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当刘备重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第54章 半夜军议

  日头西沉,刘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索性起身出了都统府。

  晚风带着梁山泊特有的水气扑面而来,让他混沌的思绪为之一清。

  远处水寨灯火通明,武松正站在栈桥尽头指挥着士卒登船,他的戒刀在腰间晃荡,在暮色中闪着寒光。

  自继任梁山之主后,刘备便着手整顿军容。

  首先便是把士卒的服装颜色统一,增强士卒的凝聚力,这样经历战阵时,同颜色的服装也更能分辨敌我。

  于是他效仿当年张角的黄巾军,让士卒们皆着赤色战袍,头裹红巾,手执红旗,远远望去如火云压城,气势逼人!

  “汉为火德。”刘备轻声呢喃,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将士们,“我梁山儿郎,自当以赤心,来挽救汉室江山!”

  晚霞映照下,一面面崭新的战旗猎猎作响。

  旗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旁,如今又添了“兴复汉室”的誓言,这是他从诸葛丞相《出师表》中摘取的句子。

  “替天行道,兴复汉室!”士卒们的呐喊声震彻云霄,惊起芦苇荡中栖息的白鹭。

  这声音随着晚风飘远,仿佛要传遍整个中原大地!

  低沉的号角声划破夜空,船队缓缓驶离水寨,桨声欸乃,在水面荡开层层涟漪。

  刘备独自站在码头,夜风掀起他的衣袍,他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影,望着梁山泊熟悉的风景。

  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满天星斗,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刘备的思绪飘得很远,他对未来有些迷茫,完颜亮的大军号称六十万!

  六十万金军……这个数字像块巨石压在他心头,沉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仅仅是出动了一万精锐,便让山东义军叫苦不迭,疲于奔命。

  那临安的赵家天子,能抗住金人的大军入侵吗?

  “若是南朝被金人倾覆……”他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栏杆,“单凭山东一隅,又能与金人周旋多久?”

  “大哥。”李嗣周不知何时来到身旁,双手捧着一件厚实的披风,“该用晚膳了。”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关切。

  刘备这才惊觉已是深夜,露水打湿了他的鬓角,寒意渗入骨髓。

  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灌入肺腑,忽然笑出声来:“走!吃饱了才有力气杀金狗!”

  是啊,既然老天让他重活一世,不就是为了挽救这摇摇欲坠的汉家山河吗?

  前路再难,也不过是再死一次!火光映照下,他的眼中重新燃起炽热的斗志。

  饭菜刚端上桌,刘备才夹了一筷子腌菜,亲兵就急匆匆闯了进来:“报,辛书记到了!”

  ‘啪’的一声,竹筷被扔在桌上,刘备霍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竟被门槛绊了个趔趄。

  院门外,辛弃疾正勒马而立,白衣上沾满烟尘,发髻松散,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而来。

  “弃疾!”刘备一把抓住他冰凉的手,声音都在发颤,“天可怜见!我正被金人逼得走投无路……”

  他拉着辛弃疾就往里走,“快随我来!”

  “兄长勿忧。”辛弃疾拱手一礼,眼中精光如电,“耿节使收到信后,立即命我星夜兼程赶来,眼下……”

  两人快步穿过回廊,沿途火把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重叠,时而交错。

  众头领闻讯赶来,很快挤满了议事厅,所有人都屏息静待辛弃疾分析战局。

  待听完刘备的部署,辛弃疾突然拍案而起:“妙啊!”

  他手指重重戳在地图的运河上,“兄长派水军驰援博州,正是画龙点睛之笔!”

  衣袖带起的风拂动了烛火,“若无这步棋,大名府当真危如累卵,兄长用兵,当真神鬼莫测!”

  刘备不知他为何如此赞赏,连连摆手道:“贤弟谬赞了,此乃耶律宗真之谋,非我之功。”

  辛弃疾朗声道:“大名府乃我大宋陪都,城高池深,素有‘河朔重镇’之称,以王帅之能,坚守旬月不在话下。”

  他手指轻叩案几,“等兄长的书信一到,更是如虎添翼,依我看,王帅军心稳定,无需考虑金人破城之事!“

  堂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辛弃疾的手指上,烛火摇曳间,那指尖在地图上投下忽长忽短的阴影。

  辛弃疾环视众人:“但击退金人易,破局难,若只是将其击退驱离,待其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义军又将陷入苦战。必须一劳永逸!”

  刘备凝视地图,眉头渐渐舒展,他缓缓点头:“弃疾所言切中要害,只是……”

  他抬头望向辛弃疾,眼中带着探询,“这破局之法……”

  “弃车保帅!”辛弃疾拔高声音,手指从大名府划向博州,“不如让王帅放弃大名府,全军回师博州!”

  他指尖在两地间快速移动,“如此王友直部兵力集中,不用于两城之间疲于奔命,大名府的金军得了府城,定然不会越境前来支援山东金兵。”

  辛弃疾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如此山东金兵便只剩完颜福寿的部曲,只需用些法子在野战歼灭他便大功告成!”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却又很快皱眉:“弃城容易,可数万大军要如何才能突破重围?况且还有金人铁骑追击……”

  辛弃疾轻笑道:“兄长可知大名府又号称‘北门锁钥’,因此地扼住运河咽喉,是汴京的北大门。”

  “而这开门的钥匙,便是兄长派出的水军,若水军昼伏夜出,十日内定可抵达大名府,如此便能救援出城中军民!”

  辛弃疾拱手道:“兄长刚得求援信,便令水军前往博州,是故某才称赞兄长高瞻远瞩啊!”

  吴用的羽扇突然停在空中,他死死盯着地图,喃喃道:“妙哉!妙哉!”

  他也学着辛弃疾拱手道:“原来主公下午调兵,竟已埋下这般妙手!学究当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备连忙上前搀扶起吴用和辛弃疾,心中暗自苦笑,他哪有这般本事,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这两人是在帮他立威!

  当下不敢耽搁,急唤亲兵:“速派快船追上阮小五!”

  那亲兵刚要转身,刘备又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记住,要阮小五在博州卸下士卒后,立即率水军转道大名府!”

  他目光如炬,字字铿锵,“告诉他,此乃生死存亡之战,务必完成这次战略转移!”

  待亲兵领命而去,刘备这才长舒一口气,转头望向辛弃疾,只见对方也正含笑看着自己。

  两人目光相接,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这一刻,刘备好似又看到了当年在隆中草庐,与孔明纵论天下的情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