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奴贼成王

第23章 棉籽落地

唐:奴贼成王 贺兰爬山狼 2866 2025-05-04 10:05

  灵武郡的大业九年二月,就华丽丽在销烟、谋算、杂七杂八又不得不完成的事情里结束了。

  三月施施然就到了。

  这个季节水草丰美,气温适宜。

  只一样不美,天气一日里就如同婴孩儿的脸,一忽儿是沙、一忽儿见雨、也许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又是阳光普照。

  这个时节攻打平凉郡也甚好。

  平凉郡地势比较特别,虽说与灵武郡接壤,却因被六盘山环抱,三月才算雪化路开。

  郭逸这几日里只要有闲的时候,就会对着沙盘推演平凉攻防。

  一日,忽闻室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马有财掀开牛皮帘,极其兴奋的进来汇报:“军师,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慢点说!”

  “岭南来的商队,把您上次吩咐要找的东西带来了!

  郭逸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有什……”然而下一秒他大声说道:“快让他们把东西送到前厅!”

  不一会儿,马有财身后带着几个浑身沾满尘土的汉子进了前厅,他们肩头扛着的麻袋看上去沉甸甸的。

  郭逸快步上前,粗粝的麻布还沾着几片深褐色的枯叶。

  解开绳结,饱满的棉籽从手缝滑过,颗颗圆润。

  “足足一百五十斤!”那些找袋子的汉子头儿,抹了把额头的汗,“我们在番禺港蹲了半月,才从波斯商人手里截下这批货。听说这是天竺来的‘吉贝’良种,结出的棉絮比羊毛还软,比蚕丝还轻!”

  郭逸早就许了千贯五铢钱,自然不会食言,看着马有财轻快的说:“带他们去找张九万领钱!”

  棉籽儿是一路运到沙盘室的,自然瞒不了众人。

  等郭逸遣散了众人,白瑜娑也进了前厅!

  他抓起一把棉籽放在掌心搓捻,粗糙的指腹蹭出细碎的绒毛:“就这不起眼的小颗粒,能织出比皮袄还暖和的布?”他突然想起什么,猛地一拍大腿,“怪不得那些官老爷都穿锦衣,敢情里头塞的是这玩意儿!”

  见他如此有兴趣,郭逸检查棉籽的同时说:“如今有了棉籽,御寒难题可能就会彻底解决,更能在盐、铁之外开辟新的挣钱的路子。”

  “有这么悬乎?军师,你咋知道这些的?”白瑜娑面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且等三个月,放首就不笑话我了!”敦勉轻松的说着话,令旁人看的惊奇的是,白瑜娑一脸的理所当然的模样,并没有再深究的意思。

  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惊讶于白义首对军师绝对信任的态度,只听郭逸又吩咐道:

  “快!马有财,你带人连夜挖暖窖!”郭逸急书了种植要点给他:“选二十个识字的兵卒,按这个方子配草木灰和粪肥。”说罢又补充了一句,“明日天亮前,我要看到育苗池!”

  厅内众人轰然应诺,脚步声渐渐远去。

  郭逸捏起一颗棉籽,种子表面细密的纹路在光晕中若隐若现。

  他想起数月前托商队时的孤注一掷,没想到这跨越千里的赌注,竟真的为乱世中的队伍,带来了一线生机。

  翌日,郭逸带着精心挑选出的饱满种子,一早就到了育苗池。

  一个身形微胖的老者正在池边修补农具,粗布麻衣上沾着的泥土还带着土肥的味道。

  郭逸示意随从用蛋清和草木灰混合搅拌均匀,而后看着老者:“老吴,这事儿只能交给你。”

  他将木匣轻轻放在案上,掀开盖子时,棉籽特有的气息混着草木灰的焦香弥漫开来。

  这位老者正是吴守田,是军中负责农桑事务的老把式,他曾经营过百亩良田,对种植之道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凑近仔细端详那些棉籽,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军师,这可是岭南来的稀罕物?”

  “正是天竺的‘吉贝’良种。”郭逸拿出块皮子,上面是种植方法,交给吴守田,“需得在暖窖中育苗,待长成三寸小苗后进行移栽,生长期间要勤施肥、多松土。”

  吴守田的目光在羊皮卷上停留片刻后,才若有所思的说:“怪不得你要他们连夜用青砖砌墙,顶上覆以油纸透光,再在地下埋设火道保持温度。只是这施肥的比例……”

  说到这里,吴守田突然问道:“军师,不知道这作物种出来能干什么用?”

  “哈哈哈~老吴,等你亲自把他种成功了,我会告诉你的!”郭逸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调拨五十名士卒归你差遣,若有需要的农具、物料,直接找张九万领取。”

  他顿了顿,神情严肃,“此事关乎军中将士的冷暖,更关乎我们日后的生计,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吴守田挺直佝偻的脊背,抱拳行礼:“小的明白!我定当像护着眼珠子般照看!”

  郭逸满意的转身离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路已然铺就了,可是这棉籽在这个时代能不能在灵武郡种活,也只能看吴守田的了。

  与此同时,吴守田也把那五十个士兵分成三组,第一组10人,负责和他一起学育苗;第二组20人,负责沤肥;第三组目前被派出去向附近农家打问关于棉籽种植的具体情况。

  毕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水土,虽说军师说这东西种得,可是总还是要打问打问。

  当天下午第三组就有一个叫郑信的士兵回来复命,原来他今天骑马跑去了五原县(宁夏盐池县),因着最近盐路开放,多有商队通行。

  商队走南闯北,自然各种信息知道晓的会多些。

  而这两日恰好有几支来自西域的商队,郑信自然没有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上前打问。

  有几家商队听他打听棉花的事,甚是不耐烦,并不愿多搭理他。

  郑信问了五六家,正自沮丧时,看到有一家规模不算很大的商队,想着最后一问,有消息更好,没消息也不吃亏。

  运气总是会眷顾有勇气的人,当他和其中的一名商人打招呼时,那人一听是白牧军的人,眼睛猛的一亮:“听说你们义首是龟兹国(西域某国)的人?”

  郑信心中一个激灵:不会是探听情报的吧。

  他的第一反应是:“我一小兵卒,我哪清楚,怎的!你要干啥?”

  这商人急忙说着蹩脚的汉话,开口道:“我们是从龟兹国来的,说不定,我们和你义首极可能是老乡!”

  郑信略一迟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来打探情报的,怎么让对方差点挖了情报去。

  他不动声色的说:“你想知道?那我有个条件。”

  经过一番沟通,商人才知道原来郑信只是想知道西域有没有棉籽,而且他的种法。

  自古以来无奸不商,这商人急忙向郑信介绍自己:“兵爷,你好我叫帛瑾昭。”

  郑信听到对方突然自己介绍名讳,觉得话应该是能差别出来的。

  他正满心欢喜的打算洗耳恭听种植成活率的法子。

  没成想对方又说:“如果能帮我和你们义首牵线见上一见,我自当免费送上种植法门。”

  郑信听后,只说等信儿,直接跑回来找吴守田。

  他清楚,按照之前军师的重视程度,如果此事做成,前途一片大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