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刘敬宣 兵败黄虎
刘裕听闻徐道覆言语一怔,随即仔细端详此人,发现似曾相识,回忆良久后,突然惊道:“怎么会是你,你是,你是刁逵!”。
徐道覆闻言笑道:“看来刘大都督还没有忘了我啊,没错我正是刁逵!一别数十年,你我都已不再年少,你的两鬓也已花白!还记得当年我鞭打于你吗?”,说完,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
堂下小校见此人如此无礼,竟敢口出恶言侮辱大都督,赶忙上前,欲行击打。
刘裕连忙阻止,随即问道:“你怎么会是徐道覆?你不是参军战死沙场了吗?”。
徐道覆,应该说是刁逵闻言冷笑道:“世事无常,乱世之中,有什么不会发生的,你当年这个横行京口的混混,如今不也变成了权倾朝野的大都督了吗?”。
原来当年孙恩作乱,刁逵在家无所事事,见众人都已参军,于是自己也去报名从军,谁知他在南方征战之时,被天师道大军包围,将领战死,余众皆降。刁逵凭借其勇猛和机智,很快得到孙恩的赏识,收为弟子,赐其母姓“徐”以示恩宠,并赐名为道覆,意为修得大道,倾覆晋朝之意!于是从此刁逵就改名为徐道覆,他随孙恩征战数年,屡立奇功,并在征战中与当时的孙恩妹夫、天师道二号人物卢循成为刎颈之交!自从加入天师道,刁逵就与家中断绝一切联系,所以京口众人才会以为他早已战死沙场了!
刘裕沉默,此刻见到刁逵,往事总总再次袭上心头!良久之后,刘裕挥手让人带刁逵下去,并赐其酒食,数日后命人将其斩首于建康闹市之中。
刘裕彻底平定天师道叛乱,威望更盛!获封太尉,并加都督交、广、宁三州诸军事;镇守江陵有功,击败徐道覆、斩首桓谦的刘道规被拜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迁为豫州刺史;击败卢循获其首级的杜慧度,接替其亡父,升为交州刺史;刘敬宣消灭徐道覆有功,被封为江州刺史;刘穆之则应筹谋有功,受刘裕推荐,接任尚书左仆射;王镇恶也因追讨徐道覆有功,拜为振武将军;一干有功的将领臣佐皆获加封!
刘毅虽然兵败,但因刘裕顾及旧情仍然官复原职不赏不罚,仍然担任荆州刺史、平南将军,坐镇荆州。而服毒自杀的孟昶,刘裕念其三朝老臣,也请旨追封为太子太傅!
青州收复、天师道剿灭,国中战事平定,而刘裕却把目光投向了另外的一个地方!
蜀地益州,自古就是个特殊的存在,外围皆是高山大川,易守难攻,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蜀中腹地却是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因此经常会造成割据政权的出现,汉昭烈皇帝刘备就在此称帝,延续汉祚!
西晋时期为防割据,便把蜀地一分为二,北部另设梁州,州治位于汉中。后来宗室乱斗、天下不稳,氐族人李特自称镇北大将军,率流民起事,战死后其弟李流继续率领其众,后来也病死了。李特之子李雄接过大旗,率众攻入成都,自称成都王,定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后世汉主李寿又自立为帝!东晋嘉宁元年,桓温利用其宗室内斗、刑法苛责,内外离心之际,采纳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率兵灭亡成汉,重新把蜀地收入晋国版图,而此战也使得桓温名声大噪,开始其辉煌的一生!
二十年后,前秦崛起于北方,苻坚令邓羌南下,攻下了梁、益二州。蜀地再次脱离晋室统治,直到淝水之战,前秦兵败,蜀地才又回归晋国。
桓楚之乱,困守江陵的桓玄被毛修之诱骗入蜀,险些丧命。后来益州刺史毛璩命属下安息府参军谯纵、侯晖等率军配合朝廷攻打桓氏残余,但是蜀地士卒大多不愿离乡远征。侯晖、杨昧便利用蜀军中的厌战情绪,发动叛乱,逼迫谯纵为主,率众杀回成都。
谯氏乃蜀中望族,谯纵为人谦逊有礼,深得人心。侯晖知道凭自己的威望无法服众,于是联合杨昧一起威逼谯纵作乱,谯纵原本极力反对,甚至一度跳水自尽,但被救起之后,叛军依然逼其为主。事已至此,谯纵只能就范,他自称梁、益二州刺史,率军反身杀回成都,经过近两年的作战,谯纵军终于占据蜀地全境,随后自称成都王,国号为蜀,史称谯蜀!
