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逍遥子
“萧伯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凌看到萧纪回来,眼中忍不住的欣喜。
萧纪从屋檐跳下,走近林凌,旋即单膝跪下。
“林少爷居然不惜能够拔筋壮骨,增长内力的灵丹妙药相赠小姐,这等大恩大德,阁中上下,必然没齿难忘。”
林凌大惊连忙将萧纪扶起,“萧伯快快请起,堂姐本就待我不薄,几枚丹药何足挂齿?”
萧纪从怀中掏出一本古朴秘籍,恭敬递给林凌。
“这乃是凌云步的后三重,小姐希望少爷能够好生修炼。”
林凌好说歹说,并以演绎武功为由,才请萧纪站起。
“少爷还请看好。”
萧纪突然低吼一声,展开手脚,在园中来回蹦跳,两腿迈动之间,双手舒张,如同一只仙鹤在悬崖峭壁之间来回周转。
林凌目不转睛的看着萧纪演练武功,
萧纪放慢步调,刻意演练功法,让林凌细细观摩。
演练数遍,萧纪才缓缓收功,问道:“林少爷可记住了?”
林凌沉吟片刻,便施展身法。
萧纪脸上出现诧异之色,虽然林凌有前三层的基础,大大降低了难度,但后三重的功法也并非能够简单掌握。
他没想到林凌居然如此轻易的将步法记住,实在是让他有些惊异。
萧纪在一旁盯着林凌,见林凌完整施展了所有步法,他脸上出现了一抹笑意。
但心中却有一丝惋惜,“此子悟性,胆识都是上佳,绝非池中之物,若非习武太晚,日后成就必定不凡。”
萧纪在一旁时不时指点林凌动作,矫正错误。
他很快发现,林凌虽然记得很快,但施展起来却是虚有其表,不得其中真谛。
萧纪不由叫停林凌,再度亲自示范。
林凌虽然看出了几分门道,但奈何萧纪动作太过流畅,他感悟的不够深刻,于是做出不好意思的模样问道:“萧伯,您不愧是老一辈的武者,这凌云步法炉火纯青,迅捷从容自信.......小子愚笨,没看清楚。”
萧纪毫不在意,耐心的再度施展步法。
又是一番龙飞凤舞。
“萧伯,晚辈还是不得其中要义,能否再施展一番?”
唰!
“萧伯果然老当益壮,这手凌云快步当真江湖一流!再演示一遍,我感觉就能体会到真谛了。”
唰!
“萧伯果然威武,我差一点就能摸到其中门槛了。”
很快,一个上午就飞快过去。
萧纪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他看了一眼天色,便对林凌说道:“林儿哥,今天就修炼到这里吧。”
林凌见萧纪一副脱力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再折磨老人家,于是点了点头,
“林凌还有一事想要拜托萧伯。”
“少爷对小姐有再造之恩,何须相许?”萧纪缓缓收力,施展了一上午的凌云步,对他消耗也是不小。
“这清河坊市周围,可有养生长寿的得道高人?”林凌好奇问道。
“少爷有所不知,那些养生道法绝无您想象的那么神奇,无非是让人寒暑不侵,比起武道却是相差太远。”
“并且这些养生道法,从入门到精通,起码要消耗数十年的苦修........”
萧纪突然想起林凌一言难尽的武道悟性,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居然还没有领悟步调法门,这样的天赋,还是别学武为妙。
反正林少爷精通丹道,也无须靠武学安身。
他旋即换了一个口风:“若林儿哥真感兴趣,老奴倒是愿意为你引见一个方外道人。”
林凌心中一喜,萧纪这种老江湖,果然会比他多懂一些门道。
萧纪一直与本地形形色色的人马打交道,想必很快就能找到合适人选。
等到萧纪离开,林凌拿出纵横刀诀以及凌云步后三重,开始详细对比其中对暗劲的描述。
所谓暗劲,便是劲气大成之后的一种对劲气的描述。
随着武者不断搬运气血,转化为劲气。
劲气自然而然会渗透进骨髓,并产生一种名叫暗劲的渗透劲。
暗劲可以隔空伤人,若是能打出三寸暗劲,便能称得上是一名暗劲武者。
可上限却因人而异。
有人暗劲大成,只能打出九寸,有人骨骼健壮,能打出十二寸,甚至是十五寸。
林凌开始详细翻阅秘籍。
以劲气炼化全身皮肉,就需要开始锻骨,以渗透高压刺激骨骼,让其生出暗劲。
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
就算武者恢复力惊人,一旦淬炼骨骼失误,就可能大伤元气。
并且锻骨是一个水磨工夫。
林凌并不打算自己慢慢琢磨。
他的眼前一阵模糊。
【发现道韵是否吸收?】
【吸收成功,目前道韵六十。】
【是否消耗八十点道韵,开启一次人生模拟?】
“否!”
林凌对自己的天赋有明确认知,凭他中下的根骨,就算是侥幸进入暗劲,也不过是最弱的一挡。
虽然护体劲气深厚,那也不过是个挨打的乌龟壳。
所以,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做传统派。
他在院子里稍等一会,萧纪很快就带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前来。
这名老道身穿黄色道袍,童颜鹤发,仙风道骨,手里拿着一把乌木拂尘,看起来相当不凡。
不过,林凌一眼就看出这名老道不懂武功。
“见过林大师,贫道刘长生,道号逍遥子,听闻大师对老道的道法感兴趣,不知道大师想要了解什么?”
林凌见老道一脸恭敬,想起了萧纪之前的交待。
这名老道听说是道门弃徒,会一手银髓金骨的妙法,据说对锻骨大有好处。
刚来清河坊市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家族子弟对其产生不少兴趣,什么吐气养神,淬炼体魄,洗髓换骨,说得天花乱坠。
一部分人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有利于锻骨,但是聊胜于无。
一般人花费二十多年时间,就能将此法良久大成,继而顺理成章的进入暗劲。
这个效果堪称鸡肋,但老道出生道门,又熟读道藏,嘴里漂亮话不少,常常被人请去做家教。
几年过去,也算在清河坊市吃开了。
“原来是逍遥子道长,道长大名,当真如雷贯耳。不瞒道长,道长的玉骨金络决在下神往已久,不知道道长可否收我为世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