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待到繁花盛开时

第48章 琴琴下乡,初见梅山

待到繁花盛开时 孤雁雪鸿 3016 2024-11-12 15:57

  汽车里装的都是省民政局下发给湘中县各山区学校的救济物资,有文具和书籍,也有过冬穿的棉袄。一出县城,司机邓宝山就对坐在副驾驶室的黄琴琴说,琴干部,从小到大,我看到过抢着吃糖的,没看到过有抢着吃苦的。往年为了找个人下乡送物资,周局长只差没让大家集体抓阄了,你倒好,自己抢着去;你是不知道,我们民政局的人见你主动去送物资,都乐得笑开了花,巴不得颁你一个劳模奖,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是评什么奖的时候,你肯定得靠边站,门都没有。

  黄琴琴来湘中县工作就是想好好锻炼自己,实实在在做点事,根本没去想这些是是非非,功过得失,她笑嘻嘻地说:“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少根筋没心计,是个傻妞啊。”

  “有那么点意思,不过,我还是挺佩服你的,毕竟这些物资对城里人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山区孩子来说就是宝贝,他们肯定会很喜欢的。”

  黄琴琴感觉这个宝山与民政局其他人很不一样,平时寡言寡语,但看问题还是很深刻的,她想了解他:“宝山,你也是山区孩子吧!”

  邓宝山虽然为黄琴琴打抱不平,但心里很是认可她,加之平时在局里,没几个人高看他一眼,他很快打开话匣子:“是的,我是牛头山的,家里以前很穷,加之兄弟姐妹多,大冬天的连袜子都穿不上,冻得鼻涕流得像火车道一样长,那时候,有钱人家孩子都笑我们是鼻涕王。”

  黄琴琴虽然还没去过牛头山,但他知道李上游的家就是在牛头山,很欣喜地说:“我爱人也是牛头山的,这么说,我们还是老乡啊。”

  邓宝山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很兴奋地说:“那太好了,请问你爱人是哪个?”

  “李上游,你认识不?”黄琴琴心里在想,牛头山应该不算大,兴许邓宝山跟李上游本就认识,她试探性地问。

  “是上游哥啊,太认识了,他老爸就是我们乡的乡长,是个大好人,他见我们家特困难,我一退伍,就介绍我来民政局开车了。”

  “你当过兵啊,很不错嘛,请问当的什么兵?”

  邓宝山出身好,根正苗红,加上身体好,曾当了三年兵,他自豪中带略带遗憾地说:“当的汽车兵,只可惜自己没读多少书,转不了干,所以就退伍了。”

  “确实有点遗憾,要是多读点书就好了,不过为民政局开车也挺好的。”

  “那时家里穷,吃饭穿衣都成问题,那还钱读书啊,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说了,现在每月都去送救济物资,看到别人领救济物资时的高兴样,我心里特带劲。”

  黄琴琴像找到了知音一样,很深沉地说:“能这样想就对了,看来你也该理解我为什么主动申请来送物资了吧。”

  “能理解,只是觉得那么多大老爷们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让你这么细皮嫩肉的妹子来干苦差事,让人有点心疼。”

  “没想到你挺会怜香惜玉的。”

  “因你是个好人,对坏人可就不一定了。”

  “谢谢你这么看我,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邓宝山伸出手,激动地说,我代表我们山里人谢谢你,一起握个手吧!

  经过一路的聊天,邓宝山给了黄琴琴很好的印象,她感觉这个年轻人身上有山里人的善良、淳朴,也有战士的担当、勇敢正气。她嫣然一笑说,不用谢啦,这本身就是我分内的工作,我必须要做好,不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政府对我信任。

  黄琴琴也让邓宝山改变了自己对干部的认识,他觉得黄琴琴与别的干部不同,不摆架子,亲民;做事扎实,不虚浮;待人真诚,对老百姓是真心真意地好。他很信任地说,琴干部,是直接送到各乡政府呢,还是直接送到各乡的救济点?