蜀地的地位特殊,向北越过秦岭即与关中相连,而沿江东下,又可威胁江南,并与荆、交相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晋室南渡后,蜀地数次失陷给晋室朝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当年苻坚攻晋之时,计划的四路大军中就有一路是从蜀地令水军直接浮江而下攻打建康,只不过未及到达,秦军就已大败!所以蜀地的割据对于朝廷来说一直是一个巨大隐患。而桓玄之乱后,国内尚在恢复之中,接连又有南燕入侵,卢循之乱,刘裕一直没能腾出手来收拾谯蜀。巧合这次卢循败亡之时,谯纵曾出兵相助,这使刘裕更加认识到蜀地的威胁,也给他出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东晋义熙八年,刘裕任命江州刺史刘敬宣为西讨都督,率兵两万攻打谯蜀。刘敬宣率军坐战船逆流而上进入三峡,然后命温祚自外水进军,自率主力经内水由沱江进攻成都。刘敬宣大军一路所向披靡,过关斩将。兵锋直至成都以南五百里的黄虎关。
黄虎关乃成都以南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谯纵令其弟辅国将军谯道福领两万大军镇守,并遣使向后秦称藩,请姚兴发兵救援。
刘敬宣率兵扣关数日,皆无功而返,大军在蜀军的箭雨之下损失惨重!蜀地因其地理因素,关隘、险要众多,蜀地之军每每伏兵险要,袭击来军,所以军卒善射成了蜀兵的传统。当刘敬宣的大军,每次扛着云梯、推着撞木进攻的时候,城楼上的蜀军就会万箭齐发,经常未到城下,扛着云梯的军士以及推着撞木的军士就会被射杀殆尽。
这日,刘敬宣再次率大军前来叫关,吸取了前几次的惨痛教训,刘敬宣让人把盾牌绑在一起,军士们扛在肩上,拖着云梯前行,远远看去就像一列列盾牌阵一般。再让工匠制作巨大木板覆盖在撞车之上,并铺上熟牛皮,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车顶一样,将士们在“车顶”下推着撞车朝城门缓缓前进。
果然蜀兵的箭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如雨般的箭弩射在盾阵、木顶之上,并不能射杀晋军,布满箭矢的晋军盾阵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大刺猬般缓缓而动。就在这时蜀军的杀手锏“守城巨弩”出动了,城关上每隔数十步皆布置着可以转动的大机弩,每根弩箭犹如一根小槊一般,射下之时破空之声,呼呼作响。大弩箭射到盾阵之上,立刻“嘭”的一声,盾牌立碎。就连射在撞车车顶之上也能射出一个大洞。刘敬宣早有准备,每当大弩箭射下,盾破之时,后方总有人顶着强盾补上缺口。好在守城巨弩安装操作不甚灵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并不能对晋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快攻城部队就来到了城下,接着纷纷架起云梯。撞车也来到了关隘门口,然后用撞木狠狠的撞击着城关大门。
远距离的弓箭狙击战转变成了城防争夺战,城门内的守军死死顶住大门,而城墙上的守军则用弓箭、石块,甚至滚烫的热油朝攀梯而上的晋军袭去。云梯上受伤跌落的晋军惨嚎连连,但不影响大军在城下越积越多。在擂鼓助威之下,晋军奋不顾身的朝城楼猛攻。
骑在马上,手持“晋”字大旗的旗手,在城下来回奔驰,就在这时,城楼上的守将谯道福突然射出一支劲箭,劲箭直射旗手的胸口,旗手大呼一声,跌下马来,军旗随之落地。
城楼上守军见此,一阵欢呼,士气大振。而晋军见到军旗坠地,无不心头一惊,后方正在往城下攻去的许多士卒瞬间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突听一声暴吼“看我拾旗!”只见一匹黑色骏马从后方奔来,马上一员大将,手持长刀,银铠银甲,身后大红披风随风飘动,威风凛凛,此人正是西讨都督刘敬宣。
城上守军见敌方主将亲自上阵,一时间箭弩齐发射向刘敬宣,刘敬宣一边策马,一边左避右闪,并用长刀挥舞拨去射来的弩箭。就在这时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守城巨弩朝刘敬宣射来,箭如闪电,刘敬宣眉头一紧,突然翻身躲入马腹之下,巨箭与战马擦身而过,射在地上,没入一半!刘敬宣翻身而起,坐在马上,毫不停顿的朝军旗处驰去,突然又是一道“破空”之声,一支巨箭再次射到,刘敬宣闻风而动,一拉缰绳,战马前蹄抬起,后踢站立,巨箭射入战马前蹄之下,而刘敬宣则横刀立马犹如天神,晋军一片叫好,就连城墙上的守军也都啧啧称叹。
很快,刘敬宣跃马接近军旗,只看他左手持刀,双腿夹紧马腹,身体俯在马腹之旁,一伸右手,从地上拾起军旗,随即策马沿城外奔驰,军旗迎风招展,刘敬宣大吼一声“旗在军在!”。
晋军将士为之大振,纷纷高喊“旗在军在,杀...!”很快就有数人攻上城楼与蜀军展开了白刃战,城门也在撞车撞击之下岌岌可危。眼看破城在即,突然关外右方,战鼓号角响起,众军士转头一看,只见右侧烟尘大起,一支骑兵杀到!
