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太子师

第五十七章 信州总管(1/2)

  杨素虽然被免官,但并没有闲着。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伐陈之策。

  他早已看出,攻打陈朝是迟早的事,而他是一个能臣,凡事得想在陛下前面,这样才能有重新启用的机会。

  而且他得知消息,信州总管府总管一职空缺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信州总管府,是大隋的一级行政区,辖境包括今天重庆直辖市全境、湖北西部、四川东部。

  信州居长江上游,如果伐陈,这里必将成为军事要地。

  此前杨安硬闯杨素府邸抢人,杨素认为自己是受害方,按照随文帝的处事风格,就算不处罚杨安,也一定会在其他方面,给他一个补偿。

  他甚至认为这个信州总管,之所以迟迟不补缺,就是隋文帝有意留给他的。

  最近几天,他研究的目标已经转移到信州,筹划着如何在信州备战,做好伐陈战争的前期准备。

  这样,等陛下找他商讨伐陈之策时,他便能胸有百万兵,不负陛下所望。

  只是意料之外的是,连日来,陛下再也没有找他去商讨伐陈之策。

  最后杨素实在坐不住了,在大臣们早朝过后,他主动找隋文帝并献上自己的伐陈之策。

  不出杨素所料,陛下对他的伐陈之策大为赞赏,夸赞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就差当场没有封他为信州总管。

  能得到陛下的赞赏,杨素内心很激动,认为重新被启用已是板上钉钉,信心满满地向隋文帝告辞而去。

  杨素回到府中后,接下来只做两件事:品茶和等待,等隋文帝对他的重新启用。以他对隋文帝的了解,信州总管已是囊中之物。

  但杨素左等右等,一直没有等到隋文帝的圣旨。但他并不着急,只要隋文帝想伐陈,他就一定会被重用。

  这天上午,杨素又在府中品茶的时候,张权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爷,打探到消息了……”

  “慌什么!”杨素最见不得下手慌张失措,沉声喝道,“慢慢说,都什么消息?”

  “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张权欲言又止。

  “圣旨都说什么了,”杨素端坐不动,“快说!”

  “圣旨……圣旨是送到太子东宫的,”张权低着头不敢看杨素。

  “难道太子又犯事了?”杨素脸上浮现一丝讥笑,若是太子犯错,那可是大好事。

  “不是太子犯事,”张权终于说句囫囵话,“是太子少师被封为信州总管了。”

  “什么?”杨素手中的茶杯掉到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半晌,杨素瞪着血红的双眼,从嗓子眼里挤出来几个字:“竖子杨安!”

  杨安在太子东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他当然不知道是因为有人在骂他,还以为天气变凉的缘故。

  开皇五年十月,杨安接到圣旨,被隋文帝任命为信州总管府总管,驻扎重庆东部的奉节,负责经营长江上游。

  杨安深知隋文帝的用意,此前隋文帝问他伐陈之策,他便献策要在长江上游大建舟船,打造声势。

  所以杨安到任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造船,第二件就是训练水军。

  而且两件事同时进行。

  因为杨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战,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提前做好准备。

  杨安之前已经对双方的地形地势及双方优劣做过分析:

  陈朝在长江以南,隋朝在长江以北,隋朝要南下攻陈必须渡江作战。

  而隋朝地处内陆,极少水军;陈朝却水战颇多,水军经验丰富。

  南陈也早已看出,隋朝一直有入侵的意图,所以在长江沿岸的重要地点布防了大量水军。

  杨安有陆地上带兵的经验,对水战却是外行。

  在赴任之后的第一天,他再次对比双方的力量发现,隋军就算经过训练能提高水战的能力,也无法跟习惯水战的陈朝士兵相比,所以没有必胜的把握。

  杨安决定另辟别径,尝试从装备上超过对方。很快他就了解到,陈朝水军多数是小船,虽然轻便灵活,但也有着致命的缺陷。

  因为此时的造船技术还不够完善,使用的多是竹钉、木钉联结,禁不起碰撞,每年都会发生小船遇到暗礁被撞沉之事。

  杨安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现,顿时豁然开朗,他立即改变当初定下的战略:不仅要造船,还要造大船,越大越好。

  杨安脑海中浮现的是航空母舰的形象,虽然此时的技术完全制造不出航空母舰,更配备不了航空母舰所需要的热武器,但他完全可以将船造得足够大,足够牢固,能够撞毁、撞沉敌人的战船即可。

  当天下午杨安便找来负责战船建造的水监苏禾春以及工匠宇文策,将自己要建大船的构思跟他们讲述了一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