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结局(上)
汪母心里有些忌惮许正阳,没敢和他说,于是苦等许正阳离开后,才和女儿汪婉茹说这件事。
汪母本来觉得这件事和女儿说,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岂料女儿听到她的话后,表情却发生了变化。
汪婉茹很为难地说:“妈,如果大姐二姐实在缺钱花,我和许正阳好好说说,给她们拿点。”
汪母忙问:“那工作呢?”
汪婉茹叹了口气,然后说:“妈,这件事我曾和许正阳一起研究过,就是厂子里觉得不用自己的亲人,会让工人们起很大的反感。”
汪母瞪起眼睛:“他们有什么反感的啊!”
“许正阳说任人唯亲是最犯忌讳的,资源和资金都会更多的流向亲人。”
汪母听不懂她的意思,情绪十分的激动。
汪婉茹只能把话说得更清楚些。
“我这么问你吧,让我这两个姐姐像其他工人一样,在厂子的车间生产水壶,你愿意么?会心甘情愿么?”
汪母不假思索道:“我愿意啊!”
汪婉茹摇头:“你只代表你自己,你觉得没问题,我的两个姐姐未必愿意!”
汪母反问:“她们有什么不愿意的啊?有个工作不错了!”
汪婉茹说:“你的小女儿是总经理夫人,她们俩在厂子里当工人,她们俩心里会舒服才怪!”
汪母的眼睛转了转,似乎也觉得汪婉茹说的有些道理。
她随即又说:“那就在厂子里给她们安排点体面的工作呗。”
汪婉茹摇头:“先别说厂子里有没有这样的工作,就算有,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除了厂长和销售经理外,其他工种的工资都没有工人高。而且还差的很多。
“她们最开始做或许不会有太多想法,时间长了,她们拿的钱不如工人高,肯定会有想法,仗着是家人的关系,肯定会到许正阳那里表达不满。”
汪母则问:“其他岗位拿的钱为什么没有工人多啊?”
汪婉茹苦笑:“你看你现在就开始关注这件事了!”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后,继续说:“因为工人的工作是最辛苦的,许正阳说了,绝对不能让工人心寒,他们才是厂子生命力。”
汪母忽然暴躁起来:“我听出来了,不管我怎么说,就是不行呗?”
汪婉茹也十分无奈地说:“我觉得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如果实在不能理解,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汪母和自己的女儿生了一会气,回头也慢慢想明白一个道理,汪婉茹和许正阳目前的日子,也是靠自己白手起家干起来的。
他们能把事业折腾起来,肯定特别的不容易,也必定希望自己的厂子能越来越来。
至于自己的另外两个女儿,她们是什么状态,自己也不是不了解。
她们两个之前都找了有钱的老公,养尊处优惯了,真的如汪婉茹所说,在厂子里吃不了苦,闲职又嫌赚的少。
一番思虑后,汪母再次找到汪婉茹,和她道了歉,称自己之前的想法欠考虑。
汪婉茹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您能理解就好。”
汪婉茹在娘家住了两天,准备回去的时候,解一鸣开着许正阳的奔驰着过来接人。
许正阳当初和汪婉茹回来的时候,这辆车正在上牌照,就没有开回来。
如今办完了手续,许正阳便安排车来接自己的爱妻。
由于他实在太忙,就让解一鸣过来接人。
如今这个连车都很少的年代,一辆崭新的奔驰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轰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这辆车一开进小镇,立刻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众人都好奇这辆车最终会停在谁家门口。
这辆车最终停到了汪家,看到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看来还是人家汪家的女婿有钱啊。”
“那肯定的,除了他家,还有谁家能认识这么牛逼的亲戚啊!”
“可我记得汪家的大女婿和二女婿开的都是大众的车啊,这可是一辆奔驰。”
“就你这个熊样,你还认识车呢?”
“我本来就对车有研究,我告诉你,大众车也就20万左右,这辆奔驰车至少50万!”
旁边的人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一辆奔驰车要50万?你在开玩笑吧?”
“什么玩笑?我说的可是真的,50我可能都说少了!”
旁边的人听得直咧嘴。
有人立马感慨:“看来汪家那两个女婿真有钱啊,也不知是谁,换了一辆50万的车。”
他们聊天的工夫,汪婉茹和自己的父母从家里出来,和父母挥手道别后,汪婉茹上了自家的奔驰车。
有眼尖的立刻认出汪婉茹,对众人说:“刚刚上车的,好像是汪家的三女儿吧?”
“怎么可能,你一定是看错了,汪家三女儿嫁的是个穷光蛋,家里穷的啥也没有。”
“可我看那个人就是汪家的三女儿啊!”
“也可能是她搭自己姐姐家的车呗。”
有好事者趁着汪父汪母还没有进家门,凑过去问他们:“这辆奔驰车是你大女婿的,还是你们二女婿的呀?”
汪母苦苦一笑,然后对这个人说:“这辆车是我三女婿的!”
那个人听完彻底傻了:“你在开玩笑吧,你三女婿不是……”
汪母立刻瞪起眼睛:“我三女婿怎么了?”
看她的架势,仿佛自己的三女婿被人侮辱,令她特别的愤怒。
那人没有说什么,贼贼一笑就离开了。
回到人群后,他把自己刚刚听到的消息讲给其他人,这些人都不信,称汪家人就是在吹牛。
这些人正在热议的时候,有个人一直都在沉默的人突然开口:“要我说,你们这帮人就是狗眼看人低,一个人曾经的发展一般,你们就好像把人一辈子都看穿了。”
此人接着提到了汪家的三女儿许正阳。
“人家现在可是普陀水壶厂的总经理,身价上千万!”
这些人自然都不信,有人一脸疑惑地问他:“这种不靠谱的消息,你是从哪里听到的?”
那个人撇撇嘴道:“因为我儿子就在他的厂子里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