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使反间计,两军换帅(2/5)

。”

  然而赵括不以为然,他站出来说道:“久战必怠,如此拖延,我军必钝兵挫锐。”

  赵豹驳曰:“我军如此,秦军亦如此,有何患也?”

  赵括说道:“兵法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赵将军也说秦军亦如此。如今两军相持四月,秦军锐气已挫,就应当主动出击。”

  赵豹则说道:“两军对垒,若无机可乘,胜负难料也。”

  赵括笑道:“赵将军此言是瞧不起我赵军乎?”

  赵豹说道:“并非如此。”

  赵括继续说道:“想我父亲,昔日于阏与之战,两败秦军。如此看来,赵军岂会弱于秦军。”

  赵王虽认可赵括所言,但由于朝堂之上,主张坚守者居多,赵王极为无奈,只能宣布退朝。

  而范雎门客入邯郸之后,经过一番打点,疏通关系,得以见到赵王内侍。范雎门客和赵王内侍于馆驿相见。范雎门客先以好酒好菜招待赵王内侍,随后起身打开身旁木箱。箱内堆满黄金,金光闪闪。赵王内侍看得两眼发光,往前欲摸之。范雎门客立即将木箱合上,说道:“君若能办成一事,此木箱便归君所有。”

  内侍忙说道:“先生快讲,何事我都替君办成。”

  范雎门客于是在内侍耳旁低语道:“向赵王推荐马服子为将,替掉廉颇。”

  内侍回道:“可,举手之劳也。”

  随后,范雎门客又用同样方法,贿赂另外两名赵王内侍。

  此三名内侍则分别向赵王进言道:“赵将唯马服君最良,闻其子赵括勇谋皆超其父,若使为将,赵军不可挡!廉颇老而怯,屡战俱败,失亡赵卒三四万,今为秦兵所逼,不日将出降矣。”

  赵王信以为实,遂召赵括问曰:“卿能为我击秦军乎?”

  赵括对曰:“秦若使武安君为将,尚费臣筹划;而王龁不足道矣。”

  赵王问曰:“何出此言?”

  赵括答曰:“武安君数率秦军,先败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再攻魏,取大小六十一城;又南攻楚,拔鄢郢,定巫黔;又复攻魏,走芒卯,斩首十三万;又攻韩,拔五城,斩首五万;又斩赵将贾偃,沉其卒二万人于河;战必胜,攻必取,其威名卓著,军士望风而栗。臣若与对垒,胜负居半,故尚费筹划。如今王龁新为秦将,乘廉将军之怯,故敢于深入;若遇臣,如秋叶之遇风,不足挡而迅扫也。”

  赵王大悦,说道:“寡人即拜卿为上将,赐黄金彩帛,即日持节往替廉将军。”

  赵括窃喜,伏拜道:“谢大王恩典。”

  赵王又问:“卿还有何求?”

  赵括思虑片刻,答道:“正所谓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赵王问道:“此何意也?”

  赵括答道:“守是因敌众我寡,攻是因敌寡我众。如今于长平,秦赵两军兵力相当。大王可否增兵于长平?若能,末将必一战而败秦军。”

  赵王说道:“长平之赵军已有三十五万,如今已无兵可调也。”

  赵括则说道:“昔日廉老将军曾提议征调十五以上男子,大王并未从之。想必大王是担心无劳力忙农事也。”

  赵王微微点头。

  赵括又继续说道:“若可增兵,末将保证一月之内,必能结束战斗。不,半月便可击溃秦军,使劳力归田。”

  赵王沉思良久,答道:“就依卿所言,请务必尽快击溃秦军。”

  赵括起身,作辑回道:“末将必不辱命。”

  于是,赵括着手整顿兵马,并向全国征召年十五以上男子入军。

  都尉遂向各地征兵。百姓虽不情愿,亦被强迫入伍。有些县尉为达指标,亦将年十五以下者召入军中,使百姓心生怨恨。

  邯郸城外有一户农家,家中仅剩老妇及其十一岁小儿,小儿名曰信天,其夫及其三个儿子皆已调往长平前线,生死未卜。这天,老妇知都尉来征兵,提前将信天藏于地窖。邯郸都尉率兵推开老妇家门,见老妇正在做饭,便问:“家中可有男丁?”

  老妇故作镇定,答曰:“夫君和三个孩儿皆已参军。”

  都尉又问:“还有未参军之男丁乎?”

  老妇又答:“已无。”

  都尉拿来名册,阅之,说道:“可名册上注明,你还有一儿。”

  老妇谎称道:“上月染病身故。”

  都尉发怒道:“如今前线吃紧,大王下诏征召男丁,若敢私藏者斩。”

  老妇忙跪于地,说道:“老妇怎敢抗命,请将军明察,家中确实已无男丁。”

  都尉令士卒搜屋。这时,因士卒搜屋,致使地窖内灰尘飞落。信天吸入灰尘,忍不住咳嗽一声。都尉闻之,闻声寻去,果见一口,遂令人打开窖口。信天见窖口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新月刀三分归汉照夜白海布丹传奇穿越回三国之我是王子均刘备偷看我日记,立马跑去卖草鞋三国都被我挑了群雄争霸:开局救蒙毅,自立吴国三国之无限乱战氪金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