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你用青春赌赢了谁

第6章 为你作弊

  你知道吗?有一种暧昧叫做讨厌。

  又是一年秋风起,一场秋雨一场寒,南方的秋天,渐渐进入深秋,那风雨中的叶子,一片片地落地,像一声声叹息诉说一声声告别。

  龙岗县城上,周天是赶集的日子,从龙岗中学穿过百步梯,笔直的走,走到道路尽头,就能看到街心花园街。

  一到赶集,街心花园街上人声着实的嘈杂,东边巷口连着西边巷口,双车道马路横穿两巷,以交叉状布局对齐开来。四五层楼高矮房屋不偏不移并排两侧,像及钉死耶稣的十字架。

  秋分里的赶集,天气渐寒,有种要提前置办冬天里衣物的感觉,街上的人分明比往常多了许多,人肩相擦,衣袖相接,物多人多,竟成胶着状态。

  街心花园内有两家书店,一家叫知行书屋,名字来源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一家叫行知书屋,是根据我国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名字而来,正是因为这些渊源,两个书店在名字上颠倒,以至于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

  知行书屋,装修布局效仿古代的雕龙画凤,颇有古时书院的风格。行知书屋则像是民国初年的恰同学少年新风尚,有朝气,向往新思潮。

  除此之外,两家书店唯一的区别就是知行书屋提供阅读场所。更加奇怪的是知行书屋的生意要好过行知书屋,一直都这样,可是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们哪家最赚钱。

  这个点是响午十一点,在知行书屋的文学阅读区,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一列列的寻找着语文写作题材。从背面看过去的,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分清楚他是谁,当从正面的角度瞧过去时,他分明就是孟川墨。

  他没有什么爱好,不打球也不打游戏,更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所以,在短短的十几年人生当中,他养成了对文学情有独钟。

  关于他的文学梦,还得从孟川墨小学五年级开始说起,那年我们学校里来了一名正式编制的语文教师,他是孟川墨远族里面一个亲戚,学历应该是中专老师,可别小看这个学历,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文化人了。

  他的到来,改变了孟川墨的整个童年,他开始认识了三毛,开始认知了鲁迅,开始认识了冰心。在他的熏陶下,孟川墨小小的心灵开始萌发文学梦,

  五年级的一个初冬,全乡组织小学生作文大赛,学校去了四人,六年级两名女人,五年级一名女生,一名男生。

  他记忆犹新,当时写作题目叫《我的家乡》,文章的结构是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的,这次作文比赛,孟川墨荣获了全乡第二名,足足为学校争了光,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从此以后,他的文学种子就这样生根发芽了,他开始借阅图书,犹如三毛《撒哈拉沙漠》老舍的《骆驼祥子》,他几乎把学校能借阅到的图书都看了一个遍,甚至把老师家里库存也借阅了。

  关于看书这件事情,分享一段有趣的经历。孟川墨与他的哥哥相差三岁,但他与哥哥的上学就差了几个年级,他还在小学五年级时,哥哥就已经初二了。由于那个年代,图书是困乏的,于是他会偷偷的拿哥哥关于文学的书籍看(因为当时学校会发写作练习读物),经常被哥哥笑话他,一个小学生怎么能看得懂初中的书籍。

  尽管哥哥一直笑话他,但他依然在初中时偷偷的阅读他高中书籍,遗憾的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哥哥高中毕业后为了能够让他读书未能上大学,这也是他这辈子最遗憾的痛。

  孟川墨一边在陈列书架上找资料,一边和店家老板闲聊,老板半推销着说,这个月《读者》和《青年文摘》读物已到,有很多新颖的文章,可以买点回去,孟川墨附和着老板的话,晚点走时看看。可他深知,他的钱只能够每周的生活费,就算1.5元的一本文学杂质,他也掏不出来。

  孟川墨是书店里的常客,老板其实也知道他的生活家境,说说买书的事,也就是为了消磨闲聊的时光。书店里为什么要摆放阅读区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为那些买不起书籍的贫穷家孩子准备的,有些书不用买回去也能在书店里抽时间看完。

  时间磨磨蹭蹭,转眼就到傍晚六点,晚自习要语文单元考试,孟川墨冷不丁的离开书店后,浑然不觉钻进龙岗中学,待他回来之时,也是夜幕深垂。

  他在校外红姐家的饭馆,简易的吃了顿酸菜豆米炒饭,一共就三元钱,然后手里拎着语文课本径直朝高二(九)班教室走去。

  操场路灯是昏暗的,笔直的超出叫不出植物名字的高度,走在树下,婆娑的灯光星星点点的投射到斑驳淋漓的水泥地上,这样的路灯也就勉强可以照明走路,其他一无是处。

  语文老师是众多的任教老师中最漂亮的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在高中一年半的上学时间内,孟川墨产生好感的老师,可惜人家已经有男朋友,她在班级里面,总是喜欢讲她和男朋友爬泰山的故事。

  一到晚自习,语文老师总有一个习惯,拿着备课的教材,半倚着多媒体设备,看着和备课教材厚度不一的课外读物,偶尔也时不时打量讲台下奋笔疾书写正在写考试试卷的学生们。

  第一组第三桌的左边桌子上,孙木冉侧脸贴着语文课本,有气无力的望着孟川墨的方向,右手战战兢兢,很是费力的写下每一个文字,左手紧紧的捂着小腹,额头上微微冒出冷汗。

  孟川墨留意孙木冉多次,刻意问到,是不是肚子不舒服,要不要帮老师请假?

