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豫章攻略之将兵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这时,万籁惧寂,突然有了一群鸟叫,划破了这寂静。
不到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
一支比晨起的鸟儿起得还要早军队,已经开始的行军赶路。
这支兵马,就是修整一夜,兵精粮足、士气高涨的王枫一伙兵马。
情报处归位后,探马正是开始交由其整理传讯。
如今,王枫总算是有时间关注周围的战况。
舒县城内,方木领军三万青壮,押运物资,赶来支援。
两方前军即将碰面。
豫章郡太守王獒方向兵马,偏师已经攻下刚占领不久的寻阳小心县,如今大军还在与皖城死磕到底。
不过,随着汉军消息的传递,快到退兵而回豫章郡的那一天了。
至于扬州之外,受限于时间,详细消息还未传回。
不过,据王枫估计,若是没有变数,仍在长社焦灼。
毕竟,这些大人物,最擅长的就是维持双方平衡。
天高路远,扬州之外王枫没有心力管,如今只要增强自己手上的力量就好。
扬州刺史一众汉军,自接到消息之后,开始拔营启程,行不过半夜,眼见贼军无人来追,方才无奈停留修整。
如今,就在十五里开外,尚未拔营起行。
估计,汉军哨探回禀之后,就该急匆匆赶路了。
行不过一个时辰,王枫率快马亲卫一众,就见到紧急赶来的方木等一众骑士。
“大都督!”
“方总参!”
“桑将军!”
“乔商办!”
…
四人主要头领相互见礼之后,开始商议正事。
“张琳、革陨需要留守舒县城内,安排城防救治伤员,无法赶来,特意由我代为说明缘由!”
对于这些,王枫心中早有考量,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事,直接点头略过此事。
“我身后有汉军降兵一万五千之数,我军医护营尚有千余名重伤之兵,这次你一起带回舒县,好生安置!”
“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迅速将各自手上工作安排处理完毕。
眼见快要临近末尾,大军即将分离之时,方木终于不再谈论小事,欲言又止的问道:“豫章郡太守王獒无故领兵犯我,不知大都督怎么看?”
方木此人本就不会隐藏自己,向来直来直去,如此扭捏之态,显然是看上了此地,欲要攻伐豫章郡。
也是,古天已经跟随章武领兵,攻略九江郡,如今进展良好。
若是自己没有功劳的话,恐怕压服不了这个蹿升迅猛的后起之秀。
王枫稍微想了想手上的人手。
张琳需要坐镇舒县这个临时总部,总揽政事。
革陨需要在周围安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能力,如今正在庐江郡内大力修筑道路、整治军器作坊、研发新型的便利器械工具,完全抽不开身。
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三郡要想拿下,自己、彦斌、桑锤缺一不可。
乔杉又要负责攻伐三郡粮草后勤。
若要再下豫章郡,确是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
不过,此人?
王枫脑筋急转,将问题抛回,反问道:“你有意领兵?”
眼见王枫有意,方木想起自己父亲派来的助理有意叮嘱,快速回道:“若无他人适合,不如就由我来!”
或许是怕自己在王枫心中能力不够,继续说道:“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定破豫章郡!”
这都是什么什么啊!
怎么都是想要立下军令状?
尽管心中吐槽,王枫面上神色仍是沉吟良久,方才下定决心说道。
“这次带来的舒县青壮之兵,你带回一万,再加上一万五千之数的汉军降兵,舒县再调兵五千之数,凑齐三万兵马。”
“大将就由蒋峰统领,王道、孙强、郑宫三人作为偏军副将辅佐与你,如此定能拿下豫章郡。”
或许是怕方木误会,特意解释道:“孙振此人,我曾经承诺过,许其高深的兵家秘籍一部,如今事成,这次就让其与李峰二将一起赶来账下听令,补上这份承诺。”
王枫每说一句,方木面上喜色就增一分,到了最后,颇有给人志得意满之感。
听到最后解释,更是连称:“无碍!无碍!一切都按大都督意思办就是。”
至于,助理长辈提醒的王枫对其有防备之心,完全嗤之以鼻,将至抛到脑后。
“大将给了四员,士兵补足三万,可谓是大都督府帐下头一份,防备是这样的防备不成?”
此时,方木已经将父亲派来的长辈,当做是一个整日心思深沉,精于谋算之人,对他的叮嘱已经是不信了三分。
两人商议完最后的军队调动,以及攻略扬州最后的期限,方才互相道别离去。
各自策马转头,一万青壮兵马、一万五汉兵降军、近千余医护营重伤兵,以及一众随行人员交由手下参谋交接。
兴冲冲策马,准备回返舒县迎来第一次统兵的方木,没有发现自家大都督,人生中的指路明灯,策马转头时,那一闪而逝充满忌惮的眼神。
“这是,你第二次,亲口想要染指索要兵权了!”
尽管是无合适的人手,不得已的选择方木统兵,但对于这个明面上最具有威胁性的隐藏对手,王枫还是做了第二手准备。
蒋峰世代农民出身,体质特异练武迅速,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与微末之间,再加上对于其武学、将领、人生之路的指点,可谓是深受王枫影响。
想要拉拢其另立山头,可谓是难上加难。
王道、孙强、郑宫三将,本就是自己元从故旧出身,尽管有些钻营之心,但是忠孝大义还是有的,再加上其善于依附于强者之心,就算是出大力气想要拉拢这些人卖命,也要看其看不看得上一艘新船。
老老实实享受荣华不好吗?何必再冒全族身家性命之险?
只要自己一直保持强盛之势,这三将就绝不会第一个背叛之人。
至于为何将孙振、李峰二将调来。
其一,正是上述承诺到了兑现之时,不好继续拖延,易伤忠臣之心。
其二,就是此二将,既然因为家人、野心做了第一次叛臣,道德底线降低之后,极易因为其他原因再做第二次叛将。
现代人的策反方式,可不是这些耿直的古代人可以想象的。
足以帮其找到一万以上的反叛借口。
做了叛将,还自以为是走上了光明大道。
将其带到身边,远离阴谋漩涡,再辅以名利、权位、未来家族根基(兵家秘籍)相诱,何愁其不誓死效命。
当然,这一切都是预防万一,不忍言之事出现而已。
回归正途。
王枫率军沿途,枯燥急行军近乎一日。
这一番实地龟兔赛跑,也证明了一句古话。
骑兵长途跋涉,果然真是赶不上步军,除非再加一匹马。
策马赶路极快的王枫一众骑士,到后来等到战马力竭之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步卒将其超过。
等到赶上汉军之时,骑兵已经远远甩在后方。
骑士甲胄太重,军马难以承负,脱力尥蹶子不干了。
十余日,一路沿途行军,无论是士卒,还是战马,都到了脱力的边缘。
士卒修整一夜之后,后面可以有大胜之期、军功田亩之赏、升职加薪之愿,压榨调节自己力量。
战马是畜生,可不会自我调节。
好不容易修整一夜,又要策马急行一整日。
五月的正午时分,天气已是十分炎热,忍耐不住的军马,终于到底极限状态。
跟这些畜生,自然是讲不通道理,无耐之下,王枫只得吩咐亲卫脱下铠甲,换上百余尚能坚持的轻骑,继续追赶。
临至傍晚,终于赶上正在渡河的大部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