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人皇

第104章 甄家甄宓

大汉人皇 溯光者 3435 2025-03-16 22:34

  蝉鸣未歇的庭院之中,暑气如一层无形的薄纱,自青石板上袅袅蒸腾而起。

  九岁的甄宓,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静静地坐在那儿,双手托着精致的脸蛋,眉梢眼角,尽是化不开的忧郁。

  日光穿透她那蝉翼般轻薄的罗衫,如雪般的脖颈之上,领口的绡纱随着微风轻轻拂过下颌。

  不经意间,露出颈间那半枚朱砂痣,宛如丹砂点染的落樱。

  她的眼尾,天然带着三分浅绛。

  并非蔻丹刻意晕染,反倒像是晚霞悄然浸了晨露,美得如梦如幻。

  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她那双眸子,仿佛将晨昏交替时的天色都纳入其中:

  卯时的鱼肚白还未完全褪去,辰时的鎏金便已悄然漫上虹膜,仿若蕴藏着无尽的故事。

  微风轻起,如一双温柔的手,撩动着廊下的铜铃,发出清脆而悦耳的轻颤。

  她身着的月白襦裙,被微风旋开半幅流云。

  腰间佩戴的水晶香囊,不经意间漏出一缕沉水香,那香气幽幽,惊得梁间的燕子斜斜掠过。

  当燕影掠过她发间的金步摇时,步摇上的玉蝉竟忽然泛出翠色,恍惚间如同活物正在振翅欲飞。

  “宓儿,又在发什么呆呢?”母亲张氏的声音打破了这份静谧。

  她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了过来,见女儿这般神态,忍不住开口问道。

  甄宓收回思绪,微微抬头看向母亲,轻声道:

  “母亲,我还在想这次鲁家的事。我觉得,我们应该亲自前往幽州致歉……”

  尽管她年仅九岁,可自小聪慧异常,过目不忘。

  甄家书房的书早已被她看遍,家中很多事情,张氏也愿意听听她的意见。

  “商场如战场,他们鲁家实力不够,有什么可说的。”

  张氏一脸的轻蔑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甄家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家族,先祖甄邯在西汉末年曾历任诸多显赫官职。

  王莽执政时,甄邯位居三公,同族甄丰也位居四辅,二人都被封为公爵。

  到了当代,甄宓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县令,也算是官宦之家。

  这样一个世代二千石的家族,却阴盛阳衰,让张氏一个女子成为了家主。

  这在当世,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之事。

  “可是母亲,那鲁家背后是燕王,这一点你可曾想过?”甄宓轻声提醒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许。

  她多希望自己的母亲只是一时疏忽,忽视了这关键的一点,经她这么一提醒,能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燕王又如何?我们的盟友可是袁家,四世三公的袁家。”

  张氏的回答瞬间浇灭了甄宓心中那点微弱的希望。

  甄宓的心,顿时如坠冰窖,一片冰凉。

  尤其是当张氏刻意加重语气,强调“四世三公”这四个字的时候,甄宓心中已然明白她的打算,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无力感。

  曾几何时,在甄逸的掌管下,甄家并非如今这般模样。

  甄宓自小,便因天生异相,加上那倾国倾城的天生丽质,受尽了家中上上下下的宠爱。

  她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曾温柔地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声说着那些语重心长的话。

  甄家经历了这么多代的积累,钱财之事,早已无须担忧。

  只要堂堂正正地做自己的生意,不强取豪夺,四处结怨,以甄家的底蕴,定可屹立不倒。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她三岁那年陡然转变。

