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寻找落魄魔王
林天琮先是拜见父皇母后,再问林瑾瑜:“皇姐,可有好些?”
“无大碍,只是有些头疼。”
太医听闻,连忙上前查看,毕竟,这可是唯二的皇嗣。
关乎国家的大事。
太医给林瑾瑜把脉,“殿下落水后,感染风寒,现在仍未痊愈,臣开个方子,熬制煎服,一日三次。”
“不出三日便能有明显的效果。”
“陛下,皇后,太子,殿下,臣这就下去抓药,臣告退。”
太医退下后,皇帝开始询问林瑾瑜,“皇儿,你是怎么落水的?”
林瑾瑜脑子里多出许多记忆,一时间竟反应不过来,只记得脚下一滑,便没了意识。
“回父皇,孩儿记不清了。”
皇后抱着林瑾瑜,“你可吓死为母了,下次出门,一定要多带侍卫。”
皇帝和太子都很疑惑,林瑾瑜不可能被暗算,因为他们三人都有自己的暗卫和死侍,全天待命。
就连明天吃的食物,喝的茶水都有暗卫试毒。
如此疑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修炼者。
修仙的花样多。
能神不知,鬼不觉得暗算人。
皇宫有人暗中勾结修仙者残害皇嗣,这让殿中的三人心中冷笑。
唯独皇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认为是倒霉。
皇帝门清,看着太子和林瑾瑜说道,“太子,皇儿,这宫中的不少人也到了该出宫的时候了。”
“你们宫中,有哪些该放出宫的就放出去。”
太子和林瑾瑜同时回道,“是,儿臣明白。”
这几日,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氛围,血腥味混合着各宫的胭脂水粉味。
宫中人人自危。
皇帝见林瑾瑜大病初愈,且宫中尚有内患未除尽,便停了她的功课。
要换作往常,根本不得空闲。
毕竟一个储君要学的东西有很多。
林瑾瑜记得,书中说,现在落魄的魔王在人界。
也就是她的国土中。
但书是以女主视角打开,只片面的介绍了魔王有多惨,多可怜。
杀害无辜那是被逼无奈,一笔带过。
殊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冤魂在地下鸣冤。
林瑾瑜决定去找这魔王,趁其病,要其命。
这种控制不住自己,乱杀无辜的祸害,留着做什么。
林瑾瑜最在意的,是她的责任,她的责任是守护百姓的安宁。
林瑾瑜派暗卫出去找人,特征是十岁左右,红瞳,乞丐。
暗卫是顶级人才,各个方面都十分精通。
“找到人后,立马通知孤,守在这人身边,不能跟丢。”
“属下尊命。”
……
过了一月,终于有了消息。
飞鸽来信,暗卫找到了,在青峡县三菱城路北村。
说来巧,朝中正上报青峡县闹干旱。
青峡县有大坝,大坝蓄水。
不知怎么,这大巴居然坍塌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洪灾之后便是旱灾,瘟疫横行。
朝廷正打算派人去救灾,林瑾瑜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主动请缨。
皇帝也觉得这其中大有猫腻,让林瑾瑜去也好,试试手。
不少老臣表示不妥:“殿下金尊之躯,去那等流民横行的地方,万一染上恶疾,让这天下的百姓该当如何啊。”
皇帝就两子嗣,大家都知道皇帝把两孩子都当储君培养,珍惜得不行。
大臣们不明白为什么陛下会同意殿下去救灾。
早朝后,皇帝把林瑾瑜召进殿内。
“你可知朕的用意?”
林瑾瑜低下头,抱拳道,“自然,儿臣理应为百姓做实事。”
“你可知,好名声是如何来的?”
“勤政任免,减轻赋税,体恤百姓。”
皇帝严肃得道,“错,那是史臣写的,要想获得一世盛名,少不得微服私访,下放体恤百姓。”
“收拢民心,让世人爱戴你,而不是让史官,文青恭维你。”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考虑你的名声,爱惜羽翼,是每一个君子应该做的。”
林瑾瑜受教,“儿臣谨遵教诲。”
“朕记得你与太子七岁便习了帝王术,用人与权谋,最重要的是控心。”
“控制臣子的心,权衡利弊,同样,控制民心,你也不要小瞧。”
“朕知道,朕对你和太子严苛,但朝中大臣们依然认为朕对你们过度保护,此次是该让他们开开眼了。”
林瑾瑜明白了父皇的意思,这是要让她发展自己的羽翼,成就自己的名声。
“孩儿谢过父皇,定不会让父皇和母后失望。”
三日后出发。
出门需要选吉日,同样,筹备赈灾粮,赈灾款也需要时间。
三日后,林瑾瑜赶去青峡县,赶路期间,不忘顺便体察民情,关心百姓。
如有人告御状,也是妥善处理。
盗匪贼寇,只要是看见,或者听见,都派兵府清缴干净。
青楼全拆了,改成茶楼,或者戏楼,纺织楼。
林瑾瑜拥有了现代的记忆,她知道,女性可以解放。
她前世和朋友们一起看的《姐姐妹妹站起来》,就是讲述女性的解放。
像这种灰色地段,多是人口买卖,迫不得已,不然谁会放下尊严,以色示人。
她的子民,不是玩物。
整个社会风气是该整顿整顿了。
女子手巧心细,适合的行业特别多。
古希腊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这类神话故事通常放大人类的恶性,但也是写实派。
女性的智慧不容小觑。
可权利是个好东西,人人都想要,但是根本不够分。
男人自己都分不够,还指望能给女性分一杯粥,不可能。
当然,有青楼自然有小倌楼。
被迫害的不止女性,还有弱者,未长大的孩子,无权无势的百姓。
弱没有错,谁不是呀呀学语过来的。
错的是那行剥夺他人成长机会的牟利者。
青楼属于买卖人口的重灾区。
不止买卖人口,还有数不胜数的人贩子拐来的小孩。
所以林瑾瑜不能容忍这些存在。
即便她知道这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为此招来祸患。
林瑾瑜不是只管拆楼不管后续事宜的人,她妥善处理那些解放的女子。
那里面甚至有不足三岁的稚子。
被拐的找父母回家,家破人亡,或者无家可去的就学门手艺,纺织,木匠,铁匠……
找不到家的小孩统一送进学堂,官家出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