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武关迷雾
初春的武关山谷中,冰雪消融,溪水潺潺。刘邦勒住马缰,望着远处两山夹峙间的雄关,喉咙不自觉地发紧。武关——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门户,城墙依山而建,高耸入云,远看像一把巨大的锁,牢牢锁住了通往咸阳的道路。
“沛公,探马来报,武关守军不足三千。“卢绾驱马靠近,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而且...守将派人来请降。“
刘邦差点从马背上滑下来:“什么?“
“千真万确。“卢绾递上一封帛书,“守将王陵的亲笔信,说仰慕沛公威名,愿献关归顺。“
刘邦接过帛书,手指微微发抖。自从宛城大捷后,他们一路西进,连克十余城,但像武关这样的要隘不战而降,还是第一次。他下意识地回头寻找张良的身影。
“子房,你怎么看?“
张良接过帛书细细察看,修长的手指抚过上面的印鉴。春日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他清瘦的面庞上,勾勒出分明的轮廓。“墨迹新鲜,印鉴无误。“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但太过顺利的事情,往往藏着陷阱。“
刘邦点点头。半年前他或许会欢天喜地地接受投降,但现在...齮临死前的话犹在耳边:你们中间有我们的人。
“全军戒备,就地扎营。“刘邦下令,“派使者入关,就说...我刘邦感谢王将军美意,明日午时亲自入关受降。“
使者离去后,刘邦召集众将议事。中军帐内,萧何正在汇报粮草情况:“...粮草尚可支撑半月,但箭矢损耗严重,需尽快补充。“
“若得武关,这些都不是问题。“郦食其灌了口酒,胡须上沾着酒渍,“关中富庶,武关仓廪必足。“
樊哙已经痊愈,此刻正不耐烦地摸着杀猪刀:“大哥,要我说,管他真降假降,咱们直接杀进去!“
“不可鲁莽。“张良摇头,“武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强攻,纵使拿下,也必伤亡惨重。“
刘邦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萧何沉稳,张良睿智,樊哙勇猛,郦食其狂放...还有周勃、曹参、卢绾等一干老兄弟。这些人中,真的有人暗中通敌吗?
“明日我亲率一千精锐入关受降。“刘邦最终决定,“子房、樊哙随行。萧何领大军在外接应,若见关内火起,立刻强攻!“
夜深人静,刘邦辗转难眠。他披衣起身,走出营帐。春夜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像一条闪烁的玉带横贯天际。远处,武关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森严。
“沛公也睡不着?“
刘邦回头,看见张良手持一盏油灯走来,灯焰在微风中摇曳,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子房可有心事?“刘邦接过油灯,两人并肩而行。
张良沉默片刻:“王陵此人,我曾有所耳闻。秦将世家出身,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像是会轻易投降之人。“
“你觉得有诈?“
“十之八九。“张良停下脚步,望向武关,“但正因如此,更是机会。“
刘邦挑眉:“此话怎讲?“
“将计就计。“张良的声音轻如耳语,“王陵若真设伏,必以为我们中计。不如...“
听着张良的计策,刘邦的嘴角渐渐上扬。油灯的光芒映照着两人的脸庞,一个粗犷中透着精明,一个儒雅中藏着锋芒。
次日正午,武关城门大开。守将王陵率领数十名亲兵列队出迎。他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刚毅,举止有度,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背主求荣之人。
“沛公!“王陵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邦下马扶起王陵,近距离打量这位降将。王陵的眼睛很亮,但瞳孔微微收缩,嘴角的笑容略显僵硬——他在紧张。
“王将军弃暗投明,乃明智之举。“刘邦爽朗大笑,“今日当痛饮庆贺!“
入关后,王陵殷勤引路。武关内街道整洁,商铺照常营业,百姓们好奇地张望着这支入城的军队,看不出任何异常。
“沛公请看,“王陵指着远处高耸的粮仓,“关内存粮足够大军三月之用,兵器甲胄更是充足。“
刘邦表面欣喜,心中却越发警惕。这一切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
庆功宴设在关守府邸。大厅内灯火通明,数十张案几排成两列,美酒佳肴琳琅满目。王陵坚持请刘邦上座,自己则坐在下首作陪。
“沛公请!“王陵举杯,“此乃关中名酒'白堕春酿',窖藏十年,平日连我都舍不得喝。“
刘邦端起酒杯,正要饮下,余光瞥见张良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他心领神会,假装被酒香吸引,深深嗅了一下:“果然好酒!不过...“他突然转向王陵,“如此美酒,岂能独享?来人,给王将军也斟上一杯!“
王陵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沛公厚爱,末将受宠若惊。只是...军中规矩,守将值勤不得饮酒。“