  父亲的溘然长逝,让整个甄家陷入了悲痛之中。

  自那以后,母亲张氏接过了家主的重担,甄家,也开始渐渐变了模样。

  张氏,无疑是一个极具能力的女人。

  若不然,她又怎能独自一人,稳稳地支撑起甄家这般庞大的产业,而且还能让家族的生意蒸蒸日上。

  可是,就如同大多数孀居的女人一样,张氏的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被害妄想症。

  她总觉得,若不比别人更加狠辣,其他人便会觉得她软弱可欺,进而会导致甄家走向衰落。

  就是这种分毫不让,一点亏都不能吃的心态,使得甄家逐渐偏离了甄逸当初精心规划的发展方向。

  即便如此,凭借甄家深厚的底蕴,就算张氏再怎么折腾,在这一代,表面上倒也还撑得住。

  可是,相士刘良的那一句“此女贵不可言”,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将甄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那以后,张氏便彻底醉心于与各大世家攀附结交。

  与袁家的往来,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可那袁氏……”甄宓还想据理力争,试图说服母亲改变想法。

  “你还小,这些事你不懂,为了这次合作,袁氏已经承诺将冀州的铸币权交给甄家,你可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张氏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

  就在这时,侍女迈着细碎的步伐,匆匆走了过来,手中递上一纸消息。

  “好了,先不说了,我还有事要去处理,你去好好看书吧,注意休息,你可是我们甄家的希望。”

  说完,张氏便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去,只留下一脸委屈的甄宓,独自呆立在原地。

  冀州的铸币权?代表着什么?她怎么会不明白,可她最不想看到的也正是这一点。

  有一个秘密,她没有对任何人讲过,那就是,她可以梦到未来。

  准确来说梦到的也不能叫作未来,只是一些模模糊糊,支离破碎的画面。

  在其中,她看到了自己。

  长大后的自己,凤冠霞帔,蜀锦袆衣,手执珪玉,金翟钗上缀九株东珠,步摇金爵口衔珠串。

  当真是凤仪天下,贵不可言!

  可是,一年多以前,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之前的一切一把抹去,她再也梦不到任何画面。

  可是就在前些天,她又开始做梦了,不过这次是噩梦。

  在梦中,她只看到熊熊烈火,肆意地吞噬着一切。

  鲜血,如流淌的河流,染红了大地;甄家,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凄惨的废墟……

  再联系到最近发生的这些事,甄宓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忧虑。

  怎么母亲就是不明白,值此乱世,袁家算什么?‘四世三公’这四个字又算什么?

  在董卓的屠刀下,权势滔天的袁氏一门,除了满门的头颅和鲜血,又留下了什么?

  而如今的刘辩,身为大汉亲王,年少有为,文武双全,堪称人中龙凤。

  幽州一战灭三十万胡人,天下震动;前些日子又与袁绍在冀州外相持。

  虽然袁氏宣传的是自己大胜,但是甄家自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自然知道真相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依旧选择和袁氏捆绑在一起,不惜得罪刘辩,真的是个明智的选择吗?

  想到这里,甄宓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坐下继续发呆。

  再如何聪慧,她此时也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小萝莉,甄家的事她也无力干涉。

  甄家在母亲的掌握下,又将走向何方?

  自己梦中那些情景,是否预示着甄家眼前这些所谓的蒸蒸日上,不过是梦幻泡影,转瞬即逝?

  不自觉地,甄宓的眼光又落在了挂在墙上的两张白纸上。

  那里有一首诗,一支歌,她不自觉地念出声来:

  “玄甲映寒星,铁骑出蓟县……挥剑斩浊流,铸鼎镇八荒……”

  “万里山河都踏过天下又入谁手……风卷残骑裂甲,血染万里黄沙,成败笑谈之间,与青史留下……”

  念着念着,甄宓的思绪仿佛被带到了一个遥远而又充满热血的世界,不由得想得痴了。

  写下这样文字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副模样?竟能如此豪气干云,才华横溢!

  透过那薄薄的纸张,她看到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壮阔场景,看到了那个身姿挺拔、意气风发的身影。

  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梦中的自己那般,凤仪天下,能为甄家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能阻止母亲的那些错误决定。

  她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她要努力长大,努力变得更强。

  总有一天,她要让甄家在这乱世中,堂堂正正地立足,而不是在权谋争斗中沦为牺牲品。

  窗外的蝉鸣依旧未歇,仿佛在为这炎炎夏日奏响一曲不屈的乐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