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斩妖成圣从革命开始

第12章 题都城南庄

  说罢,萧弈又给她举了几个例子。

  “曾经有个故事,正值乱世,一叫曹孟德的人挟大汉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南方有孙伯符打下的六郡八十一州,在孙伯符死后,江山交给了孙仲谋,这时从中出现一名为刘玄德的人,他想要振兴大汉,可他年过四旬仍不得志。”

  “然后呢然后呢!”一听有故事可听,云清瑶催促。

  “在刘玄德四十有六时,他三顾茅庐,寻得一叫诸葛孔明的才子,此人能占星相地还懂兵法,可以说是样样精通,诸葛孔明给刘玄德说,天时地利都被曹孟德与孙仲谋所占,而他可占人和。”

  “他用人和建立起蜀汉,与曹孟德、孙仲谋二人成鼎足之势,完成天下三分的局面,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刘玄德是怎么利用人和的呢?首先他这人是一仁义君子,早期做小官,有人陷害他,可民众却站出来说他与百姓秋毫无犯,他这人能得民心,也是蜀汉能成三国鼎足之一的原因之一,这就是民心的重要性。”

  听完故事,云清瑶笑呵呵道:“我明白了,有人民才有国家,所以治国之本是要对百姓好!”

  萧弈点点头,暗戳戳夸奖:孺子可教也!

  解决完课题问题,云清瑶端着竹筒问道:“这东西白天要怎么用?”

  白天怎么用?简单!

  坑门拐骗他最在行了:“你明就跟那些宫女说,这是你听书院大儒讲的传说,传说中把另一端竹筒绑在大树上就可以和大树说悄悄话,跟大树讲完话,树仙就会在另一端回应,她们一听,你这说的是秘密,自然就离得远了。”

  “这真行?”

  “准行!你是公主,她们听了八成当真!”

  “就听你的,萧弈你真好!”

  目送云清瑶回房,他拿起手中的竹筒摆弄起来。

  没想到小时候做完就随手扔掉的玩具,在这能派上大用场。

  今晚的夜带着些许冷意,四月的春天就是这样,时而温暖时而凉爽,不过晚上最让他讨厌的是树上的蚊虫。

  冷就冷吧,没下雨就行,要是下个雨我可就成落汤鸡了。

  砰——

  金铁碰撞之声从远处传来,萧弈霎时间挺起身板捏住刀柄。

  他站在树上,大老远就看见范无咎谢必安与一人互相搏斗,不出几个回合,那人便死在黑白无常手中。

  每个区域都是定好的人,哪怕是隔壁区域出现刺客,他们也不能擅离职守,前去帮忙。

  “看来二位前辈猜测的是真的,刺客是奔着皇帝老儿来的。”

  虽然他不喜欢封建制度与陛下这个词,但在这里,皇帝老儿若是死了又会有无数黎明百姓被卷进战争,不明不白的没了命。

  三国乱世也好,大唐盛世也好,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

  靠在枝干上,萧弈静静回忆着那个时代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还有他那未能实现却始终不曾放弃的理想……

  这时,云清瑶突然从房间跑出,脸上格外担忧:“怎么办萧弈,真的有刺客……”

  一手捏着刀柄,他从树上站起,冷静道:“公主放心,只要我在此地,那刺客不敢对你怎样,你放心就寝便好。”

  像哄小孩一样把她哄回房间,萧弈在折了段细枝叼在嘴里,思考着什么。

  一夜未眠,他看着来自东方的太阳徐徐升起,为世界带来黎明。

  趁着这一小段时间,他爬下树向院门缓缓走去。

  刚走出院门,手拿双锤的壮汉将他拦住,

  “夜行卫阁下,这两天别光顾着陪公主解闷了,昨晚抓住一刺客,她应该还有一同僚,这两日要提高警惕。”

  看着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壮汉,他拱手作揖道:“我明白了,多谢仁兄提醒,这两日晚上若是听见声音记得来帮我,咱俩可是一个区域的。”

  壮汉不解道:“这是何意?”

  “到时你便知道。”

  云清瑶的山珍海味吃完,他的馍馍也算是啃完了。

  负责教云清瑶的先生是位老者,大儒就是大儒,即使两鬓早已斑白,浑身还散发着一股子学者的气息。

  听了云清瑶的回答,老者甚是满意。

  一早上的教学过后,他又向云清瑶布置了课题。

  这次不再是关于治理国家的题目,而是关于作诗作词,主题不限,但要在诗中侧面描写春天。

  那还不简单,学文娱小说,抄呗!

  杜甫,白居易,崔护……各个诗人的名字涌入脑海。

  回想当年语文老师拿着教鞭,背不会课文不能回家,真是段又悲催又难忘的时光。

  做完机械式的流程,云清瑶终于迎来了她新一天的开始。

  她跑到树下,拽了拽竹筒上的棉线,用小朋友一样的语气朝竹筒里面说道:“萧弈萧弈,你在不在?”

  “我在我在,公主请说。”

  她带着一脸笑意,对着竹筒内说道:“你说的方法真有用,宫女们都不在我身边待了!”

  萧弈一脸得意,可惜的是,云清瑶看不见他那副嘴脸,只能对着一颗大树说话。

  “怎么样,那老先生新布置的题有没有头绪?”

  一提这茬,云清瑶嘴角逐渐凝固,尴尬摇了摇头。

  “我来帮你吧,我已经想好了,要不要听?”

  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云清瑶兴致勃勃:“你还会作诗?来让本公主听听~”

  他将竹筒托在嘴边,回想着他以前背的诗,异常神气。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然后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背完全诗,萧弈讲道:“此诗是讲,去年今日路过一处,姑娘脸庞在门中与桃花相映,今日再来此处,姑娘已经不知去往何处,只剩下桃花在春风中含笑怒放。”

  细细品味一阵,云清瑶拍手叫好:“好诗好诗,你待我去取纸笔,记下来。”

  哪里…只不过是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背了一遍又翻译了一遍罢了……

  写完此诗,她对着面前的大树询问:“萧弈,我现在算是你友人了对吧?”

  “那是自然,与公主成为好友,这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听闻,云清瑶对着竹筒小声嘀咕:“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欣赏什么样的姑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