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132章 阴魂不散

  黄子澄炙热的目光盯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朱允炆赶紧解释:“先生,这个计策不是我说出来的。”

  废话!

  黄子澄差点脱口而出。

  这不就纯纯的废话么?

  要是你真有这脑子,立储之事不是稳稳的?还需要咱在这操心??

  咱知道不是你的计策,但是如何让大家都觉得这是你的计策,是个问题。

  黄子澄把自己这个计策同朱允炆一说,朱允炆顿时大惊失色:“万万不可!”

  “皇爷爷最讨厌欺骗了,若是让他知道我这样揽功,我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黄子澄笑道:“谁说要你揽功了?我等自然不会明说那解决寿州之困的计策是殿下想的,但我等会给他们一个暗示,至于怎么想,就是他们的事了。”

  朱允炆还是有些犹豫:“这样的风险是不是有点大?”

  “没有关系,臣自有分寸。”

  说着,黄子澄就自信满满地往那几个翰林学士处走去。

  “几位都在聊什么呢?”

  见到黄子澄来,几位翰林学士也都纷纷问好。

  “黄大人好。”

  “我们正在聊那解决了寿州之困的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出了这样的计策,实在是足智多谋啊!”

  “是啊,这样的计策简直就是太新颖,太绝妙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计策。”

  听到几位学士的话,黄子澄咳嗽了一声。

  “我确实也听说了这个计策。听说前些日子,老爷子还一直在为不知道如何解寿州之困而烦恼,但在出入了几次东宫之后,脸上就不见有什么愁容了。”

  几位翰林学士的脸上立刻一亮。

  “黄学士这意思,难道这计策是二太孙想出来的?”

  “哎,我可没那么说,也不一定啊。”黄子澄开始装了。

  “黄大人就别卖关子了,谁不知道你是二太孙的老师,是不是二太孙出的计策,您还能不知道么?”

  “给个准信啊黄大人,若真是二太孙出的计策,二太孙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思量,实在是少年英雄啊!”

  黄子澄随口应付着,就是不给众人一个准信。

  但他越是这样,翰林院的众位学士心中就越是确信!

  此事一定是二太孙贡献的计策!

  但二太孙这也太低调了吧,明明贡献了这样一个有益于大明的绝顶妙计,却从不跳出来邀功,确实是个沉稳的好性子。

  ……

  就在黄子澄与那些学士们说话的时候。

  朱允炆站在一边,偷听着这些人的对话,心里高兴不已。

  黄子澄虽然一直不靠谱。

  但这次难得靠谱了一回。

  那计策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想出来的,竟然立了这样大的功劳也不主动跳出来承认。

  那正好,让他捡这么一个大便宜。

  反正等到皇爷爷问了起来。

  就说“孙子从未亲口说过那计策是自己想出来的,不知道那些学士们是如何做出这样的猜想的”好了。

  倘若朱元璋没有问起来呢?

  那自己岂不是就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足智多谋、沉稳低调的形象不就立起来了。

  怎么算都不亏的。

  就在朱允炆傻笑不已的时候。

  傅友文突然来了。

  “太孙殿下怎么在这里?有事吗?”

  朱允炆忙说:“没事,就是随便走走,见过傅叔叔。”

  傅友文赶紧回礼道:“殿下这么叫,可真是折煞臣了,还是叫臣的名讳吧,臣不敢僭越。”

  朱允炆一愣。

  他刚刚那么叫是有意想和傅友文打好关系,但傅友文这反应也摆明了是拒绝他套近乎。

  “本宫只是到处走走罢了,您呢?”

  “臣来档案馆查点资料。”

  朱允炆说:“本宫和你一同去吧,正好熟悉熟悉六部的工作。”

  “二殿下还真是热心朝政啊。”

  转过了一条弯,见到了黄子澄与方才说话的翰林学士们。

  学士们见到了朱允炆,都非常恭敬地打招呼。

  朱允炆知道是黄子澄刚刚的那一番话起了作用,用赞许的眼神看了一眼黄子澄。

  黄子澄出了那么多馊主意,难得有一次是不掉链子的了!

  众位学士们都向朱允炆行礼:“见过二殿下。”

  朱允炆笑道:“各位老师与我不用如此客气的,学生都是您们的晚辈。”

  闻言,傅友文意味深长地看了朱允炆一眼。

  朱允炆的心思罢了,谁还看不穿呢。

  “你们刚刚在聊什么呢,这样热闹。”

  几位翰林学士道:“还不是那寿州之困解决了,我等佩服至极,都在猜测,这样绝妙的计策到底是出自谁之手。”

  说着,还有意无意地瞥几眼朱允炆。

  就想观察一下是不是真的是二殿下出的主意。

  要是寻常人,要么点头,要么摇头。

  朱允炆却一眼未发,脸上只是挂模棱两可的笑。

  几位学士看了,更加认为这计策必定是朱允炆想出来的了。

  要不然,他干嘛不拒绝呢!

  哪知道傅友文突然接过了话头:“不用猜了,我知道那计策是谁想出来的。”

  “前几日陛下带我去见了一个人,得到了此项计策。这计策是宫外一个姓朱的小郎君想出来的。”

  傅友文虽然也不属于任何派系,只忠于朱元璋。

  但不代表他心里就没有自己的小九九。

  说到底,他也是能做到正三品大官的人,不可能没有脑子。

  虽然不知道更多朱焕的底细。

  但跟着张紞的行为走,准没错。

  张紞都对朱焕如此尊敬,自己顺带着给朱焕做个顺水人情,也没什么坏处。

  傅友文这话说完,还装傻似的多问了一句:“怎么了?你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都这么奇怪?”

  能不奇怪吗?

  几个学士们看向黄子澄和朱允炆的表情瞬间就不对了。

  不是你想的计策没关系,你直说啊。

  顶替别人的名号,这有意思吗?

  要知道他们读书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下作手段了!

  此刻的黄子澄也是气得牙痒痒。

  明明这次差一点就成功了,结果朱焕又跳出来了。

  这个朱焕怎么老是阴魂不散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