....”
当天入夜,朱允熥带着常升蒋瓛江德等人,上街游玩。
“咻!”
一个带血的军中制箭凌空飞来,钉在朱允熥身边不远处的木货架上,一场略显粗糙的刺杀。
“有刺客!!”
现场瞬间被便衣护卫的亲军卫压制,往箭矢飞来的方向追去。
朱允熥被护送着回府,带血的箭也被拿回来放在朱允熥旁边的桌子上。
“好啊!真好,孤到这里才四个月,竟然有人要行刺孤。”
“这枝箭明显是我大明军中制式,蒋瓛,你有何话说!?”
猛拍一下桌子,所有人都跪在地上,蒋瓛更是咚一声直挺挺的跪下,趴在地上的江德等人听见这声都颤了一下。
这声音也让朱允熥惊讶了一下,连忙看向蒋瓛,眼神带着询问。
蒋瓛朝朱允熥眨巴眨巴眼睛,示意自己没事,膝行上前。
“王爷,若是军中制箭外流,臣罪该万死,还请王爷让臣看一看这箭矢。”
一番观察,蒋瓛指着箭矢上的血渍。
“王爷,此箭确实是军中制式,但是王爷请看,此箭箭头与箭杆接处有血,仔细闻之,尚有一丝腥臭,可见用过的时间不长,最多不超过两个月。”
“所以这很有可能是一根用过的旧箭。”
“近些日子,军中用箭矢的时候,只有南征土司之时。”
蒋瓛说到这,朱允熥站起身,抓住茶杯弃掷于地,怒气冲冲的盯着蒋瓛。
“你的意思是,土司残余对孤不满,欲加害于孤!!”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你们说,孤应该拿他们怎么办,说!”
朱允熥猛然回头,一把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扫落在地,呼啦的声音让不明真相的众人心尖发颤。
“是可忍孰不可忍!常升,带亲军卫包围查干土司那木土司府邸,宣慰司在昆明一应人员,全部羁押!”
“快去!”
常升站起身弯腰退出吴王府前厅,飞奔出府,名为围困土司府邸,实际兵分两路。
主力以戒严的名义控制了王府周围,就等鱼儿上钩。
“你们这些人,都不说是吧,那就写下来。”
“把这些土司刺王杀驾的罪过和处理,都给孤写,所有人都要写!”
喊完这两句,朱允熥有点脑子缺氧,瘫坐在椅子上,手扶着额头大喘气。
这时候蒋瓛起身让人带来了笔墨纸砚分发下去。
给在场的所有人都发了一份,不少人看向蒋瓛,蒋瓛轻轻摇摇头,示意王爷说的所有人,各位还是别触霉头,赶紧写吧。
就这样,在场的所有人都写了意见,一一放在朱允熥手边的桌案上。
朱允熥挥挥手,让他们下去。
等前厅就剩蒋瓛和自己的时候,朱允熥放下手,朝蒋瓛点点头,让他们写是为了对比笔迹。
他们不知道这局是针对他们的,所以不会特意伪装自己的书写习惯。
之所以不监控放信的位置抓人,是因为不确定是谁,万一叫去抓人的是密探,就麻了。
不过两个时辰过去,常升就回来了
“王爷,拿回来了。”
一个蜡封细小竹筒,上面印着密印。
朱允熥直接拆开。
“吴王,腊月初八夜,遇刺于...王无恙,疑土司为之。”
看完递给蒋瓛和常升,朱允熥开始翻找桌案上的每个人写的文书。
终于,找到了一份文书,把它和密信放在一起。
“刺”“土司”“王”
这些字密信和这个人写的出现,俨然是出自一人之手,笔迹一目了然。
“怎么会是他?”蒋瓛惊讶的看向着那个人的落款。
朱允熥握住密信。
“江德,你个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