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善人

045、卷起千堆雪(1/2)

  接到李世民的信,郑华才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自己考虑问题,还是会用前世的思维。

  这可是封建时代,皇权至上,一旦碰到个昏君,恐怕自己就有点不好办了。

  好在李世民是个明君,自己这次请缨留在张掖,倒也没有被李世民责罚。

  至于信中提到的阿史那苏尼失部,郑华也通过海东青的视角观察到了。

  这个突厥部落,在灵州的西北方向,总人口可能两万多吧。

  他们以河套地区为家,不过如果他们真的起了歹心,对大唐还是有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对灵州和甘州。

  但以郑华的判断,现在颉利大败而逃,恐怕对于突厥其它部落,也都有极强的震慑力,不敢轻举妄动。

  颉利几十万兵马都败了,阿史那苏尼失才两万多人,敢闹事?

  李道宗也肯定不会放松警惕,说不定早就派人盯着了。

  不过李世民让自己盯着点,自己也不能不作为。

  郑华随即调来一只海东青,让它盯着阿史那苏尼失部,这只海东青马上就从铁山飞了回来,很快就到了河套地区。

  阿史那苏尼失部的日子,似乎还不错,河套地区水草一向都很丰美,这个冬天,他们过得很舒服,比起其它部落在草原上遭遇白灾,他们可是好过多了。

  郑华观察了两天,这里没有什么异动。

  而李道宗果然也派了一部分兵力,在严密监视着阿史那苏尼失部,这家伙也是个名将,不会忽略潜在的威胁。

  郑华也随即派出三支人马,在各咽喉要道布置了下来。

  同时,也派人跟李道宗以及张宝相保持联络,说明了自己所部的意图。

  其实李道宗早就知道郑华在张掖,只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无名小卒,李道宗根本没有在意而已。

  对于郑华派兵过来,李道宗原本不想接受,不过想到这是皇帝的命令,他也不敢违抗,所以,也顺势回信,随便聊了几句。

  字里行间,显然没有太重视的意思。

  对此,郑华也明白,人家那是什么人?皇帝的堂弟,堂堂的任城王李道宗,看不上自己也很正常。

  ......

  时间进入二月。

  这个时候,唐朝使团也抵达了铁山。

  面对如此局面,颉利大喜,以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当然了,颉利肯定还是要抱怨一番,认为唐军主动挑衅,是违背了渭水之盟。

  对此,唐俭则是指责颉利失道寡助,让草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唐军是正义之师,是来拯救草原各部的。

  要耍嘴皮子,颉利哪儿耍得过唐俭?

  随后,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唐俭是个谈判专家,对于这次谈判,他也是掌握着主动权,毕竟,唐军就在身后对颉利虎视眈眈,很多条件,颉利都不得不答应。

  包括每年去长安觐见李世民的事情,颉利也无可奈何答应了下来。

  憋了一肚子气,颉利自然也是不好受,只能暗暗发誓等将来恢复元气,一定要再次饮马渭水,让唐朝君臣付出代价。

  .......

  白道城。

  李靖等人再次合谋,商议如何往下发展。

  李世民的决定,并没有让他们乱了方寸。

  显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在这个时候特别有代表性。

  “诸位,如今陛下已经派了使团,正在跟颉利和谈,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李靖说完,看着大家。

  张公瑾说道:“既然陛下已经有了旨意,我们遵旨便是,此次会战,我们也取得了大胜,完成了任务,对陛下也有交代,也可保我大唐边关数年安宁。”

  李勣却道:“我认为不妥,都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可以放弃目标呢?

  突厥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要我们再坚持几次,所不定就可以灭了颉利,彻底解决这个大患!

  一旦让他缓过来,以历史的经验来看,他们一定会再次对我大唐形成威胁。

  不如派遣精锐骑兵,趁着和谈迷惑了颉利,咱们就再给他来个突袭,一战可定!”

  李靖闻言,也点了点头,李勣的话,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这次战争,的确也是到了关键时候,抓不到颉利,之前的胜利,恐怕都只能是井中月,水中花,一晃就过去。

  这时候,张公瑾又说道:“可是现在使团就在颉利那里,我们一旦发动进攻,恐怕会让整个使团陷入死地啊,如果他们有什么闪失,我们如何向陛下交代?”

  张公瑾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颉利发现唐军趁着谈判发动进攻,肯定会杀了唐俭等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