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回档1980年代

第17章 分红

回档1980年代 周老解梦 2709 2025-05-04 10:13

  教导主任的职位和《状元笔记》分红,孰轻孰重,方局拎得很清楚。

  父亲毫不犹豫拒绝了学校出面铅印《状元笔记》。

  方局出门,来到苏家门口,喊了一嗓子:“天佑,出门遛个弯儿。”

  “好嘞。”苏天佑在屋子里应了一声,很快出门。

  两人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

  方局仔细说了他父亲拒绝以学校名义,加印3000册《状元笔记》。

  “你说没说学校可以参与分红?”

  “说了,学校是财政全额拨款,根本看不上这点钱,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苏天佑低头沉思,没有再说什么。

  方局的父亲是个谨小慎微,脾气倔强的人。

  方宏清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两人闷闷不乐在路上走着。

  方局面带愧色,“天佑实在对不起,我尽力了,我爸不答应,我也没办法。”他一脸遗憾。

  “这不怪你,也不怪你爸。”苏天佑说道,“你爸肯定得为学校和他自己的前途考量,我理解。”

  方局松了一口气,内心还是不忍。

  “铅印的事情,虽然泡汤了,但咱们这笔生意做得干脆利索。”方局说道,“现在生意做完了,我就要安心复习功课,准备高考了。”

  “铅印《状元笔记》的事,才刚刚开始。”

  “铅印3000册的路,已经堵上了,咱们只能到此为止了。”方局显然是想隐退了,“眼看高考还有几个月了,我想把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

  苏天佑想了想说:“行吧,我不勉为其难,等一下回家,我把200多元分红给你。”

  方局忙不迭推辞,“天佑,这个不着急,分红先放在你手边,你如果还想试一下铅印3000册的事,肯定还是要花钱的。”

  “铅印的事,能不能搞成,没什么准头,万一亏了呢?”

  “亏就亏了,就当我们当初没干这件事,这又有什么呢?”方局真心实意说,“我要不是参加高考,我就和你继续干下去。”

  “你不用解释,老兄,你只管去复习,不必愧疚。”苏天佑拍拍方局的后背,“分红是你应得的一份,只管拿着,我要急用钱,会告诉你的。”

  方局想了想,点点头,“兄弟,那我就收下分红了,你需要的时候,随时来取。”他语气很真诚。

  苏天佑思忖一下说道:

  “这样吧,咱们四个人聚一聚,如果陈主任父女也想分红的话,咱们干脆就把钱分了。”

  苏天佑考虑到盈利属于四个人,单独把分红给方局一个人,似乎不妥。

  方局连连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我一个人拿了分红,他们父女肯定会不高兴。”

  星期天下午,四个人在文印室见面。

  苏天佑谈了教导主任李宏清拒绝以学校的名义,铅印《状元笔记》。

  陈大明听了这句话,不由感叹:“是的呀,我也侧面和方主任谈了这件事,他反对以学校名义出书。”

  “我想继续办这件事。”苏田佑说,“方局要准备高考,没时间再参与这件事了,所以219.75元的分红准备给他,你俩什么意见?”

  “在我看来,铅印这本书,几乎没什么可能。”

  “我还是想铅印这本书,如果你们父女俩想参与,咱们就一起干。”苏天佑对陈主任说,“如果你们不想参与,我们今天就一起发放分红。”

  陈大明愣怔一下,“说实话,我们印刷的这个册子销售,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是不合规的,我们不如见好就收。”他显然已经不想再深入做下去了。

  苏天佑点点头:“那好,陈主任和陈露的439.5元,也可以拿走了。”

  他从军绿色书包掏出一个塑料袋,将钞票倒在桌子上。

  “陈露,你数一下,每人219.75元,分给大家。”

  陈露笑道:“这位先生还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呢。”

  “呃,你父亲……意见很明确了,你还有补充吗?”

  陈露收住笑容:“不是补充,是我个人的意见。”

  “对不起,陈露,我疏忽了,我以为你和陈主任的意见是一致的。”苏天佑脸上有些发热,“你有什么意见,直管说吧。”

  陈露笑问:“你还想继续铅印3000册《状元笔记》?”

  苏天佑笑道,“我还想再试一试,这本书很有市场潜力。”

  陈露毫不犹豫说道:“我不参与分红。你如果想再试一试,我俩四六分成,我四你六,可以吗?”

  苏天佑没想到陈露对他如此信任。

  “可以。不过有言在先,如果事情没有成功,花费就要从分红中支付,你现在的分红可能减少,而且需要你出力时,不得推辞。”

  “没问题。”陈露回答得很干脆。

  陈大明眼神定定看着女儿,“你……不参与分红?”他显然没想到女儿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觉得苏哥能干成这件事。”

  苏天佑暗自赞叹陈露的魄力。

  陈大明直接表明态度,“小露,印刷品管理很严格,没有许可批文,根本没人敢印。”他提醒女儿。

  陈露笑盈盈回答:“我知道的,我赌苏哥能赢。”

  陈大明对女儿的决定,并不沮丧。

  苏天佑这几天说话做事,可圈可点。

  苏天佑真要是能将《状元笔记》铅印3000册,那可就赚大方了。

  陈大明一咬牙说道:“我尊重女儿的决定,年轻人愿意赌一把,我没意见。”

  苏天佑微微一笑。

  陈大明家两人,一个选择分红,另一个选择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一种最高明的方法。

  方局见陈露想赌一把,眼神马上变得扑朔迷离。

  他思忖再三,毅然说道:

  “我也赌一把,不参与分红了。”

  苏天佑笑道:“参与不参与,你们自己决定,分成可以按照每人三分之一来。”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陈大明嘿嘿笑了,“年轻人的闯劲,不得不服呀。”

  他还是选择落袋为安。

  几天后,苏天佑来敲《矿业工人报》社长办公室的门。

  这份报纸是矿业公司的自办报纸,企业内部发行。

  报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编辑部、发行部,还有自己的印刷车间。

  苏天佑上中学的时候,给《矿业工人报》投过十几次稿,最终有一块豆腐干文字刊登出来,喜获2元稿酬。

  他想和报社合作一把,把《状元笔记》铅印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