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第641章 六耗图

  这些观想对象涵盖了自然元素、建筑、佛像以及修行境界等多个方面,为修行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指引。

  在造像中,韦提希夫人被塑造成修行的主体,她对面依次雕刻着日、树、水池、佛、菩萨等观想对象。

  这种布局不仅突出了韦提希夫人作为修行者的中心地位,也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十六观”法的各个步骤和境界。

  从整体上看,北山“观经变相”的布局极为严谨,构图充实饱满,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整幅造像中,人物多达五百余尊,即使是最小的人物,也雕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雕刻技法多样,从浮雕到圆雕,各种技法运用自如,展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除了人物和场景的精妙刻画,这件作品还展示了丰富的器物和装饰细节,为研究唐代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例如,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乐器、建筑、服饰和舞蹈场景,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音乐、建筑、服饰和舞蹈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视觉依据。

  ————————————

  “锁六耗图”,全称为“缚心猿锁六耗图”,这幅雕刻作品位于宝顶大佛湾“观经变”与“地狱变”之间的峭壁上。

  由于其规模远不如左右两龛宏大,因此常常不为人所注意。

  然而,这幅作品却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和艺术价值。

  全龛高7米、宽3米,龛的正中央雕刻着一位卷发人,他跌坐于莲台之上,怀中宁静地躺卧着一只猿猴。

  卷发人的头顶上方横书着“缚心猿锁六耗”六个大字,醒目而富有深意。其左侧竖刻着“弥勒化佛”四字,明确指出这位卷发人即为弥勒佛的化身。

  其右侧则竖刻着“傅大士作”四字。

  傅大士,姓傅名翁,字玄风,因取姓为傅,故被称为傅大士,又因出生于东阳,也被称为东阳大士。

  他自称为善慧大士,生于南齐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卒于陈宣帝大建元年(公元569年)。

  傅大士在十六岁时娶刘氏为妻,并育有二子。

  然而,父子三人共同修行佛道,展现出对佛教的虔诚和执着。

  傅大士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梵僧嵩头陀,并在松山结庵苦行七年,期间撰写了《傅大士传》四卷。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修行体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卷发人所坐的莲台下,雕刻着六条绳索。

  这些绳索的终端分别缚着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并用文字明确标明它们各自代表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所谓的“六耗”、“六窗”、“六根”。

  打一个浅显的比方,人如同一间房屋,身上的六根就像六扇窗户。

  如果窗户打开,外界的尘埃就会进来,迷住人的心窍。

  只有关闭六窗,才能免受外界的干扰,使人心入静,获得真正的宁静和智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