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地狱变相2
18.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
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
工匠师通过对他形体细微动作的刻画,充分表现出了比丘的矛盾心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面对这杯酒,他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下面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
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
据《大藏经》载,佛告迦叶: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
善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夫不识妻……
或姊不识妹,或不识内外眷属……
旁边这组雕像便是根据以上说法雕刻的。
第一组造像描绘了一个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袒胸而归。
他的妻子见状,急忙上前搀扶,然而醉酒的丈夫却误以为受到攻击,一把揪住妻子的头发。
第二组造像展示了一位醉眼惺忪的父亲,敞怀斜坐在床上,对躬身请安的儿子置之不理,仿佛不相识。
第三组造像刻画了哥哥醉酒后仰坐在地,对前去搀扶他的弟弟破口大骂。
第四组造像描绘了姐姐喝醉后步伐蹒跚,妹妹上前搀扶,姐姐却头偏一方,推却作不识状。
工匠师们雕刻这四组造像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
通过这些生动的形象,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从而引以为戒。
这些醉酒人的形象被刻画得神情恍惚,目光朦胧,醉态可掬,展现了匠师们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艺术的精湛掌握,是很难将这些醉酒人的形态表现得如此真实动人。
这四组情节,从人物表情动态、性格特征的刻画到动势关系的组合,以及刀法的洗炼概括来看,都堪称艺术佳品。
整龛地狱变相通过臆造的表现神权的恐怖场面,反映了当时人间社会生活和封建法制的现实。
造像从构思、选材到表现形式,都显示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在地狱变相中,很多人物形象的比例关系和人体结构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为了渲染地狱的恐怖气氛,匠师们在写实的基础上作了艺术夸张,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鬼卒和受刑者的形象。
例如,在寒冰地狱中,两位冻鬼的肌肉、动态和表情都运用了很高的夸张技巧,让人一看就强烈感觉到他们正在哆哆嗦嗦地打着寒颤。
对于铁床地狱中“吹火鬼”的刻画,匠师们有意突出了他鼓足气的腮帮、紧撮的嘴和快要迸裂的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