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人皇

第109章 曹操的困境

大汉人皇 溯光者 3083 2025-03-16 22:34

  初平二年的陈留,第一场雪来得格外凛冽。

  曹操裹着锁子甲登上城楼,寒风卷着冰碴子直往甲胄缝隙里钻。

  城下白茫茫一片,冻馁的百姓像散落的枯柴,在风雪中瑟缩成一个个灰黑色的小点。

  他伸手按住城垛,青铜护手与砖石摩擦出刺耳声响,掌心传来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颈。

  “主公”戏志才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带着浓重的鼻音,“军中只剩三日之粮了。”

  曹操握紧腰间剑柄,指节泛白。

  他转头看向戏志才,发现自己这位最得力的谋士眼下乌青,显然多日未曾合眼。

  他怀中抱着一沓竹简,边缘已被雪水浸湿,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地粮价。

  “卫臻那边如何?”曹操的声音沙哑。

  戏志才苦笑:“卫臻已尽力,但现在这个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曹操猛然转身,铁甲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望着远处饥肠辘辘的百姓们,心生感慨。

  “子升,”曹操的声音低沉,“你说我们是不是该学学燕王?”

  戏志才猛地抬头,瞳孔在风雪中收缩成针尖大小,他当然明白‘燕王’指的是谁。

  “劫掠世家、豪强。”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陈留的世家大族们囤积了足够吃三年的粮食,而我们的士兵和百姓们却草根树皮都啃不到。”

  曹操的喉头滚动。

  他想起三天前,他最精锐的虎豹骑因为饥饿,竟在训练时晕倒。

  曹仁抱着他的大腿痛哭:“主公,我算什么主将,让兄弟们吃顿饱饭都做不到!”

  “子升,”曹操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你知道我上次来陈留时的情景吗?”

  戏志才默然。

  “那时,我带着五千义军来到陈留,张邈大开城门迎接。”

  “诸侯们歃血为盟,发誓要匡扶汉室。如今张邈已死,而我却连将士的口粮都筹措不及。”

  “主公,”戏志才轻声说,“明年就不会这样了,枣祗已经学会了幽州屯田的精髓……”

  曹操摇了摇头,指着城下的百姓说道:“可是,他们等到不明年了。”

  戏志才顺着曹操的手指望去,看见几个面黄肌瘦的孩童正在雪地里挖草根。

  其中一个孩子突然栽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戏志才的眼眶湿润了。

  “主公,”他哽咽着说,“可是燕王那一套,我们用不了啊!”

  刘辩收割幽州豪强的事,在戏志才这个等级的谋士眼中,并非毫无破绽。

  只要查到典韦和许褚的身份,然后前后一对照,就什么都明白了。

  “燕王的操作,无法复制。幽州偏僻,只有豪强,没什么世家。而且黑山军就在旁边。”

  “这种条件,大汉十三州仅此一家。”

  “豪强和世家的区别,我想主公定然明白。”

  “陈留高氏、蔡氏、吴氏,都是世代二千石的世家,那虞氏,更是两代三公。”

  “就拿高氏来说,高赐曾任司隶校尉;高躬曾任蜀郡太守;高干乃袁绍之甥,现在冀州军中。”

  “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不仅拿不下,一旦他们协力反扑,则我军危矣。”

  “我何尝不知?”曹操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

  “可你看看城下那些百姓,再看看我们的士卒……”

  他扯开铁甲护心镜,露出内衬的麻布汗衫,“连我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让兄弟们如何卖命?”

  “等不及了!”曹操猛然抽出佩剑,寒光映得两人面如死灰。

  “三天后若再筹不到粮,我就带着虎豹骑去闯高氏的粮仓!”

  “主公,”戏志才突然跪倒在雪地里,积雪没过他的膝盖,“万万不可如此行事!”

  “我有一计,燕王的做法,我们不能照抄,但是可以借鉴,我以为可以让乐进、于禁两位将军……”

  “好个借鉴!”曹操听完后仰头大笑,笑声惊起城头群鸦,“就按你说的,速速去办吧!”

  风雪呼啸中,陈留城头的战旗猎猎作响。

  曹操望着漫天飞旋的雪花,突然想起当年在虎牢关下,那个一身白袍的少年郎。

  一念及此,笑声在风雪中渐歇,曹操将目光投向北方。

  幽州此刻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吧,如果他此刻看见自己面临的这一切,会不会露出嘲讽的笑容?

  无独有偶,正在豫州的刘备,遇到了和曹操类似的问题。

  虽然他是豫州刺史,但是辖下各郡情况错综复杂,多股势力掺杂其中。

  汝南郡、陈国、梁国,处于袁术控制之下,官员几乎都是袁氏派系。

  颍川郡靠近洛阳,世家云集,刘备也插不进手去。

  唯一受他控制的,只剩下鲁国和沛国这两块区域,可这两块区域,又和徐州交界,受陶谦的影响较大。

  所以刘备这个豫州刺史当得极为憋屈,他手下又没有出色的文臣,内政这一块,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面对缺粮的困境,这三兄弟竟然鬼使神差地选择了和曹操同样的操作方式。

  青州黄巾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曹操和刘备的地盘,除了那些大世家,普通的地方豪强无一得以幸免。

  一时之间,兖州、豫州各地风声鹤唳,紧张异常。

  当刘辩看到贾诩报上来的这些消息时,不由得啼笑皆非。

  青州黄巾?开什么玩笑,青州黄巾的渠帅们正在幽州考察呢,哪有空去兖州和豫州干这些事?

  青州黄巾和黑山黄巾虽然分处两地,但是关系一向不错,有段时间,青州黄巾甚至打算北上与黑山黄巾会合一处。

  因此,典韦、许褚和青州黄巾的渠帅张饶、管亥、徐和、司马俱等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自黑山黄巾整体向刘辩投诚后,青州黄巾人心纷乱,对黑山军的成功上岸羡慕异常。

  黄巾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青州黄巾能达到如今的规模也是有原因的,青州在大汉十三州中,经济发展至少能排得进前五。

  而且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纺织和冶铁都很发达,地处交通要道,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

  原本以这种情况,百姓们应该过得还不错。

  可是发达的商业经济,带来的不是更多的福利,反而因为货币流通量越来越大,导致豪强大族手中的闲散资金越来越多。

  最后这些闲钱催生出了庞大的高利贷市场。

  在权力的配合下,放高利贷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比经商行为获取利润更快。

  钱越多,越贪婪,这种借贷行为逐渐地没有了底线。

  大批的原本不需要借贷的人,在豪强大族有目的地引导甚至是故意压迫打击下,陷入经济破产的困境,不得不开始借贷。

  原本为了维持生计或应对突发的经济困难而借贷的百姓们更是沦落到了不借贷就根本活不下去的地步。

  青州民风本就彪悍,百姓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身上的债务却越来越多。

  甚至已经到了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还不完的时候,不造反又待如何?

  但是这种问题,在幽州完全不存在。

  在幽州,没有地方豪强,没有苛捐杂税,家家有田种,人人有工作。

  能踏踏实实赚钱,还能平等地享受教育和医疗福利。

  这种地方,就是一片人间乐土,当幽州向青州黄巾主动发出邀请的时候,谁能拒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