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剖世,羽化仙游(1/3)
而在鬼谷之内,王言与苏秦依然潜心修学,日复一日,从绿树成荫到枯枝败叶,从繁花似锦到大雪纷飞。秋去冬来,整个鬼谷雪花飞扬,朔风凛冽,冰封雪盖,寒气逼人,一片银装素裹之象,就连清溪也冰冻三尺。因此,王言和苏秦只能于鬼谷洞内生篝火取暖,于洞内读书论道。
这天,鬼谷子将王言和苏秦叫至洞内案旁,谓其二人曰:“老夫自感离仙游之日不久矣。”
王言忙回道:“老师常年修真养性,定能祛病延年。”
鬼谷子对曰:“老夫之身体,老朽自知,且天道不可违,老朽过期颐久矣,怎敢违抗天命。”
王言哽咽道:“老师乃言儿再生父母,言儿未及孝敬矣。”
鬼谷子回曰:“言儿莫悲,你之心意老朽心知肚明。活过百岁,老天已对老朽不薄,故不必悲伤也。”
王言趴在鬼谷子膝上,如孙儿偎依慈母怀中那般亲切。
苏秦说道:“徒儿定将老师之学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鬼谷子笑曰:“不必也,顺其自然即可。”
苏秦又言:“老师还有何吩咐?”
鬼谷子将王言扶起,说道:“自平王东迁,天下纷乱,诸侯并立,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如此之况久矣,该止也。”
苏秦问曰:“如何结束此等之境?”
鬼谷子答曰:“由一国统之。”
苏秦回曰:“何其难也。如今七雄并立,欲灭其中一国皆不易也。”
鬼谷子对曰:“事在人为。”
苏秦说道:“谨遵教诲。”
鬼谷子望向王言,继续说道:“言儿之志乃灭赵国。起初我并不赞同,后见天下连年交兵,百姓水深火热,人间生灵涂炭,何不由一国统之。而欲统天下,则它国必遭祸害。然长痛不如短痛,何不以一时大乱换千秋太平。故灭赵可行,且合天道也。”
苏秦问道:“依老师之间,何国可统天下?”
鬼谷子答曰:“如今七雄争霸,秦齐并强,而赵自胡服骑射之后,有后来居上之势。而楚自垂沙之战后一蹶不振,国势衰微。至于韩魏,连年受秦侵蚀,已难成霸业。还有燕国,于子之之乱后,国力大损,亦不足称霸。”
苏秦问曰:“以老师之言,统天下者,必秦齐其一?”
鬼谷子答曰:“然也。昔日老朽与太史儋论道,其曾云:‘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故统天下者必秦也。”
苏秦问道:“然欲占他国一城易,欲灭他国一国难矣,其他诸侯必救之。故百年来从五霸到七雄,皆难亡彼此。”
鬼谷子捋须回曰:“故欲灭一国,只有两法。一合六国之力灭之,二先弱六国再一一灭之。”
王言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于一旁默默倾听,并牢牢记于心。
苏秦又问:“天下只会合纵伐秦,与老师之秦必合天下之言相左也。”
鬼谷子答曰:“非也。天下合纵之因,皆由各自利害而起,而其利害变幻无常。故合纵攻齐之事亦可为之。然合而灭之,太过繁琐。灭齐之后,又该合五国灭余者,后又合四国灭余者,以此类推,甚久矣。另,亡他国,非强秦国,反而肥了其他五国。若是因此强赵,则言儿之志无望矣。”
苏秦对曰:“故以弱六国而强一国为上策也。”
鬼谷子说道:“然也。我之计乃一人入秦,以助秦强;一人入齐,以间齐弱。”
苏秦问曰:“如何间齐?”
鬼谷子答曰:“燕王恨齐久矣,先入燕以取燕王信任,而后谋而间齐。待齐四面树敌之时,合六国之力伐之。而待其将亡时救之,使其弱而不亡。齐若亡,将肥其它五国,而秦统天下将延后也。”
苏秦说道:“谨记老师教诲。”
此时,王言开口说道:“弱齐之后便可灭赵乎?”
鬼谷子答曰:“差不多矣。此时秦国已蚕食三晋、楚地久矣,灭赵之机已成。”
王言回道:“善!”
苏秦思索片刻,说道:“我入齐间之,师妹入秦助之。”
鬼谷子说道:“老夫正是此意。间齐之事多凶险,当由苏子为之。”
王言则说道:“既然间齐凶险,而我习剑两载,师兄毫无武术,似乎我入齐更妥也。”
苏秦则回道:“间齐先须亲见燕王,师妹一女子何以得见?”
“然也。间齐须亲力亲为,然世人多鄙视女子,言儿入齐多有不便。而助秦可于秦寻一位大才贤者,由他间而强秦。”鬼谷子捋须片刻,又言,“女子行走江湖多不便,言儿可男装扮相游走天下。”
苏秦回道:“此法可行。”
王言无奈,只好从之。
鬼谷子继续说道:“天下能否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