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和陈抟老祖

第37章 种子

我和陈抟老祖 青次位面 3804 2024-11-15 07:45

  天福八年,二月一日,中和节。

  唐贞元五年(790),宰相李泌建议,唐德宗下旨,定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

  到了元朝,演变成日子推后一天,二月二,龙抬头!

  万物更新之始,柏门学舍开学典礼。

  典礼很低调,没有邀请家长。原因很简单,地方不够大。只是在小院子里给学生们讲了讲基本的规矩和课程安排,就分头回了自己的班级。韩枫可不想给小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

  虽然简单,但是统一着装了校服,显得异常的庄重。在韩枫的强烈要求下,韩记衣铺连夜赶工,终于在开学前一天赶制完毕了校服。校服为原色麻衣,很素朴,是短衣裤的打扮。

  按照韩风的话讲,不管你是谁,进了学校就一视同仁,他可不想华服子弟去刺激贫家少年敏感脆弱的心,为此不惜校服-免费。

  第一堂没有讲课,主要是分发课本和学习用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铅笔,这是找朱老六专门研制的,将石墨用胶水固化成细圆条后,用两片三边木棍粘合的,用小刀削尖即可。第一堂课就是削铅笔,令孩子们非常的新奇,不都是用毛笔吗?可是铅笔在课本上写字很方便呢。

  开学典礼低调,学员却不少。由于上元虹楼诗会上韩枫的演讲大放异彩,还有《青玉案.元夕》的惊人影响力,水冶镇富裕人家的适龄儿童大部份报了名,而助学贷款的出现也令众多工匠家庭的子第争相报名,能够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谁不愿意呢?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安阳城居然也来了四个学童,基本上都是和韩琅常来往的商家的子第。之前就有韩枫的种种神奇,而《青玉案.元夕》的迅猛传播令他们下了决心。

  最后,经过入学测试,共招收了学生86人,工匠农户子第51人,富户子第35人,人数太多,分作两个班级。

  报名的女童却只有韩雪、韩雨和巧儿三个,现在没有女童上学的风气,韩枫只好妥协,富户和工匠子第同在一校已经惊世骇俗了,暂时不能步子跨的太大。韩枫想了个办法,让三位小姑娘在韩府自己书房跟着小蝉读书,小蝉的刻苦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教材都是同步的。

  由于学童要先认字,常识课要安排在一个月之后才讲,典礼结束,韩枫就开溜了。今天是农节,他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办。

  典礼又很轰动。不仅震动了水冶,也震动了安阳城。

  因为学舍门前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学舍的宗旨。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拓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站在门外的人们的鸦雀无声,心情复杂难言。里面有不少的读书人,他们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这个宗旨竟然是如此的宏大,超乎了他们的认知。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学舍,还只招收了第一批孩子。为往圣‘拓’绝学啊!一个‘拓’字,这得是多大的勇气才能够说得出来。

  这一刻,有的人心中鄙薄,有的人则心中澎湃不已。这几句宗旨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顺着珠泉河,转入安阳水奔向相州城,继续掀起着波澜。

  *****************

  韩枫径直来到厨房杂院,韩老蔫已等候在这里。

  韩老蔫今年50多岁,满脸沧桑,黧黑的脸上堆满了皱纹。他三代依附韩家,是有名的种田能手,被韩昌辞点将来种植新粮种。

  他有些战战兢兢,被老太爷说的惊人的产量吓住了,有些缩手缩脚。果真如此,那这些种子就太金贵了。

  “大少爷,这些种子太金贵了,可咋种啊?在火炕上育秧这成吗?万一长不出来,那不就全毁了?老汉我可下不了手。”

  “哦,这样啊,那万一如果种到地里也长不出来呢?”

  韩老蔫顿时傻了:“对呀?这可怎么办呢?怎么办是好啊?”

  韩枫很理解老人,其实他也很担心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实在是这些种子太珍贵了,所谓关心则乱,这是人之常情。

  想了一会,韩枫一咬牙:“蔫叔,您放心大胆的弄,万一不成就算我的。当然,谨慎些也是对的,你看这样中不?将种子分三批,前面两小批就用这火炕育秧,第一批万一出了问题,还有第二批呢。如果还是有问题,那最后一批下地育秧时还有一次机会,我想这就问题不大了,你说如何?”

  韩老蔫大喜:“我看成。老汉种了几十年地,这点把握还是有的。其实只一批老汉也有信心,这不是怕万一出什么问题吗?如此老汉就不怕了。”

  韩昌辞笑道:“老蔫啊,我说枫儿来了就会有办法吧。这不解决了?放心大胆的伺弄吧。”

  韩老蔫道:“是哩,大少爷这脑瓜子就是灵光哩。老汉有幸,狗儿那娃竟也上了柏门学舍,跟着大少爷学本事哩,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呦!”

