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蒙冤,为己洗冤(2/4)
于是,秦王使人妥善安置魏军,直到魏军回魏。而私下,范雎谓秦王曰:“若朱亥所言属实,毋庸置疑,凶手乃王言也。”秦王听罢,乃下令加大力度抓捕王言。
那天王言围观完运棺队伍后,未敢靠近王宫,便已离去,一直藏于白卫老家。一天,屋外传来敲门声。王言确定敲门者乃魏丑夫后,方才放心地把门打开。魏丑夫进门之后,王言往外巡视一番,以确定无人跟踪,而后把门关上。
魏丑夫说道:“姐姐,从秦太后那里获知,太子将于后日葬于芷阳。秦王、太后皆往。”
王言说道:“好!可有机会让秦王独处?”
魏丑夫皱眉道:“这有点难矣!秦王周围总是众人簇拥,很少有单独一人时。且深山老林中,侍卫更不会让其一人。”
王言说道:“既如此,到时再见机行事。”
魏丑夫又言:“姐姐可有把握说服秦王?”
王言回道:“不知,但总该一试。”
魏丑夫说道:“冒如此大险,若秦王未信姐姐非杀太子凶手,恐得不偿失也。!”
王言又言:“可蒙受如此不白之冤,不尽快洗脱,日后在秦恐无立身之地。”
魏丑夫说道:“既如此,届时,如有机会,我必制造秦王一人独处之机。”
王言说道:“这些年来,让你潜于太后身旁,为我探听消息,难为你矣!”
魏丑夫回道:“姐姐莫说这话。若非当年你救我出水火,想必我早已死于非命。”
王言又言:“可让你委身于太后,让你受屈了。”
魏丑夫说道:“姐姐此言差矣!昔日姐姐将我从坏人手中解救出来后,将我送入优伶坊,让我学艺,而后有机会得太后宠爱。如今丑夫能过得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皆拜姐姐所赐。且能得太后宠爱,旁人徒有羡慕,此乃丑夫之幸也!”
王言问道:“是否已对太后动了真心?”
魏丑夫支吾道:“姐姐安排之事,丑夫定会全力以赴,请姐姐放心。”
王言继续说道:“你也不用回我这问题了。若真动了心,也可使我少些愧疚。”
魏丑夫接着说道:“姐姐受此冤屈,丑夫却无能为力,丑夫内疚也。”
王言安慰道:“不关你事。只是如今行事让我感觉到困难倍增。”
魏丑夫义愤填膺道:“皆因那张禄在秦王面前挑拨。”
王言回道:“张禄挑拨只是诱因,其根本乃秦王对我已不信任。如今之秦王为掌实权,已变得薄情寡义,连太后和穰侯皆不信任,何况区区一民女?”
魏丑夫说道:“以姐姐之智,必能重获秦王信任。”
王言说道:“眼下当务之急,乃使秦王相信我非杀秦太子凶手。”
魏丑夫说道:“到时必想尽办法让姐姐有与秦王独处的机会。”
王言说道:“好。你出宫久矣,以免被疑,该回去矣!”
魏丑夫回道:“善!”遂开门而出。
原来,王言和魏丑夫早就相识。昔日王言还是魏冉门客时,王言于街市见一戏团对一孩童又打又骂,又逼其与狮虎同笼同寝。王言便跟踪该戏团,见孩童时刻担惊受怕,心生怜悯之心,欲救其出水火。跟踪至野外时,王言忽然将戏团拦住,而后击跑戏团之人,把孩童解救出来。王言见该孩童聪明伶俐,善于模仿,便将其送入优伶坊,托人照顾,并教他技艺。而此孩童便是魏丑夫。待魏丑夫长大后,王言便让其接近秦太后,以便日后探听秦国朝堂之事。
两日后,太子倬出殡,秦室宗亲及百官送殡。至芷阳,下葬已毕。魏丑夫对秦太后说道:“太后难得来芷阳一趟,何不顺道去探望先王?”
秦太后回曰:“善!”
秦王听到,说道:“稷儿也去拜祭父王。”
于是秦王、秦太后在侍卫护送下来到秦惠文王墓前。祭悼完先父,秦王想起了亡兄,于是对众人说道:“寡人欲拜祭王兄,有很多话要跟他诉说,尔等便无须跟随。”
范雎忙劝道:“大王乃一国之君,十分尊崇,一人前往,恐有不妥。”
秦王说道:“张卿多虑也。此处已被秦兵重重把守,寡人无危也。”言毕,一人往秦武王墓而去。
秦王立于秦武王墓前,说道:“王兄,王弟来看你了。寡人之子嬴倬,立为太子,质于魏,然不幸遇难。昔日王兄绝膑而亡,弃寡人而去。王兄与倬尔之死,寡人甚为悲痛。幸得王兄庇佑,如今大秦屹立于诸侯,称霸于天下。若王兄泉下有知,庇佑寡人早日将杀倬儿之人绳之以法。”
这时,在不远处潜伏许久的王言走了出来,于秦王背后说道:“凶手早已被我手刃。”
秦王迅速转身,见是王言,欲大喊。王言见之,拔剑抵住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