  孙木冉抿着嘴,轻声细语的说:“不用了,一会儿就能好。”

  孟川墨自顾着写试卷,没有再留意孙木冉。

  两节晚自习合并到一起考试,没有了课间十分钟,很快离下课只有半个小时,孙木冉才缓缓的有点力气撑起来写试卷。可是时间也来不及,她肯定是写不完了的。

  孙木冉可怜兮兮的看了看孟川墨,扯了一下他的试卷,把你的ABCD给我看看,剩余的作文和文字解答题我做得也差不多了。

  孟川墨没有反对,傻傻的看着试卷去了孙木冉的桌上,他有些举足无措,有意从自己的语文课本中抽出一份干净的试卷又假装的写了起来。

  半个小时的担惊受怕,晚自习的铃声终于响起,孙木冉提着书包起身走人,孟川墨瞄了瞄她的试卷,发现名字栏上并没有孙木冉三个字,出于善意的提醒,孟川墨喂了一声,指了指名字一栏。孙木冉并不在意,你帮我写上吧,于是孟川提手写上孙木冉的名字,和自己的试卷一起上交老师。

  大概是周二下午,语文老师兴高采烈走进高二(九)班教室,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带着女人的磁性声音,这次的单元测试,大家都考得不错,特别是有两位同学,我要提出来表扬一下,

  一位是孙木冉,一位是孟川墨,为什么要表扬呢?主要是孙木冉考了全班第一名93分,孟川墨考了全班第二名90分,仅仅只有一个选择题的差别,能考出这样的成绩,确实是认真听课了,但是,我在选择题上发现了端倪,两个人错的都是同一个题目。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先把试卷发下去,大家先对着课本找出错误的原因,放学后,请孙木冉和孟川墨到我办公室一趟。

  几颗大树后面是语文老师的办公室,那是与高二(9)班同属一层的正对面,孟川墨每次经过这里时一个画面总会浮现:“大树背后是不是有一双眼睛每天都在盯着他们,想想陡然觉得可怕。”刚走出青春期的女人总是各种小心思,他两撞谁的枪口不好,偏偏撞到她的枪口。

  语文老师态度温和面带笑容:“叫你俩过来主要是帮我整理一下办公室,我晚上要去省城学习,可能就没有时间打理,你们收拾完后,记得把办公室门关上。为什么叫你们帮我收拾办公室,相信不用我多说吧,你们心里应该都清楚。”

  于是语文老师出了办公室门,扬长去了县里长途客运站。

  孙木冉刚才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下来,长长谈了一口气:“不就是打个小抄,至于吗?”

  孟川墨安静的站在一旁,没有想要说一句话的意思。

  孙木冉看着他就觉特别讨厌,装什么深沉?你以为很安静,别人就会把你当着美男子,想想就很恶心,才懒得搭理你。

  从语文老师办公室走出来那一刻,天空已经黑了下来,又突然下起了小雨,孙木冉有些着急,想着方悦希不知道死哪儿去,曾楠竹呢?又觉得很不可靠,孙木冉管不了那么多,干脆跑回去算了,刚跑了两步,雨实在太大,她又退了回来。

  天又渐渐黑得厉害,小女生的害怕突然陡增,更加要紧的是,这该死的天气很可能让她感冒,冷风呼啸着穿透她娇羞的外衣无情的掳掠侵占她每一寸肌肤,就像一个脱光的少女正被一个男人猥亵着。

  她后悔刚才拒绝孟川墨一起走的邀请,并时不时向后面办公室仔细打量,她希望黑暗处走出来孟川墨的身影。

  “是孙木冉吗?”一个渴望已久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孙木冉嗖的一下转身,故作镇定“我以为你走了呢?”

  仅此一句,孟川墨仍然一句话也没有再多说,他淡淡微笑着撑开雨伞,示意送孙木冉回去,孙木冉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她挪动僵硬的步伐,尽量配合雨伞的移动。

  慢慢黑夜,这条路显得很长很长,孙木冉记不清楚走了多久,总之比她以往任何时候用的时间更多。她根本就不想在这种环境下与一个看似熟悉的陌生人同行,她无数次想找话题同孟川墨对话,每次话到喉咙又咽了回去,这种感觉实在让人难受,她开始讨厌时间过得如此漫长,也讨厌这条回家的路今天为什么也在捉弄她。

  天空的雨下得更大了,孙木冉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她很想快点结束这段不愉快的同行。她抬头看着远处的尽头,转角处就是她的家,此刻,从来没有如此想回到家的念头涌上心头,还没等到转角处,她推了推孟川墨:“可以了,我到家了!”

  孟川墨依然朝她笑了笑,傻傻的没有说一句话。

  尽管孙木冉很讨厌这个家伙,出于人之常情,她也应该说句谢谢,正当她想表示感谢时,孟川墨的身影也消失在慢慢雨夜当中,留下孙木冉五味杂陈的思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