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为万世,开太平
让他教学生?
可他好歹也是翰林学士。
就算是要教学生,也应该是教皇子皇孙吧。
如今老爷子竟然会让他一个大儒,来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
这小子到底是谁?
竟然这么受老爷子重视?
解缙虽然有些好奇,但是向来直言不讳的他还是直白地开口:“皇……”
朱元璋立刻瞪了他一眼。
解缙赶紧擦着汗改口:“老爷子,这恐怕不妥。吾乃翰林学士,教授民间一布衣,这于礼不服。”
他是一个很有气节的文人。
面对不合理的事情,即使是皇帝要求,也会直言不讳、冒死直谏!
朱元璋也没有生气。
只是微微一笑:“进去看看再说。”
别看解缙现在这副不愿意的样子。
说不定过几天。
就是自己来求着见朱焕了。
解缙刚上前敲响了院门,却看见朱元璋退到一边。
一愣:“老爷子,你不进去?”
朱元璋说:“咱就不进去了,咱若是在,怕影响那位小郎君的发挥,更怕影响你的发挥。”
“你该怎么问就怎么问,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就当咱不存在。”
解缙只能道:“遵命。”
咚咚咚。
朱焕听了,立即走来开门。
知道他这院子的人不多,黄老头算一个。朱焕本以为是黄老头来了,没想到一开门,却是一个陌生的、高高瘦瘦的老头。
虽然有些惊愕。
但朱焕还是礼貌地行了个礼:“先生好。”
还好他穿越前历史剧看得比较多。
此时也不至于乱了阵脚。
反观解缙。
盯着朱焕的脸庞,呆滞得说不出话来。
他几乎要以为这是年轻了一些的太子站在自己面前。
解缙强行按捺住了自己的震惊。
因这脸,解缙本来就对朱焕有了些初始的好感。
再加上这孩子明明出身乡野,却仍然彬彬有礼。
看在老爷子的份上。
这孩子就是大字不识。
他也会好好教导。
大不了多费些心思罢了。
朱焕见解缙看着自己半天没说话。
只能有些尴尬地问。
“夫子,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解缙道:“受人之托,想同你探讨一番学问。”
既然要收学生。
那就得考察一番。
总不能上来就自大到说要教导对方。
受人所托?
朱焕想了想。
他唯一相熟一点的人就只有黄老头。
既然是黄老头介绍过来的,朱焕顿时一笑,礼貌道:“先生快进屋。”
解缙一进屋,就直白地道:
“吾乃翰林学士,解缙。”
闻言。
朱焕忍不住多看了对方几眼。
解缙他有印象。
这个人在历史上才学出众又直言不讳,时人忌惮无比。
也因此,他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下场十分凄惨。一直到明宪宗,才被平反昭雪,谥文毅。
纵观历史,有许多文人像他一样铁骨铮铮,敢于以死直谏。
比如在之后的靖难之役中。
虽然朱棣千方百计地去讨好拉拢这些文人。
但以方孝孺等人为代表的大明文人们,始终不为之所动。
就算是最后被诛十族,血流成河,也仍然在高喊着。
“纵十族,由何惧!”
是什么让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仍然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正义?
是崇高的节气!
我华夏之所以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崛起于青萍之末,不正是因为这种流淌于骨子里的气节吗!
正是因为这种坚忍不拔、无可撼动的气节,我们才能在面对异族穷寇的时候。
永不低头!
永不认输!
奋起反抗!
杀出一片天!
朱焕是后世的穿越者。
这让他比本年代的人多了许多看问题能深入思考的智慧。
武人固然重要。
但这些铁骨铮铮的文人,也很重要!
我国朝需要这些人,需要他们的顽强,需要他们的正义,需要他们的刚直,需要他们的浩然正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想到这里。
朱焕再次向解缙行了一个礼。
这一次,是礼貌,但更是郑重、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