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使反间计,两军换帅(1/5)

  再说秦赵两军相持四个月,如今赵军坚壁不战,王龁不得一战,无可奈何。王龁遂遣使入咸阳告于秦王,秦王召众臣往章台宫计议。

  高让至武安君府传言:“大王有令,请武安君及其夫人速往章台宫议事。”

  白起谓高让曰:“请先回告大王,我与夫人更衣之后,随后就到。”

  高让离去。白起和王言更衣之后,坐上马车。途中,王言谓白起曰:“夫君是否想报前妻之仇?”

  白起答曰:“此等血海深仇,怎能不报。可惜赵奢已死,便宜他矣。”

  王言说道:“所谓父债子还。赵奢可令你失妻,你为何不可让其丧子?”

  白起诧异道:“赵奢之子?”

  王言点头,说道:“赵奢之子赵括,据我所知,此人徒读兵书,不知变通。赵军若由此人为将,非但夫君大仇得报,秦军亦可大胜。”

  白起说道:“如何使赵王换帅?”

  王言嫣然一笑,说道:“稍后便知。”

  白起又问:“夫人久居咸阳,怎知赵括此人不足为将?”

  王言低语道:“夫君还记得光狼城之战乎?”

  白起回道:“记得,昔日你曾得知赵军无力救援,故而拔之。你言有间者于赵。”

  王言继续说道:“赵括之况便是此人暗告与我也。”

  白起说道:“原来如此。能得此人相助,秦何愁不败赵军。”

  王言说道:“昔日我并未告知夫君此人是谁,今我与夫君已为夫妻,告之已无妨也。”

  白起说道:“何人也?”

  王言说道:“夫人是否还记得我有一师兄?”

  白起答道:“你师兄苏秦也!”

  王言继续说道:“然也!我师兄有一亲弟,名曰苏代,为赵之客卿。师兄生前,曾写信告于苏代,令其助我。苏代常年居于邯郸,对赵之朝堂及邯郸之事甚为清楚,故而常与我通气。”

  白起说道:“原来如此。看来夫人之事,我知之甚少也。”

  王言哀叹道:“若非为报不共戴天之仇,我也不至于暗中安排如此多事。至于瞒夫君之事,说来话长,日后有机会再说。”

  说话间,马车已到章台宫,王言和白起遂下车入章台宫偏殿。

  众人已齐,秦王谓众人曰:“两军相持四个月,赵军不出,秦军又攻不破,为之奈何?”

  范雎说道:“武安君身经百战,又有其夫人相助,不如由武安君替王龁为上将。”

  白起说道:“如今廉颇坚壁不出,即便我为将,也难以破之。”

  范雎又言:“听闻赵军粮草不济,何不继续对峙,以此拖垮赵军。”

  白起则言:“可从斥兵那里获知,楚、魏已借粮于赵。至于多少,不得而知。如此一来,难以计算多久才可拖垮赵军。”

  秦王亦言:“我军此刻虽粮草充足,然长此以往,也有不济之期,故应该尽快结束战斗。”

  这时王言站出来说道:“廉颇更事久,知秦军强,不轻战,彼以秦兵道远,不能持久,欲以劳我军而乘其隙。若此人不去,赵终未可入也。”

  秦王问曰:“武安夫人有何妙计,可以去廉颇乎?”

  王言环顾左右,不答。秦王领会到其用意,乃摒去左右及众臣,只留下王言、白起、范雎。众人退出之后,秦王说道:“武安夫人可以说否?”

  王言于是说道:“要去廉颇,需用‘反间之计’。”

  范雎问道:“如何用计?”

  王言答道:“使人于邯郸城内散言:‘秦之所畏,独畏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秦王问道:“赵括何人?”

  王言答道:“乃马服君赵奢之子也。此人只会空谈兵法,并无实战经验。若由此人,赵军可灭也。”

  秦王又问:“可如何使赵王听信此言?”

  王言继续答道:“此计非费千金不可。以千金贿赂赵王左右,谓赵王此言。”

  秦王闻毕,大喜,说道:“此事即由范叔去办。”

  范雎作辑而曰:“臣受命。”

  于是,秦王以千金付范雎。范雎则使其心腹门客,从间道入邯郸。

  再说赵胜归赵,虽借得二十日之粮,却未带回援兵,赵军前线岌岌可危。赵王又遣赵禹至长平,催廉颇出战。廉颇不听,赵禹再次无功而返。赵王闻之,大怒,遂召群臣计议。而多数皆赞同廉颇坚守之计,以赵豹为代表。赵豹谓赵王曰:“廉老将军身经百战,今不与秦战,想必是知秦军强,不轻战之。”

  赵王说道:“即便如此,再拖下去,待我军粮草用尽,不战自溃也。”

  赵豹继续说道:“廉老将军必知轻重,兴许他心中早有决议。大王何不静观其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