  黄琴琴看了看物资分配表,上面写明了物资要送达到的各个救济点,她不解地问,上面不是明确要求把救济物资送达各救济点吗?

  邓宝山笑了笑了说,以前的干部可没管那么多,都是先送到各个乡政府,然后再由各乡政府的民政办转送到各救济点。

  黄琴琴没想到前辈们会在工作上打折扣,她很疑惑地说,上面不是明确要求救济物资的配送要减少中间环节吗?怎么会这样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家怕麻烦,不愿意一个点一个点地送呢,”邓宝山很有掌故地说,“再说,送各乡政府的话,都是有招待的,人家可是把我们当菩萨伺候着呢,谁舍得放弃这样的机会啊?”

  黄琴琴没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与自己期望中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她红着脸说:“那你愿意跟我直接送各救济点吗?”

  “我就是个打工的,只要你琴干部不怕辛苦,你指哪我就开哪里去,绝不打折扣。”

  黄琴琴了解到实情后,生怕邓宝山也掀她多事,便激将他:“那你到时可别埋怨我啊。”

  “你琴干部都不怕,我山里人怕什么呀,再说,像我家里那样偏僻的地方,就很需要琴干部这样的人去,不然,他们很多救济都得不到,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黄琴琴不知这又是什么猫腻,长叹一声说,怎么会这样啊,我们做民政工作的不就是要关心那些最应该关心的人吗?难道就因地方偏僻就不去吗?

  “琴干部,实话给你说吧,这民政局的水深着呢?慢慢地你就会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免得人家说我一个打工的不守本分,尽晓得搬弄是非。”

  黄琴琴先不管它水深还是水浅,先得把自己做的第一件大事做塌实,做熨帖才行,她很干脆地说:宝山,我们就一个点一个点地送,先到梅树小学去吧。

  邓宝山以前很少碰到过这么认真的干部,今儿个碰到,自然很高兴,他爽快地说,好的呢,琴干部,前面都是山路了会有点颠,你坐好啊。

  黄琴琴觉得宝山也学会官场那套了,她笑着说,宝山,我给你提个小小的要求,以后别一口一个琴干部的叫,叫得反而生分,我比你小,你干脆跟你上游哥一样喊我琴琴。

  “那我不如直接喊琴嫂子。”人一熟,宝山也敢开玩笑了。

  “那可不行,在单位可不能乱扯亲戚关系。”

  “听你,琴嫂子。”

  “是琴琴,不是琴嫂子。”

  “我知道了,琴嫂子。”邓宝山忍俊不禁。

  黄琴琴也笑得往后一仰,她很随意地说,宝山,不难为你了,在外面,你想怎么喊就怎么喊吧,不过在单位里尽量别这么喊呵。

  从县级公路进入梅村,要走一段很长的盘山公路,邓宝山加足马力,对旁边的黄琴琴说,琴嫂子,坐好了,要上山了。

  爬了一段坡,又是一道拐;过了一道拐,又是一段弯;过了一段弯,又是一段坡。如此反反复复,黄琴琴就像坐在摇篮里一样,在车里颠来倒去,心脏嘭嘭乱跳。大约一刻钟后,车子进入了一个山凼,梅村出现在眼前。

  如果说湘中县是山区,那么梅村就是山区的平方;如果说湘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那么梅村就是国家级特困区。梅村坐落在一个山凼里,放眼整个梅村,除了村口有五棵古老的梅树,四周都是石头,挤挨密挨的。村里水田很少,庄稼都是种在石缝地里,那些石缝地都是一代又一代的梅村人在石头缝里开垦出来的,每一块面积都很少,一年四季里,石缝地里种着红薯、花生、玉米、烤烟、向日葵等农作物。千百年来,梅村人开垦出了它们,它们也就养育着梅村人。

  梅村小学建在一座石头山上,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小路,邓宝山把车子停好后,邓宝山高兴地说,琴嫂子,只能到这里了,去村小学只能走路,我们先下车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