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可人云道

第16章 尾山经课

可人云道 可人云 1136 2024-11-12 08:42

  尾山宫道士们早课四、五点起床,早上阳气上升,静坐修炼可以保养精气神,排除杂念,达到“定心”、“不动心”的境界,所诵经文《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这是整部经文内容。

  经文从“心静”“静心”入手,谈到“观”、“寂”等修养法。“真静”、“真寂”就是“常清静”,“清静无为”的宗旨

  晚课六点半左右,首起步虚韵、吊挂、提纲、中启请等。奉诵经文有《太乙天尊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等。礼拜斗姥、救苦宝诰,三官、吕祖、邱祖、萨祖、灵官、玄天等真诰。

  晚坛所诵经主要是超阴度亡。《升天得道真经》:“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田。”修行就是超度孤魂游魄、四生六道、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九幽十狱,超升极乐天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