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突围,秦军挡之(3/5)
这天,为赵军被困第四十四天,赵括巡营。赵卒见之,对其也是不予理睬,当然更多的是因为无力起身。赵卒或歪坐,或侧躺,也有不死心者,掘洞寻食。当然,此举也是一无所获,因为营内早就坑坑洼洼,能挖的地方已被挖了个遍,能吃的也都被吃光。
这时,天上忽有一雀,因体力不支,落入赵营。正巧落入一赵卒跟前。该赵卒拾之,正欲往口中吞食,其身旁几名赵卒立即向其扑来。众人抢食坠鸟,拳打脚踢,互不相让。良久,那名拾坠鸟者被打死。最后,坠鸟被其中一名赵卒抢去,而后跑开,躲于角落啃食。余者见有人已死,纷纷扑向死者,对其啃食。
这一幕,赵括看在眼里,却置之不理,叹气一声,走开了。冯亭紧随其后,谓赵括曰:“如此等待,不是办法,将军该设法突围。”
赵括深以为然,说道:“也罢,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殊死一搏。”
言毕,只见不远处有四名饿汉正在追信天,而信天边哭边跑。眼看就要被饿汉追到,信天一不留神撞在冯亭身上,向后倒地。四名饿汉见赵括在旁,不敢向前,转身离开。
信天忙跪下,边哭边求饶道:“请将军恕罪,小的并非故意。”
冯亭蹲下,帮信天擦拭眼泪,问道:“今年多大?”
信天答道:“十一。”
冯亭将信天扶起,说道:“如此之小,也来参军。”随后转向一边,对赵括说道,“末将正缺一牵马的,将军可否将此孩童赏赐给末将,为末将牵马?”
赵括说道:“如此小童,杀敌不行,徒费粮食。冯将军若喜欢,拿去便是。”
信天听到此,忙跪下,谢道:“谢将军收留。”之后跟随冯亭回帐。
次日,赵括重新集结部队,将其分为四队,分别由冯亭、傅豹、赵珂等四人带领。赵括谓四人曰:“稍后鼓声一响,四路同时夺路杀出。冯将军队向东,傅将军对向西,赵将军向北,余者一队向南。如有一路打通,即刻回报,我便引三路齐走。”
四队得令。赵括亲自击鼓,四队闻声齐出,各奔东西。而秦军自从缩小包围圈后,便不断向此处增兵。秦兵见赵卒从营内冲出,无论兵将,皆拉弓便射。多数赵卒已是孱弱无力,又饥火烧肠,哪有力气突围。多半行动迟缓,距秦璧十丈,悉数已中间身亡。无奈,只能退回营内,稍作休整,重整旗鼓,再次突围。三番四次,皆无功而返。赵括不甘,再令四队冲击秦璧。
王言率军守于北面。她指挥有序,只待赵卒冲到二十丈以内,王言便下令发射。若二十丈内无赵卒,王言便下令停止发射。
而赵珂为北面赵军主将,见屡突不前,甚为急躁,乃下令道:“若有后退或不向前者,杀无赦。”众赵卒听到这话,肝胆俱裂,却又不得不前。赵珂乃于众人中间,向秦璧奔去。
而王言依然不慌不乱,指挥攻势。赵卒一个接一个倒下,赵珂仍向前不止。只是渐渐地,原本挡在赵珂前面的赵卒全被击毙,赵珂只能用手中长枪扫掉来箭。忽然,王言怒火中烧,只因她看到赵珂所持长枪,其枪头为蛇形。这让她想起了四十年前,那名玷污她的百夫长的兵器,也是蛇形长枪。王言乃下令道:“给我猛射。”
赵卒不能前,只能原地挡去来箭。赵珂虽有长矛护身,却也难挡群箭,腿和臂各中一箭。赵珂倒地,即令全军撤退。赵卒立即抬上赵珂,往赵营逃去。
王言虽愤恨难消,但以大局为重,并未下令追击。
赵珂逃回赵营,全身是血,跪于赵括跟前,说道:“末将无用,未能打通道路。”
赵括说道:“赵将军严重矣!治伤要紧。”言毕,召来军医为赵珂疗伤。
赵珂遂被抬进营帐。赵括立于营门前,翘首以盼,对身旁一都尉说道:“如今只能指望剩余三队了。”然而,事与愿违,三队再次无功而返。回营之军士,皆垂头丧气,脚步缓慢。
冯亭一队最后返营。冯亭跪于赵括跟前,哭诉道:“秦璧坚固,难以突围也。”
赵括见天色渐黑,便不再下令突围。
次日,赵括精选锐卒五千,俱穿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握枪,准备亲自率军突围。临行前,赵括来到赵珂塌前,坐于其旁,对其说道:“叔父伤势如何?”
赵珂回道:“多谢贤侄关怀。小伤罢了,并无大碍,明日便可下榻走动。”
赵括继续说道:“叔父无碍,侄儿便放心矣!”
赵珂见赵括身穿铠甲,便问:“贤侄为何全副武装?”
赵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