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金蝉脱壳,天意难测(1/3)

  翌日,日跌刚过,王言于后门,耳贴门倾听外面动静。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消失后,王言将门打开一条缝,从缝中窥探,确定府外确实空无一人,方将门敞开。随后,白起和王言一人一马,将马牵出门外,跃上马背,往西城门而去。而小锦已于早晨,以买药为由出府,此时已躲进魏丑夫宅中。

  西城门,司马梗率城卫守候已久。司马梗听见远处的马踏声,便知白起和王言如约而至。少倾,骅骝和纤离于司马梗前驻足。

  司马梗作辑,而后佯装说道:“武安君何事出城。”

  白起说道:“我乃奉王命出城。”

  司马梗问道:“可有大王诏书?”

  白起乃取出三月前秦王贬其为士伍的诏书,递予司马梗。司马梗阅毕,将诏书递还白起,说道:“既然大王有命,令武安君迁往阴密,吾等怎敢阻挠。”随后司马梗走到一边,将路让出。王言和白起未有多想,即挥鞭御马出城。

  司马梗见白起和王言远去,便下令关闭咸阳所有城门。司马梗先让西门城卫将西门关闭,又令三名传令兵分别往东、南、北三门传令闭门,并令无其令,不得擅自开门。随后,司马梗又命一队卫兵,于城内四处搜寻,以佯装抓捕细作。

  而在章台宫,秦王正与群臣朝会。席间,秦王谓范雎曰:“昨日范叔去遣白起,如何矣?”

  范雎作辑答曰:“禀大王,白起以收拾行李为由,应承三日内离都。”

  秦王又问:“其意如何?”

  范雎停顿片刻,答道:“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怨言。”

  这时,堂下有一范雎党羽之大臣站出来说道:“白起自恃功高,已不将大王放在眼里。若让其带着怨恨而退,大王之尊何存?”

  又有一党羽说道:“白起乃战神,其夫人乃凤鸣也。而白起之意仍怏怏不服,若其未遵王命,而叛逃它国,为它国所用,恐为祸于秦。”

  随即,堂下其余范雎党羽皆附和道:“请大王赐死白起,以绝后患。”

  秦王犹豫不决,坐于垫上,面露难色。而堂下那些白起曾经部下见此情境,敢怒而不敢言。

  这时,范雎继续说道:“臣未入秦前,世人已传言:‘得凤鸣者,得天下。’大王若再放虎归山,恐使秦遭祸也。”

  听到这话,秦王长吸一气,起身走向一旁的剑架。那剑架上正平放着一把短剑。秦王端起短剑,手略微颤抖,随后向一旁的高让说道:“立即拟诏,传寡人旨意,赐此剑予白起,令其自裁。”

  王诏拟毕,高让即持短剑与王诏往武安君府而去。在武安君府门口,高让与卫尉打过招呼后,即入府内。高让于院中喊道:“请武安君出屋接王命。”一连喊了九次,仍无人应答,也无人出来。

  卫尉闻之,即与朱亥入内,询问道:“武安君不在乎?”

  高让答道:“不知也。喊了数次,不见人影。”

  卫尉自感情况不妙,立即命卫兵入屋搜寻。数十名卫兵将武安君府里里外外搜寻一遍,不见一个人影。卫尉大喊:“不妙也。”随即领兵去追。

  追兵至南北门,皆因城门紧闭,无法出城。而卫尉至东门,亦被挡于门内。朱亥则往西门追来,但被司马梗挡住去路。

  朱亥大喊道:“速速打开城门。”

  司马梗回道:“城中正抓细作,未免细作逃脱,故暂闭城门。”

  朱亥则说道:“罪将白起叛逃,我乃奉大王之命追拿。”

  司马梗说道:“武安君乃奉大王之命,迁往阴密,何来叛逃之说?”

  朱亥气急败坏,说道:“方才内侍大王欲传王命,定白起之罪,怎知其已逃脱。”

  司马梗则不紧不慢,问道:“既如此,将军可有诏书。”

  朱亥回道:“诏书在内侍大人手上,此时他正驱车而来。”

  司马梗说道:“既如此,那便等内侍大人持诏来后,我再打开城门。”

  朱亥无奈,只好耐心等待。

  一刻钟之后,高让方坐于马车内,缓缓而来。马车前后由上百秦兵护卫。高让下车,将王诏递与司马梗。司马梗阅毕,思忖白起已走远,而以马车之速,难以追上,便令打开城门,放高让及秦兵出城。

  朱亥欲随之而出。司马梗考虑到朱亥骑马,其武力又在白起和王言之上,若真被其追上,白起恐遭其害。因此,司马梗立于朱亥马前,说道:“内侍大人可行,而朱将军仍不可行。”

  朱亥大怒,吼道:“我为何不可行?”

  司马梗回道:“内侍大人有王命,当然可行。而将军并无王命,须等城中细作抓到后再放行。”

  朱亥不悦,拔剑便向司马梗刺去。司马梗躲之,亦拔剑相博。起初,朱亥居高临下,骑于马上,与马下的司马梗厮斗,而两人不相上下。后来,朱亥自知自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