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灵之变始末》
作者:姜茶
收录于《新旧道门风云录》
前言
方丈山赵家对姜、墨两家的清洗灭门行动,是大荒全面战争前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由于两场主要战役几乎同时在天眼山、灵鸟山爆发,被后人称之为“天灵之变”。
一、天灵之变的起因
这场动乱的深层原因有三:
首先是方丈山以赵希乾为代表的入世派修士掌权后,对妖族血统的道门成员难以容忍。
这和当时道门的风气转向有关,道门逐渐不再认可道门成员拥有妖族血统,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赵家的宣传攻势下,很多人都错误地将姜、墨两家与赵家的矛盾,视为姜、墨两家对道门不忠的表现。
其次是由于赵家继承了姬家的宗门地位,与姜、墨两家存在历史恩怨。
姜、墨两家自立山门后,曾受到过方丈山姬家的打压排挤。
赵家作为姬家的继承者,同时继承了姬家的遗产和负债,自然也继承了姬家的历史恩怨。
最后是赵家当时判断家族进入全盛时期,急需夺取山门,为分家提供空间。
赵家出现“一门四元婴”的情况,在当时的道门称得上是顶级家族。
为此赵家在这之前,就策划过夺取少阳山的事变,将封家逐出少阳山,将这块三阶灵地分封给一名赵家元婴修士。
天灵之变,可以认为是赵家扩张政策的延续,与之前的行为具有连续性。
二、天灵之变的经过
这场事变的策划者,是时任南荒巡察的赵衍心,赵衍心当时还是一名金丹修士,但已经是赵家的谋主(注一)。
(注一:在当时的道门之中,修为境界几乎能完全决定一个修士的地位和话语权,所以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这场事变充分表现了赵衍心的谋划风格,就是一不做二不休,要么隐忍不做,要么把事做绝。
当所有人认为赵衍心不会轻易出手的时候,赵衍心就会兵行险着,发动真正的雷霆一击。
但这种行为绝非莽撞为之,而是预先进行了许多准备工作。
有证据表明,赵家早在这之前十余年,就在天眼山和灵鸟山布下了眼线,并收买一批内奸(注二)。
(注二:这些眼线内奸后来被赵衍心统一灭口,但其中有人在死前暗中留下了忏悔信,并在多年后被发现。)
同时,赵家缓和了与方家的关系,承诺事后赵家占据天眼山、方家占据灵鸟山,换取方家出手。
事件的导火索,是姜家家主姜永寿元耗尽,坐化于天眼山。而方丈山未能给天眼山提供新的成婴机会(注三)。
(注三:当时道门的主流成婴方式,是在高阶丹药和高阶灵地辅助下,用过量的灵气强行冲关,和新派修真的常见成婴方式有所不同。
这种成婴方式需要至少四阶以上的灵地,这种灵地在当时的道门领地内仅存于三山五岳。因此成婴机会成为三山五岳用来控制、打压分支家族的主要方式。)
在姜永逝世后,方丈山赵家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在灵鸟山的内奸,将墨家家主墨新痕诱骗而出。
赵、方两家出动五名元婴修士和至少二十名金丹修士,将墨新痕伏杀于野外。
墨新痕死后,赵、方两家兵分两路,以“姜、墨两家私通鲤鱼山妖邪”为借口,开始全面进攻天眼山和灵鸟山。
这次交战的一方,是天眼山姜家和灵鸟山墨家。
当时两家几乎全部家族修士、客卿都在山门范围之内,已无元婴修士。
天眼山有金丹修士六名、筑基修士四十二名、炼气修士三百余名。
灵鸟山有金丹修士五名、筑基修士三十七名、炼气修士三百余名。
两家金丹修士之中,只有姜茶和墨师子因为身在鲤鱼山,不在山门。
交战另一方,则是赵家与方家的联军,其中兵分两路。
天眼山一路,由方丈山掌门赵希乾、执法首座赵希扬、丹房执事赵希意三名元婴修士率领,另有金丹修士约十五名,筑基修士约一百名。
灵鸟山一路,由方丈山传功首座方希简、知客执事方希摩、长老方希影三名元婴修士率领,另有金丹修士约十五名,筑基修士约一百名。
灵鸟山战役爆发于甲寅年八月十一日午时,结束于八月十二日卯时。
天眼山战役爆发于甲寅年八月十一日申时,结束于八月十二日巳时。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战后姜、墨两家修士战死十分之九以上,仅有少量修士通过各种特殊方法逃生、躲藏,得以幸存。
八月十二日,方丈山掌门赵希乾通告天下,称姜、墨两家负隅顽抗,罪魁祸首已然伏诛。
三、天灵之变的影响
对姜、墨两家的影响:
作为修真大家族的姜、墨两家不复存在。
两个家族的残存成员逃至鲤鱼山,加入当时新兴的鲤鱼山势力。
姜茶和墨师子在事实上成为两个家族的首领,进行了善后安置工作,但此时两个家族已经名存实亡。
对方丈山入世派的影响:
赵、方两家作为胜者,瓜分了两座山门。
其中赵家将元婴修士赵希意分封于天眼山,并将山门改名天意山。
方家将元婴修士方希影分封于灵鸟山,并将山门改名灵影山。
赵、方两家化敌为友,结束了之前十余年中紧张的竞争关系。
方丈山入世派在利益上完全团结起来,彻底巩固了对方丈山的绝对统治。
对方丈山出世派的影响:
方丈山出世派的情况雪上加霜,失去分支家族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进一步加剧了出世派的衰落,出世派的失败成为定居。
其他势力对此的看法:
蓬莱山、瀛洲山对此未发表看法。
南岳公开表示对此事件的支持。
西岳、北岳公开表示对此事件的震惊,以及对方丈山的谴责。
东岳公开表示对此事件的痛惜,以及对方丈山的强烈谴责。
鲤鱼山公开表示对此事件的沉痛哀悼,以及对方丈山的粗鄙辱骂。
各宗门分支家族对此看法不一,形成了后来关于“各族共存”问题的大辩论。
后记
笔者出身于天眼山姜家,许多亲人都在这次事件当中不幸身死,以至于在撰写此文时,虽已时隔多年,心情仍极为沉重。
感谢表姐墨师子给予我的关怀和认可,感谢李衍真校长提供的文献支持帮助。
感谢鲤鱼山的那段岁月。
参考文献
《异瞳哀歌:天灵之变回忆录》姜茶编
《旧派修真的结丹与成婴》李衍真著
《姬氏家族全史》微星子编
《从方丈山到天意山》赵希意著
《鲤鱼山小学入学花名册》黄惇编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