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9号,福建省南部一个小城的妇幼保健所里一个女婴出生了,女婴还只会哭亦或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盯着别人,父母说因为她很难被逗笑,天天摆着张臭脸,因此小名才叫小臭,不过在小臭的记忆中,这个小名似乎从上小学后也就只有姨丈公会这么叫自己了。
这就是苏亦琳。
苏亦琳是小舅取的名字,说是找人算过了,五行缺木,取这个名字合适。
在苏亦琳的脑海中,3岁之前的事几乎是记不得的,只能模模糊糊的记得几件事。
每次回老家,哥哥姐姐们总是会围着自己转,只要自己有一点点不开心,在酝酿着嚎啕大哭的时候,哥哥姐姐们会马上使出各种办法哄自己。
那是记忆中最快乐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可事实证明她并不是小公主,父母都是农村出身,尽管外公家算得上是村里首富了,但结婚的时候双方的父母也愣是七凑八凑,东借西借的才简单请了客,吃了饭,再在县城里买了一套五十几平米的小房子算是新房。那时候母亲极力要求要到县城居住,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在父母结婚的一年后,苏亦琳就出生了。
在享受了两年多的小公主生活之后,亦琳发现父母并不再惯着她了,也是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小公主。
亦琳隐隐约约还记得那是一次去超市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很好看的芭比娃娃,想购买却得不到母亲的同意,赌气地走了几步,看见了漂亮的糖果,对母亲表示想要买糖果,母亲再一次拒绝了说:“糖果吃多了容易蛀牙。”
亦琳自觉受了委屈,赖着不走,又开始准备哭了,这时候母亲不再像以前一样哄着或是马上同意,而是生气的对她说:“你走不走?不走就自己待在这吧!”引得购物的顾客还有营业员都侧目看过来。
亦琳一听就慌了,马上不敢哭,似乎是听到那句让她一个人待在这而感到害怕,哪管得了别人的眼神,立刻站起来屁颠屁颠的跟着妈妈,妈妈最终把她抱起来,拎着购物篮走到收银台结账。
回家的路上亦琳都一直在小声的啜泣,但不敢再提高音量,一点儿也不敢。那时候的她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但长大一点的时候就明白了:家里没有富余的钱总是买玩具,她不能跟其他女孩子一样买公主裙,也不能跟其他女孩子一样吃甜甜的巧克力,更不能跟其他女孩子一样住在一幢一幢的家里有楼梯的大房子里面。
可那时的亦琳不明白,只知道肯定是妈妈知道她又要买玩具和糖果不开心了,以后再也不买玩具和糖果就好了嘛,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提过想要什么玩具和糖果。
也没有再任性的说要吃什么好吃的,母亲买什么吃什么,也不挑食,直至长大后父母还会说她小时候很好喂,什么都吃,就跟喂猪一样,亦琳附和着笑,心里却在想:那时候我也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我也喜欢甜甜的巧克力,我也喜欢漂亮的小蛋糕。
那时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已经在飞速发展,深圳珠海和广州已经成为很多人南下打工的目的地,父亲曾经说过自己因为读初中时不想读书一心只想学开车,所以初中毕业后马上学了开车后考了驾照就下深圳了。
可父亲并没有在深圳打出一片天,就回来开货车了,九几年的时候还开货车到过很多地方,沿海城市基本都走过了。
大伯和二伯两个人倒是很会读书,在县里最好的一中读到了高中毕业,后来在父亲回来后他们倒是都下深圳了。
三岁左右的时候,亦琳一家一起去了趟深圳游玩,在深圳逛了那么大的商场,她才知道,原来有的商场里面还可以分很多不同的店铺,那种叫商场,跟超市不一样。
有印象的是二伯家的邻居,是一对夫妇和一个男孩,一星期之内,亦琳和那个男孩子从陌生人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幼时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而纯粹。
他的父母好像很忙,有一次就麻烦二伯母先代为照看,二伯母为人热情就说:“你去忙吧!正好我老公他弟弟一家来这玩,还有个小孩子可以跟他一起玩。”他的父母放心出门了。
接着二伯母把那个男孩带进来对那个男孩说:“去跟亦琳玩吧。”那个男孩怯生生的走了过来,亦琳拆开一颗糖果放到他嘴边,示意他张开嘴,他张开嘴后亦琳就把糖果扔了进去,他也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在年幼的亦琳心中,一起吃过糖,一起玩玩具就算是好朋友了。可是当时她连那个男孩子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十年后才再次见到了他。
2003年9月,亦琳已经快三岁了,父母商量过后决定把她送去读小小班,报名进了北苑幼儿园,正好离家不到500米,又恰巧是县城几间幼儿园里学费最低的幼儿园。
第一次妈妈送亦琳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怕她哭闹,就哄着说:“琳琳乖,就是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放学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回去了。”
亦琳也就听信了妈妈的话,那天进了班级后,看到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哭,声音时大时小,但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不愿意妈妈离开。
小孩子的情绪容易互相感染,一个哭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旁边一位很漂亮的老师看亦琳一直盯着那些痛哭流涕的小孩子,可能是怕她也受到情绪的感染,如果再哭一个,她们可能就忙不过来了,况且比起哭得生无可恋的小孩子,她们还是更喜欢乖乖的不哭不闹的小孩子。
因而那位漂亮的女老师就走过来对亦琳说:“你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苏亦琳。”亦琳看着老师,用糯糯的声音按妈妈教的回答。
“真乖,我是沈老师,我们去那边玩玩具好吗?”亦琳点点头。
老师带亦琳到教室的最里处,亦琳看到了几个一样没哭的小孩子都在玩着玩具,沈老师说:“小朋友们,这位是亦琳小朋友,她和你们一样都是很乖的小朋友。”
几个小朋友听着老师讲完后都看着亦琳,老师接着说:“你们一起玩吧!”
有一个女孩子主动问亦琳:“你好!亦琳,我叫许安依,我们的名字里好像都有一个yi,那我们就是好朋友了。”那时候的小孩子并不懂拼音和汉字,完全就是读着音好像差不多就认为是同一个字了,名字里有同一个字就是好朋友了。
“好。”亦琳开心的同意了,两个小女孩就一起说着裙子,糖果,公主等等各种小女孩才会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