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突围,秦军挡之(2/5)
王言回道:“赵军已守营多日,不再突围。可乘此将包围圈缩小?”
白起问道:“如何?”
王言答道:“如今赵卒饥肠辘辘,战力大减。可环赵营埋伏,凡遇赵营中出来者,一概射杀。”
白起说道:“何人为将?”
王言答道:“我可为将。”
白起说道:“不可,不如由我担当。”
王言说道:“夫君乃秦军上将,应当留于帐中,以稳军心。”
白起说道:“夫人为将,我必不答应。”
王言思虑片刻,说道:“如今谷口守备已固,且由王龁、王陵两位将军统率。何不抽调王龁将军,来率埋伏之军?”
白起回道:“可。”
王言又言:“如今王龁将军为将,我为其裨将,可乎?”
白起说道:“如今大局已定,夫人又是何苦?”
王言说道:“只为亲眼见到赵军覆灭。”
白起说道:“我调一百卫兵给夫人,若遇险,由其挡住赵卒,你立即撤退,可乎?”
王言回道:“可。”
白起遂召卫兵百夫长进帐,谓其曰:“你调一百锐士,保护我夫人。若我夫人有所闪失,你与那一百锐士皆死罪。”
百夫长回道:“末将听令。”
于是,王龁率军潜入谷中,王言随之,于赵营四周埋伏,并筑垒壁,以待赵卒出营。
王言和王龁巡垒。垒壁皆立于密草之后,以隐蔽之。而士兵则藏于壁,轮流值守,以监视赵军动向。而这一切,赵军一无所知,依然固壁待援。
王龁谓王言曰:“武安夫人为何谏言于此埋伏赵卒?我军据高山和谷口围之,岂不更妙?”
王言说道:“赵军粮草食尽之后,何物充饥?”
王龁望着四周水草,说道:“以草为食。”
王言继续说道:“食草虽难以消化,却仍可充饥。若草食完之后,赵卒又该以何为食?”
王龁答道:“以树叶、虫兽,再而便是树皮、树根,之后便无食可食也。”
王言说道:“偌大山谷,赵军虽数十万人,然以草叶、虫兽为食,若节约有度,仍可维持数月。现将包围圈缩小,赵军营内及四周所能进食者,仅约食一月。到时赵卒无食可食,除了自相杀食之外,便只有突围。只是那时赵卒已是饥肠辘辘,一击即溃。”
王龁作辑称赞道:“不愧为凤鸣也,何事都是考虑如此周全。”
王言说道:“过奖矣!只是还须防范赵军最后一次反击。赵军陷于死地,若不降,必会最后一搏。若能挡住,战争可息也。”
王龁说道:“故而无论何时,我军皆要时刻警惕,不得松懈。”
王言微微点头,面露喜色。
再说赵军,军中无粮,只能拔草煮食。然而赵军数量终究庞大,不出五日,营内及四周杂草已被拔光。赵括于是下令出营集草,然赵卒出营未及半里,便遭秦兵放箭射杀。只有几名赵卒侥幸避过箭雨,回营禀报赵括。赵括无奈,只得杀马以食。而赵卒食不得马肉,只能摘树叶进食。很快,树叶亦被食尽,赵卒迫不得已,只能抓蛇鼠虫蚁等物充饥。只是,僧多粥少,蛇虫根本不够吃,进而促使赵卒往往为一只虫子互相残杀。
待蛇虫食尽,赵营内外已是光秃秃一片,除了赵之将士及其营地外,一眼望去,尽是黄土。此时,又有五名都尉向赵括谏言,劝其投降秦军。赵括闻之,大怒,将五名都尉斩首。
赵营内已是人人自危,有赵卒实在不堪饥饿,出营请降。王龁纳之,并给其食,后令其交代赵营内所发生之事。听毕,王言谓王龁曰:“不日,赵括必率军突围,应再加固防线。”
赵括闻知有赵卒私下降秦,怒火中烧,乃令亲兵守住营门,并下令:“无主帅之出营令,而擅自出营者斩。”可如今营内无可食之物,赵卒人人垂头丧气,灰头土脸,饥肠辘辘。营内是杂乱无章,刀戈乱放,旌旗倾倒,盔甲随处可见。军士更是东倒西歪,全无战意。眼下对于赵卒,胜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食物,生存下去。而越往后,赵营内越混乱,常发生士卒自相杀食之事。有饿死者,则生者将死者分而食之。若尸首已被食尽,则有恶卒将奄奄一息者杀而食之。即便赵括明知此事,也不能禁止,更是默许之。
而那被强征入伍的信天坐在不远处,两眼无神,看着军中士卒相互抢食,无动于衷。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过往每次冲锋,信天都是冲在最后,逃在最前。都尉们以为信天矮小,跑得慢是正常,也未追究其怯战之罪。与他人一样,信天也要为粮而愁。他从不与人抢食,因他明白,他身躯弱小,抢不过他们,兴许会把命搭上。他也不敢白昼觅食,因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