遥遥看去,赶来的骑兵大旗上写“秦”字,原来是姚兴接到谯纵的称藩求援之邀,与众臣商议,考虑到南燕已灭,晋军对洛阳虎视眈眈,如果谯蜀一灭,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而且现今河西暂时平稳,胡夏一番掠夺之后已经退去,于是姚兴派大将、南梁州刺史王敏率兵两万穿过汉中,南下来援。
刘敬宣忙分兵迎战,攻城之势因此暂缓,蜀军得到喘息。一番激战后,刘敬宣下令鸣金收兵,并率领晋军后退五十里扎营。秦军顺利进驻黄虎关。
秦军来援,使得黄虎关守城力量大增,之后刘敬宣数次发动攻城,均未能攻下。两方在此相持近两月。而就在这时,晋军当中突然爆发瘟疫,疫情传染迅速,半数将士感染。被感染的晋军将士纷纷咳嗽不止,体弱无力,咳血身死者比比皆是!
参军卢倌向刘敬宣建言,把受感染的将士隔离开来,轻症者居于一营,重症者居于一营,互不接触,每日使人送水食至营外,令其自取。果然疫情得到缓解,不再扩散。但半数之人不能参战,晋军战斗力剧减。刘敬宣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当初他向太尉刘裕保证,不破蜀地绝不回军,如今外有强敌,内有瘟疫,看来取胜难矣!
一日夜间,刘敬宣与众幕僚商议完军情,刚刚睡下不久,突听帐外大哗,他赶忙起身,披上战甲出帐查看。只看到大营之中一片混乱,原来是敌军偷袭。晋军将士大多身无披甲、手无兵刃,被敌军追着乱砍,军帐大部分都被点燃,营内亮如白昼,这时一名校尉赶到身前汇报,大营东边存粮之处也被攻破,粮草皆被烧毁,刘敬宣向东边一看,粮草大营果然火光冲天。
刘敬宣正自恼怒、悔恨之际,突然一骑杀到,敌将虎背熊腰,满脸胡须,手持长矛大吼道:“刘敬宣,纳命来!”。
刘敬宣赶紧拔出佩剑,拨开敌将刺向他的长矛,然后绕帐而走,一边躲避,一边回身格挡,几次险些被敌将长矛击中。就在这危机关头,一名亲卫牵着战马,手拿长刀赶到,大叫道“将军赶快上马!”。
刘敬宣立刻冲向自己战马,翻身而上,再从亲卫手中接过大刀,二话不说就迎着敌将杀去。
敌将见刘敬宣骑马持刀而来,精神也是一振,两人立刻交缠在了一起,敌将捻矛一刺,刘敬宣横刀一格,接着顺势侧刀一扫,刀势甚猛,敌将赶紧双手竖着长矛挡住,幸亏此矛矛杆乃精钢所筑,不然非给击成两半不可。
敌将用力推开长刀,接着单手持矛,呼的一声向刘敬宣扫来,刘敬宣连忙往后一倒,只看长矛从眼前扫过。刘敬宣赶紧起身,顺势化刀为枪,直刺敌将胸口,敌将来不及回矛防御,只得侧身闪避,长刀擦身而过,刘敬宣见机用刀身一打,正好拍在敌将左臂之上,差点把他拍下马去。
敌将负痛右手单手持矛扫向刘敬宣,谁知刘敬宣竟然微微侧身,然后左手一把抓住,用力一拉,竟把长矛抢了过来。然后不等对方反应,立刻右手单手持刀斜劈而去,一刀把敌将斩落马下!
好不容易打退敌军夜袭,自己也伤亡惨重,原本两万征西大军只余五六千人,粮草也被烧尽,第二日刘敬宣无奈之下领着大军撤出了益州,撤退途中才打听到,率军劫营,被自己长刀斩于马下的竟然正是秦军主将王敏。
原来后秦南梁州刺史王敏见晋军数日未曾攻城,命探子打听情况,得知晋军之中瘟疫爆发,战力大损,于是和谯道福计划劫营。谯道福率兵偷袭晋军粮草大营,自己则率兵偷袭其中军大营,谁知自己竟然就此丧命。
刘敬宣回到建康,因伐蜀未成,损兵折将,亲向刘裕请罪,刘裕念其受瘟疫影响,非战之罪,又斩杀后秦主将,功过相抵,并未降罪,只减其食邑一千,仍令其为江州刺史,即日回镇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