“哎!今日大喜,破例一次!“刘邦不由分说,亲自给王陵斟满,“王将军若不饮,就是看不起我刘邦!“
厅内气氛瞬间凝固。王陵的手按在剑柄上,又缓缓松开。他强笑着接过酒杯:“既如此...末将恭敬不如从命。“
就在王陵即将饮下的瞬间,张良突然开口:“王将军,这酒中可是加了'断肠散'?“
酒杯“啪“地掉在地上,琼浆玉液洒了一地,冒出细小的白沫。王陵猛地站起,身后的亲兵纷纷拔剑。
“果然如此。“张良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酒中下毒,伏兵在后,很老套的计策。“
刘邦“锵“地拔出佩剑,樊哙更是直接掀翻了案几,杀猪刀寒光闪闪。厅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数十名甲士已经堵住了大门。
“刘季!“王陵撕下伪装,面目狰狞,“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章邯大将军马上就到,你们这些反贼一个也跑不了!“
刘邦冷笑:“是吗?那你看看这是谁?“
厅侧小门突然打开,两名汉军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信使走了进来。信使满脸是血,怀中掉出一封密信。
“你的求救信送不出去了。“刘邦踩住那封信,“章邯远在邯郸,救不了你!“
王陵面如死灰,但很快又狞笑起来:“就算如此,你们也休想活着出去!弓弩手!“
屋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数十名弓箭手现身,利箭对准了厅内众人。
千钧一发之际,张良突然高喊:“王陵!你可认得此物?“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复杂的纹饰。
王陵瞪大眼睛:“这是...御赐令牌?“
“不错!“张良声音如雷,“我乃奉二世皇帝密旨,特来查办赵高党羽!赵高谋反,已被诛杀。你等若执迷不悟,就是谋反大罪,诛九族!“
这谎言编得太大胆,连刘邦都吃了一惊。但效果立竿见影——王陵的亲兵们面面相觑,弓箭手的手也开始发抖。秦法严苛,谋反罪要株连三族,没人敢冒险。
“胡说!“王陵怒吼,“赵丞相明明...“
“明明什么?“张良步步紧逼,“你与赵高密谋造反,证据确凿!“他转向那些亲兵,“尔等若现在弃暗投明,尚可免罪!“
亲兵们动摇了。一个人放下武器,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废物!“王陵拔剑刺向张良,却被樊哙一斧格开。两人战作一团,王陵武艺不凡,但樊哙力大无穷,十几个回合后,杀猪刀已经架在了王陵脖子上。
“绑了!“刘邦喝道,随即转向张良,“子房,你这谎撒得...“
张良微笑:“兵不厌诈。“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号角声。萧何率领的大军见关内火起(实则是樊哙掀翻的油灯点燃了帷幕),开始强攻。本就军心涣散的守军很快溃败,武关就这样落入了刘邦手中。
清理战场时,萧何从王陵的书房中搜出了更多密信。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一封明确提到了汉军的行军路线和兵力部署,笔迹与之前在陈留、宛城发现的如出一辙。
“内奸还在我们中间。“萧何将密信递给刘邦,声音沉重,“而且地位不低,能接触到核心军情。“
刘邦攥紧密信,指节发白:“查!但不要声张。“
入夜后,刘邦独自登上武关城楼。从这里向西望去,隐约可见八百里秦川的轮廓。咸阳,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帝国心脏,如今近在咫尺。按照楚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便可称王。
“沛公在想什么?“张良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刘邦没有回头:“我在想...我们中间是谁在出卖大家。“
“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张良走到刘邦身旁,“倒是沛公,离咸阳越近,越该谨慎。“
“为何?“
“秦虽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张良的目光投向远方,“沛公以为,项羽会坐视你先入关中吗?“
刘邦心头一震。是啊,项羽...那个力能扛鼎的猛将,被夺了兵权岂会甘心?他一定也在日夜兼程,向咸阳进发。
“子房,你说...我真能当关中王吗?“刘邦突然问道,声音中罕见地流露出一丝不确定。
张良笑了:“沛公还记得斩白蛇时,老妇人说的话吗?'赤帝子斩白帝子'...天命所归,何必怀疑?“
刘邦下意识地摸向怀中那片白蛇鳞。是啊,从斩白蛇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改变了。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不管内奸是谁,关中...他志在必得!
夜风吹拂着城头上的旗帜,发出猎猎声响。远处,一轮明月正从云层中露出,照亮了通往咸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