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唐新帝国

第0040 议罪(1/2)

  尽管对杨复恭此举有些猝不及防,平时对吉王李保也有所猜忌,但一想到牵涉有王抟在里面,李晔心里突然有所明悟,但碍于情势,他还不得不故作愤怒状:“竟有如此之事?!”

  杨复恭不容天子喘息:“王抟大逆不道,老奴请全城戒严,搜捕逆党,并屠其全家,请陛下敕准!”

  这是要下重手了,杨复恭很清楚,所谓宰相谋反,事极荒诞,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因此他不希望给天子仔细调查的机会,同时,他还要借“谋反”这个强烈的罪名一鼓作气,把平日里和他唱反调的南衙大臣们全部清洗掉。

  李晔饶是沉着,毕竟事出突然,没想到杨复恭这个时候突然发难,说翻脸就翻脸,见状也不由恐慌起来,一时说不出话。

  杨复恭走上一步,目光紧紧逼视着李晔:“请陛下当机立断,老奴愿亲领八百骑前往!”

  面对杨复恭的咄咄攻势,李晔强自保持着镇定,脑中思绪飞转,努力思索着应对之策。

  刹那间,紫辰内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就在这时,御案旁一直沉默不语的为皇帝整理奏疏的枢密使严遵美突然开口道:“陛下,此事已然牵扯到了宰相,事关国体,万万不可草率!”

  时间虽然只过了片刻,但这一会对李晔来说,简直就像熬过了一年时间一样。

  严遵美的一席话就是李晔捞到的一根救命稻草,暗自吁出一口长气。

  杨复恭转而盯着严遵美:“如宗兄之言,难道让逆贼逍遥法外不成?!”

  严遵美这时好像突然放弃了平日里的小心谨慎,他半步不退:“即使王相公或有不轨,也应召三司廷议其罪,明正典刑,若未经查实而诛杀宰相满门,此举恐引起天下大乱。”

  近年来,杨复恭越来越专权跋扈,他一直隐忍着,为了保住禄位,也跟着杨复恭做了很多违背本心的事,时常在内心拷问着自己的良心。

  如今见杨复恭尚无确凿证据,就要屠戮宰相全族,说来他也是参与中枢决策的重臣之一,号称内相,堂堂宰相尚且被如此对待,内心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他平日里虽然奉行明哲保身之道,但杨复恭此举委实太过分,连同为北司宦官的他都感到很是不忿。

  “大帅,遽出禁军,城中确实有可能产生动乱,徒让宵小有作乱之机,还望三思!”

  跟随在杨复恭身侧的李顺节见状也忍不住跟着劝道。

  因为甚得帝宠,短短半年,李顺节的官品便连升数级,从一个中层军官,一跃而成三品大将军,麾下数千精兵,内心对皇帝充满了感恩,对杨复恭也渐渐少了往日的敬畏之心。

  现在杨复恭要带着他去屠宰相全族,行灭门之事,他心里清楚,这行为已经近乎兵变了,内心本不大情愿,见此情形,忙趁机进言。

  杨复恭见平日里一向对他颇为恭顺的义子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敢质疑他的行为,心下很是恼怒,他尖声呵斥道:“考虑什么?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还不快退下!”

  李顺节眼角闪过一丝愤怒,忙低头掩饰住了,他抱了抱拳,转身欲迈步而出。

  “慢着!”

  恰在此时,李晔肃声喝止了他:“顺节也是朕的义子,是大唐宗室,又是三品大将军,自然有资格站在殿内旁听参议。”

  李顺节闻言停住了脚步,感激的看了一下皇帝。

  杨复恭冷着脸一言不发。

  与杨复恭同行的神策右军护军中尉刘季述看到这里,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也跟着劝道:“杨公暂且息怒,咱家也觉得此事应该慎重,妄动杀伐有伤天和,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在这次密谋事件中,他一直被王仲先和杨复恭怕排斥在外,如今杨复恭突然发难,却拉着他一起面圣,刘季述心中也很不爽,当然,他之所以劝解,主要是因为他怕杨复恭斗倒了南衙宰臣后,更加嚣张跋扈,彻底把他这个右军中尉给架空了,到时候禁军中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李顺节的意见暂且不论,严遵美和刘季述都是内廷的元老级宦官了,论资历不比杨复恭差了多少,所以杨复恭尽管内心极为不悦,但也不便发作,只好悻悻作罢。

  李晔闻言庆幸不已,这严遵美、李顺节、刘季述三人总算在关键时刻给力了一把,不枉他平日里费心拉拢了,于是他趁机赶紧发话:“列位贤卿言之有理,明日召宰相延英廷对,共议此事。”

  至此,杨复恭只得罢休,他恶狠狠地看了“罪魁祸首”严遵美一眼,转身掉头而去,李晔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不知是什么滋味。

  第二日,正在中书门下办公的诸位宰相被宫中传唤,天子在延英殿召见,有要事相商。几位宰相得命后急忙赶赴内廷,王抟不明就里,也随之来到。四人在延英殿东门,遇到了前来迎候的一位宫使,这人一看到王抟,便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争霸乱世王者为符文之地献上祝福三界英雄录我有无数大佬争霸领主信我啊!我真是召唤师率土:我的资源能兑换让我玩个球?我的世界新时代乱与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