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从洪武当上吴王开始

第122章 高烧

  “黄先生来了,坐。”

  看到黄子澄,朱允炆几大口吃完鸡汤面放下碗筷,每每害怕的时候,只有吃完鸡汤面这种饱腹的感觉,才能让他感觉很安心。

  只有鸡汤面有这效果,其他的东西不行。

  朱允炆恢复了一些淡然情绪,拿帕子擦了擦嘴,对黄子澄说。

  “本宫年三十上午还打扰先生团聚,实在不该,有劳黄先生此时来东宫了。”

  黄子澄跪在地上,听朱允炆如此客气的语气,知道应该是有问题要找自己,当即跪下表态。

  “太孙殿下见臣,无论什么时间,臣赶来都是本分,殿下勿要如此。”

  “臣问皇太孙殿下安。”

  黄子澄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大礼参拜皇太孙朱允炆,向朱允炆表示自己的恭敬。

  “先生请起,本宫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帮本宫解惑。”

  黄子澄一如既往的尊重自己,让此时此刻在朱元璋那里受到打击的朱允炆很是受用,这种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是尊贵的皇太孙,才有一个君主的样子和威严。

  不是在皇爷爷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时候不敢说话的皇太孙,自从没了父亲朱标在中间,朱允炆面对朱元璋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心情大好的朱允炆起身,亲自扶起黄子澄。

  “先生请坐,今日本宫跟随陛下,微服出宫,路上......”

  详细给黄子澄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朱允炆把朱元璋写的四句话递给黄子澄,询问他的看法。

  “皇太孙殿下,臣下刚听闻此事始末,皇帝陛下今日如此的原因,可否容臣思索片刻?”

  黄子澄听明白了,老皇帝是因为发现了朱允炆的畏血退缩,这才送了朱允炆几句话,斟酌着自己的话语,说道。

  “皇太孙殿下您看。”

  “这前两句既然是皇帝陛下结合了屠户的身份送给屠户的,所以后两句送给殿下您的,肯定也跟您的身份有关。”

  黄子澄把纸张摊开,取出小笔用嘴唇抿了抿,圈出来后面“膻根不净难为畜,刃不见血枉做兵。”两句。

  “臣的意见是,陛下这是在教皇太孙您做太孙的道理。”

  黄子澄看来,这两句话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在指导朱允炆。告诉自家皇太孙殿下,不能怕见血,害怕血腥暴力是做不好储位的。

  “膻:音同善,畜:音同储。(善)根不净难为(储),刃不见血枉作兵......”

  黄子澄知道事情的原委,马上就找到了皇帝送给朱允炆这两句充满隐喻话语的原因。

  肯定是觉得朱允炆害怕见血,没有君主应有的一些勇气和淡然,这才让朱允炆想想这两句话,要是想不通看不懂就问。

  顺便还能考验考验自己这些太孙身边的臣子能不能帮助皇太孙。

  想到这黄子澄就有些胸有成竹了。

  “皇太孙殿下,陛下这就是在告诉您,您是天潢贵胄,天生神圣,区区一些血腥之气,没什么好怕的,更不能躲着它。”

  “殿下将来贵为天下之主,就像是兵器的刃口一样,见血是难免的,如果一点点杀猪宰羊的血腥场面都接受不了,如何驾驭群臣。”

  黄子澄并没有意识到皇太孙朱允炆的畏惧原因,是因为蓝玉案观刑之后的后遗症未消,更深层次原因是畏惧皇帝酷烈的手段。

  “皇太孙殿下,恕臣僭越,陛下的意思浅显些讲,就是您不能有软肋,更不能让别人知道您的喜怒哀惧。”

  “请皇太孙殿下恕臣妄言,将来您是天子,代天牧守群臣百姓,是为天下君父,您这做君父的要是不能无惧,怎么让臣民安心,这是臣一点点愚见,皇太孙殿下不可尽信。”

  黄子澄其实并不想说这些,下一任皇帝有畏惧的东西对他这种文臣来说并不是坏事,起码让他安心了不少,不会觉得朱允炆会像朱元璋一样天威难测。

  奈何此事是朱元璋发话了的,自己要是不尽心,失去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得不偿失。

  “先生所说有理,本宫受益匪浅,就不打扰先生一家团聚了,本宫派人送先生出宫。”

  朱允炆听完黄子澄的说法,对他的信任又多了几分,他能听出来,确实是黄子澄的肺腑之言。

  奈何朱允炆并没有说他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只是说了血腥之气让他不适,他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害怕皇爷爷朱元璋。

  等到黄子澄出宫,朱允炆又吃了一碗鸡汤面。

  等到了下午,因为朱标新丧的缘故,虽然丧期缩短到了三个月,但是今年宫里不像往年一样举行除夕夜宴,所以接下来朱允炆就没事了。

  朱允炆带着一肚子心事,回到寝宫睡了午觉。

  只睡了不到小半个时辰,朱允炆开始挥舞手脚,额头上汗不停的冒出来。

  朱允炆再次梦见那天蓝家上下几百口处刑的画面,这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盗汗惊醒,而是发起了高烧。

  他梦见那些个残肢断臂,在梦里一个个飞到天上,仔细一看,是皇爷爷朱元璋正拿着这些东西朝自己扔过来。

  “不要,不要靠近我...”

  一边在睡梦中呢喃,声音慢慢变大,一边手的动作越来越大,拍的锦被啪啪响。

  “皇太孙殿下!皇太孙殿下!!”

  “太医,传太医!!”

  秦昂守着寝宫,第一时间发现不对,叫了两声朱允炆没有醒,马上就喊起来。

  ......

  吕氏比太医先到,叫朱允炆他没有醒过来,好在吕氏的声音让朱允炆不再梦魇,只是还在昏睡,高烧不退。

  吕氏看着年近八十的太医院院正戴思恭,焦急的看他给朱允炆把脉。

  “戴院使,我儿怎么样了?”

  “太子爷生前多次跟我夸您医术精湛,请您一定救救我的孩子。”

  吕氏急得都忘了基本的礼仪了,自称我就开始红着眼求戴思恭救救朱允炆。

  她现在心乱如麻惊慌失措,她害怕丈夫朱标刚薨逝半年,自己儿子再撒手人寰,自家这些人早夭早逝的让她产生了阴影。

  戴思恭擦了擦跑过来时,额头上的汗:“太子妃放心,臣一定尽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