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红莲教
诗诗又念了几次,早已泣不成声。
“井底点灯深烛伊,深嘱伊……”
那年段郎临行前,自己不也是再三嘱咐他,不论考中与否,都须来信报平安吗?
“共郎长行莫围棋,莫违期……”
段郎,三年了,你可还记得,当初一别已三载?
然而你一去不复返,音讯全无。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人们说红豆最能表达相思之情,那点点深入骨中的红,不正是我苦等而不可得的悱恻吗?
所以,你知还是不知?
这一刻,被她深藏已久的思念,如泉水般汩汩涌出。
同时,她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虽在这京城中成为众芳之魁,但每日里来来往往的客人,都只是为她的美貌而来,琴声未必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更别提她的心声了。
偏偏这位自称天涯沦落人的李公子,一语中的,道出了她内心最在乎的东西,也彻底揭开了她的思念之情。
花厅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已尽力写诗,而那些附庸风雅的客人原本也只是为了看看美人而已。
李玉峰的这首诗是最后由婢女呈上的。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诗诗姑娘,等待她宣布谁能进入内室品茗听琴的幸运儿。
然而等了半天,只见到诗诗姑娘泪流满面。
纪骞和宋尧面面相觑,苦笑一声,他们两人恐怕是在场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底下开始窃窃私语。
“诗诗姑娘这是怎么了?”
“是有人欺负她吗?”
“也没看到啊,她捏着那张纸,难道是债主找上门了?”
“诗诗姑娘欠债了?那本少爷替她还了!”
花厅内议论纷纷,终于,诗诗睁开眼,对众人福了一礼。
“诸位,诗诗身体不适,今日不便邀请各位进入内室品茗。”话语落下,厅内顿时哗然。
“为何?”有人问道。
“诗诗姑娘怎么了?”又有人关切地询问。
“难道我们这么多人的诗都没有入你眼吗?”有人不禁好奇。
诗诗轻轻摇头,举起手中的纸张:
“今日胜者已现,但那位公子……已经离开了。”
未等他人追问,她已声音哽咽,却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念出那首诗。
一瞬间,花厅内鸦雀无声,仿佛连落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不再言语,甚至有几人被那诗句深深打动眼眶泛红。
这些读书人,虽然年华已逝,但谁没有过那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爱情呢?
不是相思无果,他们又怎会流连于花丛之间?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一句深深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曾辜负或被辜负的佳人。
一位中年书生猛地站起双眼通红,高声问道:
“请问诗诗姑娘,这位才子姓什么?在下想与他认识一下,还望诗诗姑娘能够引见!”
“是啊,是啊,鄙人也正有此意。”其他人纷纷附和。
“今日有如此佳作,小可自愧不如了!”有人赞叹道。
诗诗轻轻摇头,望着厅外漆黑的夜色,怅然说道:
“这位公子姓李,号天涯沦落人。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引见一说怕是遥遥无期。我也很想再见他一面,只是不知……”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念头没有说出来:这位李公子取这样一个号,怕也是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
“天涯沦落人,你与我一样都是沦落至此的么?”
她在心里默默地问。
这一场倚翠阁的茶局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但没有人觉得不满。
相反,那首诗,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在京城里传播开来。
传播的除了名字和别号外,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在那个遥远的天涯,有个被命运抛弃的人,名叫李……
“如今四下无人,你且与寡人说说,那个红莲教的事情。”
禁宫内,月色如水,宁静而明亮。
李玉峰步履从容,向纪大春提出了这个问题。
纪大春稍作思考,开始讲述:“红莲教,乃是前朝流传至民间的一种宗教。他们以安盛天下宗旨,本意在于普化众生、互相扶持。因此,它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莲教的组织和教义都发生了变化。戒律松懈,有些教徒夜聚明散,集结群众滋事。他们常借天灾之名组织武装反抗朝廷,声称是为了天下百姓谋求太平。实际上,他们只是一群野心勃勃的人,企图造反罢了。”
李玉峰听完,微微的点头。
他来到大秦帝国已经几天了,对这个国家的状况已有初步的了解。
总的来说,这个国家曾经辉煌,如今却日渐衰败。
国内灾害频发,边境之外强敌环伺,朝廷也是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们无法维持生计,自然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看看这些天京城外的那些难民吧,如果他们在家能够安居乐业,谁愿意历经千辛万苦逃难到京城呢?
这是亡国的前兆啊!
历史的教训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整顿国情,迟早会引发造反的事端。
在中原大地,传教有着悠久的历史。
就拿李玉峰的前世来说吧!大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但其基础却是明教。
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既霸气又好记,深受百姓喜爱。
尽管后来明教被禁,但其拆分变种如金禅、无为什么的十几种教门依然在大江南北的乡村城镇中活跃,信徒遍布各地。
实际上,无论什么教派门类想要吸引信徒,都离不开三样法宝:布施、治病、修来世。
只要教义浅显易懂、修行方法简单实用,再配上这三样法宝,那很快就能发展出大片的信徒。
纪大春继续说道:“其实去年在川,贵两省,红莲教就曾发起过叛乱,后来被威远将军张杰渊率领军队镇压了。然而,张将军并未得到朝廷的嘉奖,反而被冠以剿匪不力、私吞军饷的罪名,最终被杀。张将军的妻儿及三族也都被问斩,只有他的长女失踪了,可能是逃走了。”
李玉峰愤怒地说道:
“有功不赏,反而陷害并杀害全家,这究竟是谁下的命令?”
纪大春回答道:“户部尚书邓佑。”
李玉峰冷笑一声,说道:“很好,这笔账我先记着,到时候跟邓胖子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