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车舆
严毅闻言一惊,急问道:“死了没有?”
殷离不苟言笑的脸庞上少有地流露出一丝恼色。朱治正是由他麾下看守,如今在他眼皮子底下被刺,不啻于是在他的脸上狠扇了一记耳光。
他声音低沉地道:“脸部和胸口各中了一剑,重伤未死,金疮医已在医治了。”
严毅皱眉道:“能保住性命吗?”
殷离一五一十地回答道:“要看他能不能挺过今晚。”
严毅面沉如水,短短三个月时间,连同他在内,居然两度遭人刺杀,而且都得手了。这让他心中升起一股怒火,冷声问道:“刺客抓住了没有?”
殷离垂首道:“刺客共有十人,皆为死士。其中八人被守军当场格杀,另外两人自尽而亡。协助刺客接近朱治的内应,属下已经抓获,正在拷问。”
严毅将笔放在案几上,长身而起,往屋外走去。殷离紧随其后。
朱治的这座府邸占地极广,高墙深院,巍峨壮丽。奇花异草争艳斗丽,假山流水相映成趣,曲径通幽,步移景换。他足足走了半刻钟,方才来到府门。
走出府门时,已有亲卫牵着马匹在门外等候。
严毅翻身上马,在百余名亲卫护卫下向东而行,不一会便来到了关押朱治的宅院。
宅院附近三步一岗,两步一哨,已经围了上百名士卒。
严毅步入宅院,在后院主屋旁的一间卧房内见到了朱治。
室内弥漫着刺鼻的药草味,朱治躺在一张雕花褥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脸上和胸前裹着厚厚的丝布,白色的布料上隐隐渗出血渍和药渍。
两名金疮医和两名婢女侍立一旁,脸上隐带不安。
严毅向医者询问朱治的伤情,得到的是和殷离差不多的答案,遂不再多问,思索片刻,吩咐道:“将朱治的妻妾带来,就在旁边的厢房住下,照顾朱治。”
他攻克钱塘后,擒获了不少敌军家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朱治之妻张氏。如今将其妻妾唤来,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希望能帮助朱治挺过这一关,否则他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床上这个人起码值几千万钱,可谓是一寸肉一寸金,若是就这么死了,让他找谁要钱去?
朱治似乎尚有微弱意识,严毅的话音刚落,他的右手手指便微微颤动了一下。
严毅望着他虚弱、凄惨的摸样,不禁微微叹了口气,任你何等英雄,任你地位再高,在死亡面前,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他在卧房内待了片刻,便起身离开。走出屋门时,恰好遇见一什士卒押送着六名妇人走入后院。
当先一名妇人,年约三十,仪态万方,发髻高挽,发间点缀着几朵精致的绢花,虽然没有金钗玉簪,却自带一股贵气。
这个妇人便是朱治之妻张氏,据说来自彭城张氏。
彭城张氏也是大族,其代表人物正是历史上在东吴有着‘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地位的张昭。
张氏身后跟着五名少妇,皆是年轻貌美。
其中一名少妇,面如皎月,眼若秋水,唇色如樱。经过严毅身前时,似乎猜到了他的身份,脚步放缓,盈盈素拜:“贱妾赵茹,拜见少君。久闻少君威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得见,方知何为天下真正的英雄男儿。”
一个已婚女子,在陌生人面前透露自己的名字,已经超出了礼仪规范,更何况这个陌生人还是一个男人。赵茹话音刚落,张氏等人已经气得面色发白,朝她投去鄙夷的目光。
殷离在严毅耳边轻声道:“此为赵瑞之女。”
严毅将赵茹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赵瑞便是他欲宰杀的那只肥羊,此女倒也心思剔透,知道抓住一切机会自救。
赵茹挺起胸脯,展露自己美好的身姿,眼波流转间,隐含一丝媚意。她似羞似喜地瞥了一眼严毅,正欲说话,却见对方目光已转向张氏,用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语气说道:“照顾好朱治,他若死了,尔等陪葬。”
赵茹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心底首次对一个男人生出畏惧。她怔怔地站在原地,回过神时,才发现严毅早已走远,只看见一道背影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若隐若现。
严毅出了宅院,宅门外的街道上,已经有一支车队在等候。
车队前方,是八名手执官牌的士卒,负责在车队行进时开道。
其后是一辆马拉的双辕斧车,车体中央竖立一柄大型斧钺,刃部朝外,象征权威。斧钺两侧各有一名御奴,肃穆跪坐。
斧车之后,是一辆由两匹大马拉动的鼓吹车,车分两层,上曾立着建鼓、棨戟和旌旄,以羽葆装饰,同样跪坐两名鼓吏。下层端坐着四名乐手,手执箫、笳等乐器,神情专注。
再往后,是六辆白色车盖的吏车,车顶边缘垂挂着银色的流苏,车体四周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车前是两名驶车的御手,车后是几名身穿官袍、腰悬绶带的官吏,皆坐姿挺拔,神情威严。
六辆吏车中央簇拥着的,便是一辆华丽的轓车了。车顶覆盖着黑色的丝绸华盖,边缘垂挂着金色的流苏,车厢雕刻云纹,上面镶嵌玉石。车厢两侧各有一面轓,其中一面被涂成了鲜艳的朱红色。车身前后各有两名扛戟的骑吏护卫,左右两侧是两列骑卒。
严毅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气派庄重的车驾,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惊色。
这支车队正是全柔为他精心准备的礼物,用以彰显其钱塘之主的威仪。车舆仪仗的规格完全依照两千石太守的标准,尽显尊贵。不过为了避免僭越之嫌,全柔特意只在左轓涂以朱红,而太守之车则是两轓皆为朱红。
严毅在乌程时,身边部属多为寒门子。虽然忠诚勇武,但是都未见过什么世面,因此他的车驾很是随意。平日出行时,身旁常有数十名护卫随行,便觉气派。此番进了钱塘,方知什么叫城市繁华与出行威仪。
他本不欲如此张扬,但是全柔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想法:‘本朝官员出行,自有其礼仪规制。少君初定钱塘,正当借此树立威仪,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