  吴氏在旁笑道:“老蔫,好好弄这秧苗,你和狗儿今后都有好光景。”

  韩枫一笑:“那就拜托蔫叔了。哦,祖父,我看也别种你院子里了,宅子里不是有小菜地吗?这肥味道太大了。”

  韩昌辞道:“那可不行,我的看着心里才踏实。这玉米和花生如此精贵,一点味道又算得了什么?”

  韩枫笑道:“对对,安全第一!”说着忽然心中一动。

  “祖父,母亲,我们的生意如此重要,安全必须有保证,我看要想个措施,祖父,到您堂屋里说如何?”

  韩昌辞道:“也好。老蔫啊,这里你多费心。”

  韩昌辞小院,堂屋。

  韩昌辞捋须道:“枫儿,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韩枫道:“祖父,母亲,这新生意如此重要,利益极大,不可避免会被人惦记,或是其与他商户发生些冲突,而太行工坊也在研发些异常重要的东西,实在是有必要加强防护,所谓未雨绸缪啊。要不是今天谈及安全,我还真是忽略了这方面,万一出了问题,那我韩家就是诱人的巨婴啊!”

  吴氏犹豫:“枫儿,没这么严重吧,毕竟是乡里乡亲。”

  韩昌辞思忖了下:“枫儿,你是担心马家?”

  韩枫道:“是,去年马铋已经使了几回坏,那时的冲突还不大,如果今年我们新茶、花露水、榨油坊等出来,还有太行工坊的扩大,那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马家可不是善类,护院一大群,恶事可没少做,万一发生冲突,我们韩家就太被动了。”

  韩昌辞沉吟了会:“嗯,未雨绸缪,你想怎么做?”

  韩枫道:“我想咱们有百余家庄户,壮丁一百多,先招收几十个,做为护卫队,专门训练。这是核心力量,其他壮丁农闲时也要操练,工坊那边我也会建护厂队。不仅是对马家,我们生意的规模会急剧扩张,要提前做好准备。”

  吴氏犹豫:“这样花费太多了,随着生意的扩张,逐渐招收可好?”

  韩昌辞道:“吴氏,我看这事还是按枫儿的意思办,你从收支考虑没错,可这不是钱的问题,现在建立,这股力量对我韩家将忠心不二,如果事到临头再仓促招收,那时人心就不好掌控了。”

  吴氏惭愧:“媳妇本是妇道人家,是想的浅了。不过,在商言商,这土地是否也应作价在太行坊占些股份啊!”

  韩昌辞看着韩枫却没有说话。

  ‘呵呵,想占便宜?’

  韩枫想了想道:“祖父,在商言商本是应当。不过,孙儿还是按市价购买吧,按说韩家沾些没问题,不过,最好不沾。最近的几件生意能扩张到多大,祖父和母亲是知道的,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不满祖父,那太行工坊的潜力更大。如果这么大的生意全都沾上韩家,恐怕非我韩家之福啊!而且,太行工坊即将吸纳其它力量,这一家吃下来可不是财富,而是原罪啊。”

  吴氏有些懵:“富可敌国…”

  韩昌辞捋须想了一会,挑起大指:“枫儿,未思进,先思退。难得你小小年纪,如此的深沉周全,就按照你说的办。

  但吴氏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吴氏,你去把茶坊西侧临珠泉河的那块地的地契拿出来给枫儿,还谈什么钱?如果不是枫儿,我们韩家能有这般大的生意,你说是吗?”

  吴氏的脸腾的红了,嗫嚅道:“媳妇遵命。”

  韩昌辞道:“护卫的事情枫儿你就办起来吧。枫儿,人无头不行,这教头你看是否找些高手啊,我还是认识几个的。”

  韩枫道:“祖父,这倒不用,我来训练吧。”

  韩昌辞和吴氏讶异的看着韩枫:“你还会武艺?”

  韩枫笑道:“枫儿不会武艺,但枫儿有些想法。首先,这护卫必须忠心,从外面招来不如庄上的人放心,必须是三代跟着我韩家的庄户才可进入核心。

  再者,这护卫也不单纯靠武力,太行工坊会打造一些远超现在的兵器,忠心和纪律比武功更重要,枫儿不想要护院,枫儿想要一支强军。”

  韩昌辞愣愣的望着韩枫,心里掀起了波澜,一咬牙:“也罢,非常人办非常事,就按你说的办。”

  吴氏和韩枫告辞离去了,韩昌辞深深的吸了口气:“太行工坊、韩氏商社、柏门书院、现在又是这护卫强军,枫儿,你这盘棋可是不小啊!”

  韩枫在回去的路上则在想着,嘿嘿!韩家庄,尽在掌握之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