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太子师

第十六章 杨安升官(1/2)

  杨安初见太子妃,相谈甚欢。

  杨安穿越后的理想,就是帮助太子杨勇改正不良缺点,好成为未来的明君,延续大隋的寿命。

  而太子妃透露出来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和普天下的夫妻一样,恩恩爱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以后的理想不敢说,但目前的理想就这么简单。

  两人的理想有重合的部分,自然结成了同盟。

  太子妃甚至许诺,杨安有什么难办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她能办到,一定尽力而为。

  杨安恰好想起来有一件事,可以让太子妃帮自己出出主意。

  那就是姬威的事。

  已经关了他十多天了,杨安一直没有找到如何处理的法子。

  没想到,问题到了太子妃这里,就变得简单起来。

  太子妃的本意是给姬威捏造一个罪名,就是对太子妃不敬,把她根本不放在眼里。

  可杨安一分析,觉得罪行还是不够,得更加严重一些。

  于是两人一合计,就给姬威编造了一个品行不端加上弑太子妃之罪。

  就说姬威酒醉,在东宫内看上了一个宫女,兽性大发,正要行不轨之事时,却被太子妃撞见,怒斥姬威。姬威不但不收敛,反而借着酒劲辱骂太子妃,说太子妃坏他好事。

  太子妃一气之下,让人教训姬威,谁知姬威仗着自己是东宫将领,会技击之术,把太子妃的人都给打倒了。到最后还是太监首领赵三舍命相博,失手将姬威杀死,才保全太子妃。

  杨安与太子妃商定好相关细节,确定此事可行后,赵三领着人将姬威从关押的地方提了出来,找到定好的姬威犯案的地点,制造出打斗现场后,赵三当场处死了姬威。

  随后,太子妃便到独孤皇后那去哭诉,说姬威大不敬,连她都要杀。本来独孤皇后是不信的,可太子妃哭着把事情经过详细一说,姬威又是酒醉又是对宫女欲行不轨的,顿时独孤皇后就信了。

  要知道此时姬威不过三十四五岁,正当壮年,再加上喝醉了酒,欲令智昏大有可能。

  再说独孤皇后最恨丈夫对妻子不忠,姬威家有老婆孩子,却看上了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宫女,这还了得?

  就冲着姬威对妻子不忠这一条,独孤皇后定要让姬威官降三级;更何况姬威是对宫女用强,人家不愿意,他还要霸王硬上弓?

  触犯这两条,在独孤皇后的眼里已经基本是死罪了。

  独孤皇后一边听着哭诉,一边安慰太子妃,忽然愤怒责问,东宫管理乱成一团,太子妃身陷险境,太子又在哪里鬼混?

  若是以前,太子妃定然是不会说太子一个好的,可这次太子妃却一个劲的帮太子说好话,说太子因为云昭训等人的背叛,受了很大的打击,一直在闭门思过,认真反省,所以不知。

  独孤皇后见太子妃也为太子开脱,便不再多说什么,继续往下听。

  等太子妃说到赵三拼死护主失手杀死姬威时,独孤皇后不但没有惋惜姬威的死,还骂死得活该,说姬威就算活着,她也要让隋文帝叛他个宫刑之后再凌迟处死。

  就这么着,在杨安那左右为难的难题,在太子妃手里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而且杨安不知道的是,太子妃在独孤皇后面前将他大大夸赞了一番,说除了姬威这件事杨安因陪着太子不知情外,东宫内发生的另外两件大事,无论是阻止文武百官齐聚东宫贺太子,还是将云昭训和唐令则抓了个现行,杨安在其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太子妃还说东宫中围着太子转的几乎没有一个好人,要么就是如明克让、刘臻一类的文人,来了就和太子吟诗作乐;要么就是如左庶子唐令则、左内率姬威一类的小人,净教太子一些不良恶习。

  唯有太子洗马杨安,不但才华过人,而且品德高尚,对付太子更是有一套,总是能说服太子去恶习,养美德。

  在杨安的调教下,太子进步很大。只要杨安在,太子妃相信情况会越来越好。

  但太子妃同时也有担心,那就是杨安毕竟只是太子洗马。太子东宫里官比他大、地位比他高的,一抓一大把,这些人随时都能拿捏杨安。

  太子妃的言外之意就是,杨安如此大才,不应屈居太子洗马,应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独孤皇后和元氏的关系非同一般,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元氏被杨勇冷落之时,她更是因此而厌恶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勇,加倍心疼元氏。

  以往每每见到太子妃元氏,给独孤皇后的感觉总是郁郁寡欢,隐隐带着一股怨气,闷闷不乐。而今这次来,显然心情舒畅多了。

  太子妃一高兴,独孤皇后也高兴,于是当即许诺,一定要让皇帝给杨安升官。

  没过两天,杨安便升官了。

  这天上午,杨安正在习练赵三教他的武艺,听闻圣旨到,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纵甜爱笑的柠檬鱼凤栖梧桐鸣海乡白花蓝蝶梦中那个我爱的少年萌妮梦中的惊险经历带着猫咪拯救世界缘分到了最后仅此这般长音未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