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全面升级
“第113次试验,准备。”
测试的进展比秦毅预想的要慢一些,本以为100次内就能测试成功,但重型滑膛炮还是有些复杂。
“也就是我没有科研能力,只能靠大力硬堆,要是我有科研能力就好了。”他这般想道。
毕竟在成为小行星之前,他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人,况且就算他是某个领域的工程师,在面对这个局面也很麻烦。
地球上的分工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大家的知识要点基本上只集中在一个小的领域,要对某个东西进行完整研发,靠一个人太难做到了。
在秦毅互相乱想中,测试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将220吨的炮弹发射出去。
“发射!”
一共十个特质加压管道,为220吨重的重型滑膛炮加压。
经过超过100次的测试,秦毅已经能熟练的依次开启炮管内的7个再加压管道,虽偶尔有些瑕疵,但比一开始好太多了。
“嗯,不错,初速已经超过500米每秒,距离预计目标很近了!”秦毅观察那颗直径3.6米的炮弹发射出去,根据自身为参照物计算出大概速度。
“接下来继续优化密封度,增加加压系统,炮弹重心也需要微小的优化,不过总体而言问题不大。”
制作重型滑膛炮耗费他大部分精力,他也乐得在茫茫星空中有事做。
“重型滑膛炮做好后,后续还有滑膛炮的迭代,金属风暴升级,我的事还多呢。”
想着后面还有很多工作,秦毅也不觉得疲惫,毕竟他的精力很好。
感觉累了休息一会便能恢复满状态,又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
同时身体在缓慢变大,没有威胁之后,他在小行星带开始扫荡模式。
体积越大,吞噬的速度就越快,尤其是突破限制后,进食速度还要快一些。
进食速度越快,质量提升也就越快,接着进食的速度也会继续增加,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进食路线上的小行星被快速消失,除了个子很大的被暂时留着,剩下凡是能吞噬的全是吞噬掉。
“第163次测试,开始!”
220吨质量的重型滑膛炮炮弹猛地涌出,初速来到601米每秒。
“终于……终于搞定了!”秦毅内心一喜。
也不知具体用了多久,但重型滑膛炮的确是做过的最复杂的东西,当然制作出来的成就感也是独一无二的。
况且也是为自己做武器,武器做的越好,安全保证性也就越高。
“601米的初速虽然不是极限,但对现在的我而言,继续提升的效率不高了,后续慢慢优化吧,现在将主要精力做其他武器。”
做好决策后,秦毅将重型滑膛炮的优化保持最低限度,同时分出一部分物质分开储存起来。
如果一旦出现危险,他就会立刻将这部分物质制作成重型滑膛炮。
现在虽说已经定型,不过由于没有危险,暂时不用大规模制造。
“金属风暴不需要太大的威力,只需要有足够的火力密集度,现在我可以将每个100发升级至每个200发。”秦毅暗道。
金属风暴在之前就开始逐渐优化,现在主要精力落在上面后,迭代升级的效率瞬间提升。
即使单个金属风暴的炮管数量翻倍,但由于高强度加压管道的应用,在数量翻倍的情况下,威力反而上升。
其次升级后的金属风暴,每个炮管都可以进行微调了。
这样遇见集中起来的多个目标,将分散的炮管调整后,打击效率得以提升。
由于金属风暴是赶鸭子上架的武器,优化空间自然非常多,尤其是参与过实战暴露出不少缺点,升级的方向很是明确,加上秦毅有研制重型滑膛炮的经验,整体进度还算顺利。
最终,只经过数十次试验,升级后的金属风暴制作完毕。
炮弹依旧使用虫子制造的合金炮弹,直径为5厘米,单个金属风暴每次可以发射200颗。
同时初速从1000米每秒提升至2000米每秒,发射间隙依旧是10秒一轮。
整个金属风暴虽说炮管数量翻倍,但是体积却只比之前大了一点,所以总体火力提升非常明显。
要是体积大很多的话,因为可放置的数量相对减少,反而影响火力密集度。
最后就是滑膛炮的升级了,滑膛炮的升级也简单,增加威力即可。
三种武器,滑膛炮属于中间类的武器,不需要太厉害,也不需要太高的火力密集度。
但依旧需要它能提供足够的火力,所以滑膛炮的数量不能太少。
对此,秦毅放弃在普通滑膛炮上使用再加压系统,只使用高加压管道就行。
即使如此,滑膛炮的出膛初速也来到1000米每秒,而且整个的大小也小了不少。
三种武器的升级迭代,大方向升级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细节上的微调。
“三种武器都做好材料备用,以及提前预留空间,只要遇到危险,随时可以大规模制造。”
秦毅做出决策,即使大方向已经确定,但还是有一定优化空间,再加上身体质量依旧在持续增加,现在做了也麻烦。
就连外层的金属防御系统,都只保留一小部分。
几乎什么都吃的他,金属防御系统还大规模保留的话,实在浪费进食效率。
不过对于金属防御系统的升级也在计划之中,到时候还要与三种武器一起配合,完善整个防御系统。
……
时间流逝,秦毅不清楚具体时间过了多久,他现在睡醒就吃,吃累了就睡。
“也不知现在的质量上限是多少,希望不要来的太快。”
他希望自己最好不要有质量上限,当然由于精神的限制,至少现在来看是不太可能。
只要求最好上限高一些,怎么也得将整个小型带吃完吧。
整个小行星带最大的一颗小行星,直径差不多达到500公里。
要将这颗小行星吃掉还是很麻烦,毕竟有吞噬质量限制,需要秦毅的质量远超过它。
当然了,虽然距离吃掉它还很远,不过总体来讲应该不是问题,只要没有触摸到上限的话。
秦毅简单对大质量的小行星探查,如果将小型带的其他小行星全部吃掉,差不多就能吃掉那颗50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
在面板辅助之下计算这部分不需要太大的精力,他也就当是打发无聊的时间。
“这是巧合?还是给我算好了?”秦毅算出这个结果后,内心也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